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Y! t7 Y# l4 E6 h0 P: _/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利用影像展示社會中貧病被壓迫者的情況,以求透過這些影像引起關注以牽動改革,是社群藝術的慣常技倆。例如社區組織協會不時舉辦攝影展,展示露宿者、劏房戶所面對的非人道處境,不單是要提醒人們,現存的種種貧窮不公,更希望公眾和政府關注問題。搞這類社區藝術有一重要守則,就是在展示這些弱勢社群的惡劣狀態甚至苦痛時,必須保留其尊嚴,更不能把他們當作賺人熱淚的工具,以達到某些目的,這樣做只會令不幸者再次受剝削,令已受傷者再受一次公開的折磨。現在很多國際救援組織,已避用被資援者的慘況,反而強調不幸者在接受支援後的喜悅和可能性。民間機構尚且有此觸覺,特區政府卻又偏偏欠奉。 , |* b, y# z, g. Y, W3 f/ u* j公仔箱論壇 ! N" w$ B/ o: C/ |' M5 B公仔箱論壇香港少女在台灣被殺,疑兇逃港未能引渡。特區政府見大好機會,借勢拿人家的悲痛事件推出要全盤修改引渡條例,原可以一次過處理的事情,卻附加了一大項政治任務,把一個家庭的慘痛事件,必須放進附加眾多其他東西的引渡條例始願意處理。特首和保安局長還不時扮作逼切渴望解決此案,其假仁假義令人惡心。2 I9 M, ]0 {, F' z) @
- F" G* l; d' ^& v S5.39.217.76這裏且不談引渡條例的背後動機和殺傷力,但把人家喪女之痛,用作政治籌碼,用威脅又加點假道德的手段,以求加大版條例得以通過。可知每次拿這事件出來作政治把玩,每次把人家的痛楚勾出來,每次便在人家的傷口撒鹽,明明可以個別事件迅速處理,也不相信會有議員阻攔,至於範圍更改的《逃犯條例》,既然民間反應強烈,何不容後慢慢討論,何必脅持人家的痛楚來玩政治遊戲?高官們也有兒有女,為何人家喪女之痛後,還要綁架人家,以求完成個人的政治任務?5.39.217.76$ X1 W" i# x/ l }$ R)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