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閒聊] 不知道有多少人對"中國魔術歷史"這個課題會感興趣?? [打印本頁]

作者: dereklam    時間: 2009-3-2 08:17 AM     標題: 不知道有多少人對"中國魔術歷史"這個課題會感興趣??

有關中國魔術歷史的資料可謂少之又少 (尤其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我絕對不是什麼中國魔術歷史的專家,

也不是中國魔術表演的高手,這個貼子只是根據本人搜集得來的一些資料總結出來,當中如有錯漏,希望大家

可以多多包涵和提點。

我一直都很想寫一點有關中國魔術的文章,後來演變成了這個貼子。其中有關"朱連"(Ching Ling Foo)的故

事,不知為何很令我著迷,可惜人們對他好像都遺忘了,實在有點兒遺憾。我相信在外國知道"朱連"(Ching

Ling Foo)或"韓秉謙"(Han Ping Hien)的魔術愛好者比香港還多。身為中國人,很想為他們寫點兒什麼。

近年在Internet看到有不少人談論香港魔術界的發展之類的話題,在這方面我沒有什麼高見,更沒有資格說什

麼話。我覺得作為喜愛魔術的中國人,對中國魔術的歷史背景應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希望我的貼在這方面可

以給大家提供一點資料。

另外,我很有興趣尋找香港往昔的一些魔術事跡,大家

如果有什麼資料的話,很歡迎分享。

最後,多謝閣下花時間看我這個"三無"貼子(即"無魔術看"、"無魔術賣"、"無魔術教")。自我介紹倒是有的,

我叫 derek,多多指教,謝謝。


老香港的魔術表演照片,我從賣懷舊東西的店舖買來的。年份不詳,也沒有其他相關的資料。




 

後記- 尋找老香港的魔術足印

Harry Kellar(1849-1922)在一個世紀前曾經來港? 沒錯,Houdini在他的著作中提到有這樣的一段事跡。


Harry Kellar魔術團有兩位隨團的魔術師,其中一位叫"Yamadava",在往上海表演的時候意外不幸去世,後來Harry Kellar折返香港。不幸地,另一位叫"Ling Look" (真名是Dave Gueter)的魔術師亦因病在香港逝世。兩位魔術師(Ling Look和Yamadava)均下葬在香港的跑馬地(Happy Valley)。

(詳細請看The Miracle Mongers, An Expose Harry Houdini著)

在網上時常看到有Harry Kellar的海報出售,沒想過原來遠在一個世紀前,魔術大師Harry Kellar竟然曾經來港。

不知道"Ling Look"和"Yamadava"會不會就下葬在跑馬地的天主教墳場呢? 真的想去看看。

P.S. 也不知道除了我這個懷舊發燒友之外,誰會關心Harry Kellar曾經來港?



註: 請留意Harry Kellar 海報上的"小魔鬼"做型。他是最早用"小魔鬼"(英文叫Imp)圖案的魔術師之一,現在已成為經典做型啦! 我覺得收藏魔術海報是頗專門的玩意(也頗昂貴),而Rhett Bryson是專門收藏"小魔鬼"做型海報的收藏家,真是專門得無話可說,他的網站非看不可,原完全滿足我這個懷舊發燒友的口味!


中國魔術簡史

中國魔術源遠流長,古時稱之為"幻術"或"眩術,民間稱之為"戲法",到近代才稱為"魔術"。據說最早的中國魔術出現於夏朝。

"夏桀既棄禮儀,求倡优侏儒,而為奇偉之戲。" 劉向【列女傳】

曾國珍先生在其著作【中國魔術】中說"這裡所說的戲,既不是原始的舞蹈,也不是漢代以後的戲劇,而是正在形成的戲法、雜技之類的表演..."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相爭,百家爭鳴。"士、客" 階層於這個時候興起,當時的諸侯君王不少都深信方士、術士之言,追求長生不老之術。這些"士"當中有不少是身懷奇技的能人,或是幻術高手。已伕的墨子枕中記說這些方士能夠把人隨處隱藏,也能含笑間由男變女,還可以讓人"飛行上下"。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從西域傳來魔術的記載 :

