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內地] 诊断新冠病毒感染该测核酸还是抗体 [打印本頁]

作者: Mr.X    時間: 2020-3-18 08:37 AM     標題: 诊断新冠病毒感染该测核酸还是抗体

最近网上出现一些关于新冠病毒抗原、抗体的说法,引发了关注和讨论。其大致意思是:新冠病毒感染像乙型肝炎一样,有抗体就没有症状,没有抗体则会出现症状;如果一直没有抗体,就会像乙型肝炎患者那样需要终身服药。有的人说,一些患者出院时病毒核酸阴性,只是病毒暂时休眠了,就像乙型肝炎的“大三阳”转成了“小三阳”,出院后过一段时间又转为阳性了。还有的人说,得没得病、得病了是否恢复,查病毒核酸不准,查抗体才准。这些说法正确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L) \  A/ u& E# D2 ~) ?; ]
  新冠肺炎会否像乙肝那样慢性化5.39.217.768 v$ j$ W- R8 @5 L! D
  新冠肺炎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规律类似流感、非典、麻疹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过潜伏期、发病期和恢复期的人可以痊愈。公仔箱論壇1 D$ u2 k' @" Q% V, A( x
  新冠病毒感染人类后,病毒复制很快达到高峰,并从呼吸道排出体外,此时在患者的呼吸道可以比较容易地检测到病毒核酸。在机体产生抗体后,病毒复制又逐渐减少。到了恢复期,病毒复制明显减少,检测的阳性率就会明显降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2 a5 B: d8 J, m! e& i& B
  因此,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出院标准规定:体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2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则可以出院。
1 ]8 h7 G" W8 U) M) M" x5.39.217.76  从去年12月我国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至今,尚无1例像乙型肝炎那样转为慢性感染的报道。) p1 F2 z, `( e
  验病毒检测核酸准不准
- z+ T& r5 M+ n: J9 m$ \" h' I0 F& [. ltvb now,tvbnow,bttvb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有两个临床意义:一是诊断现症患者,二是代表患者具有传染性。
9 p' a; \  @4 D+ ~  新冠肺炎患者从潜伏期末就有病毒复制,说明潜伏期末就有传染性,直至恢复期病毒血症(病毒进入人体后在呼吸道局部繁殖,然后侵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消失。因此,在感染者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核酸,就说明其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且具有传染性。而抗体的出现较晚,一般在发病几天后抗体才逐渐产生,且在疾病急性期时,人体内抗体产生的量较少,不容易被检测到。公仔箱論壇/ m; y1 @1 @# m
  所以,作为现症患者的早期诊断,检测病毒核酸比检测抗体更为准确,更能直接反映患者的传染性。
' V# P& r- [+ M5 o0 x; `4 h  抗体为何不能作为出院标准
! w; K3 W# c8 H# J* R( P  人感染的新冠病毒量较少,自身抵抗力又较强时,体内就会很快产生抗体,如果这些抗体在潜伏期末把病毒清除,则人不会发病,成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当感染的病毒量较多,自身的抵抗力较差时,人体便不能很快清除病毒,进而发病。
) A" y4 h* b2 E$ g6 ]  发病后,随着疾病的进展,抗体也会逐渐产生,首先出现的是IgM(免疫球蛋白M)抗体,随后出现IgG(免疫球蛋白G)抗体。进入恢复期后,抗体会达到高峰,抗体的滴度可升高到急性期的至少4倍以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C! E2 W! H+ }3 n. \* o& @' r
  如果恢复期的患者在血清中检测到较高滴度的抗体或者恢复期抗体升高至急性期的4倍以上,则可以诊断其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有抗体并不能确定患者没有传染性,体内还可能有少量病毒复制。因此,抗体的出现不能作为出院的标准。
& }; t' n) g5 w# Utvb now,tvbnow,bttvb  不过,由于抗体在疾病痊愈后可以维持很长时间,因此,抗体检测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例如,在疾病流行过后,对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的检测,可以调查出该疾病的传播率、隐性感染率、人群抗体水平等,对今后疾病的防控有很重要的意义。
! |& b+ B# Z, v* R6 D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情况看,新冠病毒感染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会像乙型肝炎那样慢性化;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对疾病的诊断都有重要意义,但检测时机和临床应用各有不同。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