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M; l/ e6 U4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國會外交力量不容小覷tvb now,tvbnow,bttvb" ~& q& | ?/ h- Z4 u% Y" u( j0 V
因此,在美國政治結構,國會的力量從來不可小覷,絕對不是民主擺設花瓶。一個國會議員,完全有力扭轉美國對一國一地的外交取向。上世紀80年代,來自紐約的聯邦眾議員索拉茲(Stephen Solarz),屢屢挑戰當時仍處於戒嚴時期下的台灣蔣家政權。當時在美國的台灣官員,每見索拉茲發言談到台灣,便知又是一輪重擊將至,隨時對台美雙邊關係帶來變數。至於佩洛西,出身政治世家。1991年,她與一批國會議員訪問北京,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手持小白花,拉開上面寫有「獻給為中國民主事業犧牲烈士」黑布。如今佩洛西當上眾議院議長,對中國的態度不言而喻,近期她對香港局勢的發聲,帶動了國會議員對香港的關注。 $ m8 D( y6 Y- G. ?" I/ _! F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i3 b' w" I6 C8 T3 Y
美國的外交政策,就在行政部門與立法機關權力互動之間構成。即使可以擺平行政部門,無法令國會接受的話,再好的協議也難全面執行。再以台灣為例,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美國的兩黨國會議員,卻在短時間內通過《台灣關係法》,交總統卡特簽署,更可追溯至同年元旦生效,成為北京對台灣政策中的最痛。美國則藉《台灣關係法》,持續對台灣的非官式關係,更據此繼續對台售武。或許有人會問,卡特既然是中美建交的美國總統,為何會願意簽署《台灣關係法》。原因其一是美國對兩岸的戰略考慮,以台灣制衡北京,至今未滅。其二,卡特也需要國會支持,換來在政策推動上的暢順,物物交換,是典型的give and take,何樂而不為。觀乎當年《台灣關係法》在參眾兩院表決票數,參議院是90:6,眾議院是345:55,卡特若是拒絕簽署打回頭,先不說此後再推出的版本同樣難以拒絕,單是把支持法案的兩黨大部份議員都得罪光,在政治上絕不可行。5 U, L0 r* m2 X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