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乾耳垢、濕耳垢清潔及挖耳朵方式不同?醫籲:使用棉花棒千萬不可做這件事 [打印本頁]

作者: soforlee    時間: 2023-1-31 03:13 AM     標題: 乾耳垢、濕耳垢清潔及挖耳朵方式不同?醫籲:使用棉花棒千萬不可做這件事

公仔箱論壇4 H& T, n! W9 W2 X
乾耳垢、濕耳垢清潔及挖耳朵方式不同?醫籲:使用棉花棒千萬不可做這件事。
( x0 l& C5 C5 q# I9 S: C5.39.217.76$ h& H7 L. k" h& h- j
' \9 f! T: V( d' G4 ^0 _+ `6 D7 G
許多人洗完澡後習慣使用棉花棒進行耳朵內的清潔,將耳垢清出,但耳垢有分乾濕兩種類型,應有不同的清潔方式,若過度清潔,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耳朵受傷。 耳垢分乾濕兩種,有不同清潔方式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表示,大部分東方人的耳垢是乾的,外觀看起來灰灰白白的;西方人則多為濕耳垢,呈現褐色,質地較黏。這樣的差異主要是東西方人種分泌物不同所致,但主成分仍為角質層的脫屑。5.39.217.76$ X7 @' d9 F2 \% i3 U3 y( Y
大多數的耳垢會自然排出人體,少數情況才會堵住,王文弘指出,堵塞位置常處於耳道內軟骨與硬骨的交界處,該處最為狹窄,若要自行清理,容易傷到耳膜,通常會透過軟化劑,讓耳垢軟化後自行排出。民眾若沒有藥劑,也可用橄欖油等油品滴入耳道,待十分鐘左右即可排出。
2 y! s* b: D- _8 L9 N
' N/ z$ q% L. p  Wtvb now,tvbnow,bttvb

7 y4 r' H% ~0 H6 Z5 _) k公仔箱論壇用棉花棒清潔時,千萬不可用推的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蕭安穗說,耳垢具有保護耳朵的功用,會分泌油脂並且殺菌,除非影響聽力,否則不建議將耳垢清除;若耳垢因浸水而濕黏則可將其吹乾就好,若真的要清潔,用棉花棒沾點水稍事清理即可,不要太過用力或完全清除耳垢。
4 }8 r  R3 C  W! o王文弘強調,用棉花棒清潔耳道時,千萬不可用推的,在外耳道繞一圈擦拭即可,也不建議將耳垢刮出。不過,曾有個案耳道一浸水,堆積的耳垢便膨脹,造成刺痛,甚至堆積成「傳導型聽力障礙」,影響聽覺功能,因此建議每三個月至半年應到耳鼻喉科診所,請醫師進行耳垢清理,若置之不理,可能衍生為外耳炎。
8 X7 H9 L3 M" ^. [- a清理耳垢非必要,半年一次即可目前流行清潔耳垢服務,甚至衍伸耳燭等項目,標榜可紓壓。不過,蕭安穗提醒,耳內的表皮其實非常脆弱,沒有什麼軟組織,若溫度過高容易受傷,結痂後恐造成更多傷害。
- n) i* W8 L! i, k8 i王文弘說,不論乾耳垢、濕耳垢,都可能造成耳道的堵塞,清理耳垢雖非必要,若民眾耳垢容易堆積,建議半年清理一次即可。
& Z. {6 B0 }7 K* V' j, t* @0 A- G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