"周穆王時,西極之國有化人來,入水火,貫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虛不墜,觸實不。千變萬化,不可窮極。既已變物之形,又且易人之慮。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列子‧周穆王篇】

到了漢代,中國戲法大盛。魔術自漢代開始成為朝廷宴會享樂的重要節目。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為了炫耀漢朝國力的強大,漢武帝於長安的"上林宛"設"酒池肉林",舉行了一場空前的魔術雜技大演,內容包括有最早記載的中國魔術節目"魚龍曼延"和"東海黃公"等等。(註:有關"魚龍曼延"、"東海黃公"、"角抵戲"等等,將會在"中國魔術小辭典"中有更多的介紹。)

"三年春,作角抵奇戲,三百里內皆觀之。"【漢書】

"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延、魚龍、角抵戲"【漢書‧西域傳】

這次百戲大匯演的表演者還有"安息國("古波斯)派來的"黎軒"魔術家,表演了吞刀、吐火、屠人等魔術節目。

佛教自漢朝開始傳入中國,對中國的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據說著名的僧人"鳩摩羅什"和"佛圖澄"也懂得戲法。

除了佛教之外,道教亦在中國開始發展,中國有不少傳統戲法的名稱都帶有道教色彩,例如"仙人摘豆"、"三仙歸洞"、"八仙過海"等等。更有不少魔術師的藝名都以仙自居,例如宋代的"林遇仙"、"施半仙"、"王小仙"和近代的"莫非仙"等等。

三國時期的"左慈"善於表演"空竿釣魚"、"擲杯變鳥"等精彩的節目。有關他的事跡在"後漢書"、"搜神記"都有記載。"三國演義"中第六十八回的"左慈擲杯戲曹操 "更是有名的情節。
隋唐時代,仍有不少的大型的宮廷魔術表演。大業二年,隋煬帝在洛陽舉辦了一場百戲大演,招待突厥可汗。表演規模高達數萬人。

到了唐代,中國魔術開始流傳到日本去。現藏於日本正倉院的"信西古樂圖",便記載了由唐代傳往日本的一些魔術,包括"入壺舞"、"臥劍上舞"、"入馬腹舞"等。

宋代外患頻繁,不少宮廷藝人流落江湖,民間戲法得以發展。這些江湖藝人稱之為"路岐人",即是徬徨岐路,朝不保夕的意思。當時藝人街頭表演的場地稱為"瓦舍",可算是古代的遊樂場。

宋代亦出現了中國最早記載的魔術表演團體─雲機社。雲機社以"林遇仙'為首,共有十九人,擅長表演古彩戲法中的"手彩"、"撮弄、"藏挾"等類型的節目。宋代還有一位很著名的魔術師叫杜七聖,他表演的"殺人復活"把戲也相當有名,這套節目的名稱叫作"七聖法"。

到了明清兩代,已經很少有大型的宮廷魔術表演。民間的魔術表演方式主要分為"撂地"和"廳堂"兩種。

"撂地"多為家庭小班子,亦有個體藝人(稱為"單包李子")。他們浪跡天涯,在城鎮鄉村中的街頭或廟會中賣藝,部份兼賣葯品什物。

表演"廳堂"戲法的藝人地位較高,他們往來於達官貴人的宴會當中,表演一些帶吉祥意味的古彩戲法。由於表演多在廳堂內,所以又稱之為"堂彩"。

中國魔術在古代的文獻中只有相當零碎的記載,直至清朝光緒年間,終於有正式的第一本魔術書"鵝幻彙編"的出現。可惜,在資訊發達的今天,談論中國魔術的書籍和網站仍是寥寥可數。

希望這篇簡短的文章能夠讓大家對中國魔術的歷史有一個概覽,若果閣下有什麼意見,或者想知道更多中國魔術歷史發展的話,歡迎回貼討論及分享。


[ 本帖最後由 dereklam 於 2009-3-2 08:59 AM 編輯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