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中国人2008的集体焦虑7 u. d- p: E; t9 I
- s* Z6 Z m6 s# C8 b& |
【2008年1月2日讯】2008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当年绝无人料到,三十年后中国会主办奥运,更想不到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不仅增长速度傲视全球,一年经济增长的总量竟然也超过了美国。然而,进入2008,并没有多少中国人为当今的“盛世”而振奋。无论精英还是百姓,大家都有太多的理由为2008和未来的中国感到焦虑。5.39.217.768 ]- x5 H. l0 g' V% S
, @* B) y8 h O( ?/ P h, ?6 j+ ^ L公仔箱論壇有人会问,所谓的“新土改”是否从头就是中国右翼知识分子与媒体合谋的一次炒作?我特意向一位知情人士核实,三中全会之前媒体炒作的“新土改”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事情起因于一些倾向地权资本化的学者参与了“决议”的起草,这些学者看到胡锦涛前往小岗村的讲话,以为“新土改”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但是,这些学者显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影响力,更过高地估计了胡锦涛“动真格”的决心。1 a1 S# _* y- K9 W) c
* O1 V% s' ?0 b, F8 h4 x- A公仔箱論壇胡锦涛新土改的动机,完全是机会主义的,他从未表示要把落实农民土地权利的政策纳入法治轨道,从未表示要对过去非法剥夺农民土地权利的积案通过法律程序进行清理。但是,胡锦涛机会主义的“新土改”受挫,并不说明他遭到中共内部理性力量的制约。事实上,南街村的领导人王宏斌洋洋得意,以胜利者的姿态凯旋而归,说明阻止“新土改”的势力中,有一部分是那些试图恢复毛时代的集体经济的老左派,其中很可能包括胡锦涛的恩师,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宋平。3 D1 @% Z+ y' R- o0 y# c S
5.39.217.76+ x( V# B5 N J; U( a/ C
“新土改”的流产表明,胡锦涛已经完全没有影响力来推动任何具有实质性的政策举措。空话治国,口头改革将进一步升级。这一判断可以从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得到支持。10月15日,中共当局公布了医改的最新方案,并宣布公开向全国征求修改意见。但是,当某政府部门开始筹备公开的讨论会,并邀请媒体对会议过程进行报道的时候,组织者却突然接到通知,取消会议。 % p4 s# N& @+ O( V8 F" {9 |公仔箱論壇 * R7 O1 H; ]3 `4 l: Y8 E-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中共当局,包括胡锦涛本人对所谓医改的新方案完全没有信心,而且根本也没有听取各方意见的诚意。他们知道,公开辩论一旦举行,这个最新方案的各种弊端就会暴露无遗,让当局下不来台。既然如此,当局又为什么要假惺惺地公开征求意见呢?此类事件的最新一例,就是当局在10月17日宣布延长对外国记者在中共采访的宽松政策,但与此同时,宣传部门也在加紧对国内媒体的控制。9 @4 v W6 Z5 ?
4 `1 v; A& _0 n: M" A9 I中共当局种种自相矛盾的举措,不仅反映了这个政权的虚伪,而且也反映了中共高层领导内部的混乱和权力倾扎趋于激烈。主帅不断,三军自乱。胡锦涛腹中空空,黔驴技穷如此明显,因此,高层领导利用权力相互制肘的行动越来越露骨和不加掩饰也就不足为奇了。) u- S" _" Q, B. d
& z, c+ _! S8 @; F( r公仔箱論壇最近,网上流传一篇暴料文章,题目是“应当揭开中国涉外金融利益集团的面纱”。作者把攻击的矛头指向朱熔基的儿子朱云来和他所领导的中金公司。朱云来利用朱熔基的影响力,无耻夺得中金公司的掌控大权,疯狂出卖中国经济利益以自肥,在中国金融界本不是秘密,只不过许多普通百姓并不知情。这篇文章的内容表明,作者对高层家庭的贪腐内情确有所知。不过,署名钟洁锦的作者,却有意回避了胡锦涛公子和温家宝公子的类似丑闻,这就不能不令人猜想文章背后的政治意图。我的解读是,在各种危机的压力之下,中共高层不仅政见更加分歧,个人之间的恶感也日益加深。/ k' K( I6 X. i8 y+ D3 b5 k' E3 i: a
5.39.217.76- v! n; t$ d. a4 m9 w) ]
目前,中国的内外危机都在急剧恶化,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中国领导危机如何发展无疑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影响重大。中国是像三十年前那样,借领导危机的爆发而激发出新的活力,还是在旷日持久的领导危机中把整个国家拖进灾难的深渊?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显然没有任何令人乐观的信息。作者: kill98 時間: 2009-1-10 04:56 AM 標題: 十一月社评
