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當局已發出《小學生小食營養指引》,但衞生防護中心最新調查小學小賣部出售小食發現,屬於高鹽、高脂和高糖分的「致肥小食」比例,已由兩年前的八成六,惡化至今年的九成一;學校解釋「健康小食」的銷量差,辨別有一定困難。但有醫生和家長代表都批評學校是砌詞狡辯,建議政府考慮公開學校名稱,逼使學校正視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U+ h. O! G6 W: a
. @8 z. O4 x5 L' ?8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衞生防護中心今年一月訪問了五十一所小學的九千多名小四至小五學生,及其八千多名家長,發現六成八學童有吃小食習慣,當中八成人是在家中自攜小食回校享用,更有七成人在過去一周進食高鹽、高糖、高脂的食物和飲品。0 B+ S* \5 A+ _" y1 o& `. @
# W$ i0 `7 J# Y, itvb now,tvbnow,bttvb 情況較兩年前惡化tvb now,tvbnow,bttvb4 v) r1 Y: Y4 v& y' w
( \* V* Q9 L; [3 z1 H( S0 b- ?
調查又發現,小學小賣部出售的小食,近九成一是含較多或高鹽分、脂肪和糖分,例如薯片、朱古力、汽水,含糖的茶類飲品等,只有不足一成的小食是能提供重要營養且低鹽、低脂和低糖份,例如生果和梳打餅,情況比○六年調查進一步惡化,當年「致肥小食」只佔八成六。1 ~+ a) D* A1 x, W, ]
. j& F0 w/ [2 F$ H7 E7 F
衞生防護中心營養師胡燕柵表示,衞生防護中心雖已發出《小學生小食營養指引》指導學校小賣部如何選購「健康小食」,但有學校反映在辨別健康小食時有困難,如小麥製的消化餅理應很健康,但營養標籤顯示其所含的脂肪比梳打餅更高。學校又反映健康小食的銷量差,較難貯存和較難入貨,導致小賣部不賣健康小食。公仔箱論壇3 W @9 E9 H1 U6 C4 O0 l' P*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