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緩慢增加,視力受損或失明常找上中壯年? [打印本頁]

作者: soforlee    時間: 2020-11-10 01:49 AM     標題: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緩慢增加,視力受損或失明常找上中壯年?

全台糖尿病盛行人數超過220萬人,每百人約有3~4人合併視網膜病變,每千人約有3人因此走向視力受損或失明。攤開過去十多年來的就醫數據,糖尿病引起的視力受損或失明,40~65歲的盛行率位居一二,醫界也不確定其中原因。: C! u2 e! V# X. \% V/ }9 ~0 z) @2 Z
只要糖尿病病程夠長,難免會發生視網膜病變。這是因為糖尿病患對胰島素的抗性及胰島素分泌不足,影響血糖調節,使血管內皮細胞葡萄糖濃度過高、功能異常。接著,微血管壓力增加,血漿容易外滲;血液中被糖化的蛋白質也導致免疫細胞聚集及異常的細胞激素分泌,造成微血管狹窄與阻塞,進而引起視網膜病變。如果初期病變沒有獲得適當控制,可能逐漸惡化,甚至失明。
6 b  D) H' Y. A# A公仔箱論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盛行率以高齡者為高,不過若看疾病惡化引起的視力受損或失明,中壯年盛行率則位居一二。tvb now,tvbnow,bttvb/ v$ d( g+ b* z5 Q
視網膜病變增加,視力受損或失明好發於中壯年?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於合作出版的「臺灣糖尿病年鑑」,2000~2014年間,第二型糖尿病的各項併發症盛行趨勢大不同—併發腦中風比率持平(約為7.71%)、心血管疾病比率有下降趨勢(自27.82%降至25.19%)、周邊血管疾病增加(1.08%上升至1.64%)、腎病變增加(約自13%上升至15%)、視網膜病變逐年緩慢增加(自3.31%上升至3.73%),每一個現象的背後成因都值得探討。
8 X! @5 w; s$ C  E& l# l  X查看相片公仔箱論壇$ C3 P- w' [8 @/ v* n1 o8 R9 c# ^- S4 ~
tvb now,tvbnow,bttvb  a9 I) w0 k  z( N! Q% s
5.39.217.76: x' q2 X  U0 t+ T: k+ V/ J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併發視網膜病變比率逐年緩慢增加。)公仔箱論壇  T1 P, C0 C( M6 b8 q
聚焦視網膜病變,罹病人口隨著糖尿病整體人口增加,視網膜病變人數自2.7萬人成長至8.1萬人,演變成視力受損或失明者自2721人增至7533人。+ e3 s: e( Q; W9 x
細看各年齡層,視網膜病變比率較高的是60~79歲高齡者,但隨著視網膜病變惡化發生的視力受損或失明,40~65歲中壯族群的盛行率似乎有高於老年人的情形,40~65歲女性更加明顯。
. |% \' E/ Q) |查看相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1 D5 E5 h$ X; H/ \0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G- D" U+ U7 H% F: ^- c& o

