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畫發動銀彈攻勢,於十年內斥資逾二十億元為全民建立電子病歷,包括撥款八億予醫管局提升病歷系統,再將系統「半賣半送」給私家醫院使用,醫學會亦獲撥款一百萬協助研究。雖然剛推出的長者醫療券電子平台,令醫生怨聲載道,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陳松青表示當局仍會按計畫推動電子病歷,業界可自願參加,但日後凡涉及政府資助的公私營合作計畫,醫生一律須使用電子平台。1 N( E' A8 B" E' T6 B!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 X: c' N. M: c
陳松青接受本報專訪說,凡有政府資助的計畫均涉及行政措施,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總有一方需要做額外工作,「一開始設計長者醫療券,已講明由診所負責登記,目的是方便長者。」對於有醫生建議派發紙張醫療券,他說這做法要由長者自己登記,他們又會遺失或忘記攜帶,如每年派一次亦涉及更高行政成本,「由曾接受良好教育的醫護人員登記,比由長者自己搞容易。」 2 u' Y* `0 R: S" g; D# c) [! L
「比網上銀行簡單」' _$ ]& }4 i% j+ `8 u
他承認醫護人員上網為病人首次登記的工夫較多,手續涉及七至八個電腦畫面,但日後病人再使用醫療券,只涉及三個畫面,「比網上銀行簡單。」但業界若有意見,政府亦會檢討,看能否簡化登記程序。tvb now,tvbnow,bttvb4 h M1 }! t8 R5 N+ [6 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