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C. E2 V& P3 S# y$ G公仔箱論壇可能的解釋,除了跟個人遺傳基因不同有關外,亦有可能是,皮膚上面的微生物菌群組成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個體內非常穩定,儘管皮膚暴露在不斷波動的環境中,但大多數活的皮膚細菌都存在於毛孔中,在那裡它們受到保護,免受外部因素的影響,例如衛生習慣和季節性天氣的變化。; c' f% c' v. A0 [6 N5 }. W: e+ @
+ K1 Z/ _2 l6 V. X2 d) L( A/ v9 E,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脂肪酸(油脂)是皮膚保濕層的重要成分,人類會從皮脂腺分泌皮脂,皮脂中含有約25%的游離脂肪酸,鑒於在皮膚上發現的脂肪酸,種類繁多,任何的兩個人,都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脂肪酸比例在皮膚上,這就會給每個人帶來獨特的化學特徵與氣味。公仔箱論壇2 ^% m9 H! E* i' r
另外,皮膚上面的細菌也會把脂肪酸拿來當成食物,並產生不同的排泄物。所以我們皮膚所散發出的最終氣味(可能是多種氣味混和),就會是決定蚊子叮咬你的原因之一。 ) l N5 L% {9 _8 Q公仔箱論壇- G( p5 a) [* u6 z; E
蚊子咬不咬你和血型無關!吃大蒜、B群維生素也無助驅蚊為什麼蚊子會選擇叮咬你,常見道聽塗說的原因是,ABO血型的差異「造就」了對蚊子的不同吸引力,但實驗數據告訴我們這是錯誤的。另外,被廣泛引用的吃大蒜或吞B群維生素可以作為驅除蚊子的家庭療法,也同樣沒有任何科學證據。( k' s g5 x$ a' R# y5 }! `
除了上述基因遺傳可能造就蚊蟲叮咬的原因以外,非遺傳因素也會影響蚊子的選擇性,例如,懷孕、瘧疾寄生蟲感染,和飲用啤酒後。目前已知氨和乳酸都會強烈吸引蚊子,而本篇文章亦確定脂肪酸(羧酸基)也會吸引蚊子。於此同時,洛克斐勒大學並沒有發現任何相同化合物在最不吸引人的皮膚上可重複收集到的,因此,這些人應該是缺乏蚊子引誘劑,而不是釋放出了一個驅(避)蚊化合物。 & M/ P9 C5 U/ N* X, B) m'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k! p: c& S' ~% a" V
病媒蚊叮咬偏好的研究對公共衛生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疾病流行地區,一小部分人之所以更頻繁地成為被叮咬的目標,其實是因為這些個體已經是病原體的宿主,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黃熱病毒感染會改變人類體表的微生物菌群,使病患的氣味對蚊子更具吸引力,更容易傳播疾病。 3 [6 z2 o$ U8 x5.39.217.76另外,科學界也早已經證明,瘧疾感染後也會通過改變人體皮膚的氣味來增強該病患對蚊子的吸引力,從而導致更大規模的病菌傳播。所以了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某人成為「蚊子的磁鐵」,將可以設計出完美的干預措施,例如改變皮膚微生物菌群等等,這將會對人類的健康促進,貢獻卓著。 # m4 S) C9 v6 M* D) x# O0 x5.39.2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