6 \7 G% u" C2 t; X3 _" l3 [- z- h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併發失明或視力受損,40~59歲族群為大宗。)
: ^1 H* B, Z% j6 G7 \0 F國內另有論文顯示,2005~2014年間,40~65歲的女性族群持續高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盛行率之首,65歲以上女性次之,40~65歲男性居第三。隨著視網膜病變惡化發生的弱視或失明,也是40~65歲男女位居一二。
2 e# i, g8 W' t4 |7 y) Z3 m1 ]tvb now,tvbnow,bttvb懷孕女性應至眼科檢查眼底,糖尿病女性應勤追蹤「醫界也不清楚這個現象的確切原因。一部分的可能解釋是,懷孕會造成16-85%的糖尿病女性視網膜病變惡化,其風險因子為孕前即有嚴重的視網膜病變,以及血糖控制不佳,」高醫大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青玲說。
  a! y7 F+ {, O+ m懷孕造成視網膜病變的機轉目前不明,有許多假說。杜青玲舉例,有一說,視網膜靜脈變細導致血流減少及缺氧;另有一說,懷孕時心輸出量增加造成視網膜血流增加,對原本脆弱的血管造成傷害;其他假說還包括懷孕時的賀爾蒙變化,例如人類胎盤產乳激素、雌激素及黃體素的增加,導致視網膜病變惡化。公仔箱論壇( {6 Y( E: ^) b. D3 Y7 o
杜青玲建議,準備懷孕的病人應至眼科檢查眼底並評估視網膜病變發生或惡化的風險,已懷孕的糖尿病女性應於第一孕程檢查眼底並頻繁追蹤直至產後一年。其他糖尿病患者原則上應每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6 X* b5 ]6 V* u0 |: f# J' ]
衛福部統計:近6成糖尿病患者並未定期追蹤眼睛健康有醫師認為,上述各年齡族群的併發症盛行數值差異並不明顯,重要的還是提醒糖尿病友定期追蹤眼睛健康。  o! g$ ^( \& e" c9 W1 ^
在台灣,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的頻率還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不少人知道要定期監測糖化血色素,卻忽略與其他併發症有關的檢查,對眼睛健康的追蹤更敬陪末座。衛福部國健署近期公布2018年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數據顯示,當年定期回診檢測糖化血色素的病友達94%,不過空腹血脂檢查、尿蛋白檢查、眼底檢查及眼底彩色攝影,其檢查率分別只有83%、62%與43%。
; J* U# {2 K1 A5 s* d+ V+ h8 H' ~tvb now,tvbnow,bttvb這個現象反映的問題之一是,每種檢查的便利性有落差。「對於病人而言,挽袖抽血驗糖最簡單,血脂檢查則需先空腹12小時,尿蛋白檢查需收集尿液,眼底檢查前可能需要散瞳與等候、檢查後也要長時間的恢復期,這些不便都是影響檢查率的門檻,」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林昆德解釋。
. ]# s2 V, w! m2 o: `8 C$ }其次是可近性,都會區、交通便利的醫療院所檢查率往往較高,像是位於新北市的翰生聯合診所收治高達1800名糖尿病患者,上述檢查率近乎百分百。公仔箱論壇$ Y$ X; L2 v9 ?$ H# W4 G/ J0 e+ T: Y
然而,醫療資源的分布並不平均。翰生聯合診所院長楊永定說,糖尿病人散布於不同科別、不同層級醫療院所,許多診所或衛生所沒有眼底攝影儀或眼底檢查鏡,只能提醒病人定期赴眼科接受評估,但是,多一道程序就多一道門檻,「病人可能說好去檢查,後來又說帶孫很忙沒時間」。5.39.217.761 f! p; r; Q5 J- S1 L' A4 V- N* B! q
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中心衛教組長王惠芳也提到,部分區域缺乏眼科診所,民眾就醫不方便,在在影響定期檢查比率。
, j6 ^8 j6 e- X  v: J公仔箱論壇提高篩檢率,AI披白袍助化解困境為提升偏鄉病友的篩檢率,新北市衛生局去年底開出為糖尿病個案設計的醫療巡迴車,其中配有電腦驗光機、氣動式眼壓機、眼底鏡等精密儀器外,還有尿液微量白蛋白、空腹血脂、糖化血色素檢查設備及足部超音波檢查等多元服務。宜蘭也於今年初啟動多功能視力篩檢車,駛進無眼科診所的偏鄉地區。
+ b6 t/ K# e" _4 [0 j/ W( g% Atvb now,tvbnow,bttvb不過,這類巡迴車的數量與檢驗量能有限,在未來,AI與新科技或許能在篩檢普及上幫上大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 o- U& l7 ?9 P5 o+ O" F
查看相片5.39.217.76; m- Q& N# C/ h. [& A

  G) A3 v" j3 K" w8 [  g; Y8 C7 f9 X5.39.217.76
/ F" r+ i! _, G  E, v  {  C2 n% Htvb now,tvbnow,bttvb
* |' S1 V: |& S7 [0 M(糖尿病眼底病變診斷AI設備,小巧便於攜帶。), e% D; B/ r7 ~% I+ c  w
就嘗試打造輕量化的糖尿病眼底病變診斷AI設備。晉宏科技公司業務管理事業總部副總經理陳錦怡說,過去有眼科醫師感嘆,桌上型檢查儀器昂貴,並非處處有,若要帶到偏鄉診察也有困難,因此晉宏嘗試打造可攜式設備。這個相機般大小的硬體,可搭配工業技術研究院技轉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分析系統」,這套系統蒐集數十萬張眼底醫學影像,讓50多名眼科醫師標記其中的病徵位置,藉此建立眼底病變判讀模型,宛如批上白袍的AI醫師。這名AI醫師目前可判讀4種主要病徵,準確率達92%以上,未來可有效輔助全台各角落非眼科醫師的診斷,提高患者早期發現視網膜病變的機會。# \: M2 a3 H5 C  d7 q# k
宏碁公司也與台大醫院合作打造AI輔助診斷軟體,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謝易庭說,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其判讀準確度已接近視網膜專科醫師,判斷是否轉診眼科的準確度達95%,且於今年9月成功取得國內首張食藥署核可的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讓第一線醫師多一項篩檢利器。5.39.217.767 I( X" y: {6 d4 R4 J% B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