+ [9 D6 O: Y' v/ p- A3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去年的会议上,温家宝力排众议,坚持紧缩信贷,结果给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经济和民营企业带来极大伤害,使中国民营部门面对国际金融海啸冲击时处于脆弱地位。 2 Q+ |1 Q# b"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6 x u8 G5 u
今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温家宝或许不至受到地方官员们的太大压力,因为他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极端,决定2010前追加4万亿投资,官僚成为此举最大的受益者。不过正因如此,温家宝在海内外华人舆论中已成众矢之的,此次会议,温家宝如何面对这些批评声音,将为各方所关注。0 _! t6 X1 E' l( I, |* M) T O8 c
( x" ]! y$ I. L. P; `/ a! O" atvb now,tvbnow,bttvb从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百姓对4万亿投资的第一反应,就是又有一大批豆腐渣工程要问世,又有一大批贪官要发财了。于是,在舆论压力之下,中纪委不得不紧急表态,要加强对这些投资的监督。但谁都知道,温家宝心急如焚要赶快花钱,这样的情势谈加强监督,无异天方夜谭。 * Y5 r$ D- i/ ?1 |) k; @4 n* u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m# C- U7 l' T/ W* V3 L4 V
各路精英分子,公开地表达了对温家宝4万亿投资更深入的关切。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在最新一期《南方周末》上发表署名文章,“金融海啸的起因和对策建议” 。文章指出,“三十年来,我国GDP增长67倍,但人均国民收入只增长12倍,国家的公益性支出也很不理想,无论怎么说,这种比例都不能认为是协调的”。胡德平触及了4万亿投资很难增加居民消费这个要害问题,海外学者郑永年,发表文章“金融危机与建设美好中国社会”,更加直接了当地表达了他对温家宝的失望。郑永年质疑温家宝像当年朱基那样,又把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而不去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把钱花在百姓身上,从而再度错过社会改革的良机。郑永年说:“中国的社会改革需要钱,中央政府有大量的钱,但是花不出去或者不想花出去。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有意思的是,郑的文章被《参考消息》转载,在中国获得数百万读者。 4 W2 {( {+ Q* J/ {8 w1 D 6 W, r: N8 h8 @6 P, X9 a公仔箱論壇影响很大的经济评论家叶檀,则从另外一个侧面,批评温家宝4万亿投资的弊端,那就是继续压制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叶檀发表了一篇非常精彩的评论,“民企30年:走在国企与外资夹缝中”,深刻地指出,中共三十年改革开放,从未给民营企业正常的生存环境,而是“通过包括能源、资金、税收、法律法规等所有资源的倾斜式分配,央企、地方国企、大型外资获得了制度性的输血,内生的竞争基础被破坏殆尽”,结果是,中国民企“习惯了不公平的待遇,习惯了不利的竞争环境,民企与政界的关系已演变得十分奇特──谁也离不开谁,但似近实疏,似亲实远。民企无法以纳税人的身份求得各方普遍的认可和尊重,导致市场更为倾斜,终于在2007年内部紧缩政策与次贷危机的刺激下,演变成民企火烧连营式的亏损大恐慌、生存大危机。这岂止是对民企的考验,更是对市场化道路的严峻考验。”) K: V0 b) H) T
! f! ^( `6 @. s. b# r3 `, n7 f0 f
郑永年的文章提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那就是中共明明有钱,为什么总不愿意花在百姓身上?郑永年给出的是大家熟悉的答案,那就是钱花在百姓身上不合官僚的利益。对此,我并不反对,但认为还有更深的道理。 ' I" v( x0 U4 m; q+ }. a3 [& K# G( k5.39.217.76 4 E/ \' ~8 Z% I$ Q' [0 r' xtvb now,tvbnow,bttvb我记得曾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说国民党元老于佑任认为,中国的朝代灭亡,要有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有金不予”,也就是政府有钱也舍不得与百姓分享。中国现在的问题,已经不仅是“有金不予”的问题,而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问题,像晚清一样,明知自己面临合法性危机的中共政权,为什么对老百姓要这样吝啬?我以为仅用官僚利益对中央的胁持,并不足以解释。tvb now,tvbnow,bttvb! e' t; I$ a3 o5 G/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