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鳥巢的介紹,講得太多太多,不妨卸下民族主義的包袱,試試純站在Herzog & de Meuron這組合的建築師角度看鳥巢。在開幕前Jacques Herzog接受德國《鏡報周刊》訪問,他被質問“為政治醜聞籠罩或為獨裁國家設計”奧運場館,會否敗壞名節?他堅持為京奧設計鳥巢是正確的決定,但不能接受任何漠視人權的情況,“但中國正在開放,我們也看到她的轉變,我們不希望自己的角色被放大,在改革之途,鳥巢只是中間的一塊小石頭……它如此被受中國人重視,差不多與長城相提並論,說實話,誰建已是無關宏旨了。”對鳥巢,Herzog & de Meuron總擺自己在一個很謙遜的位置,他們不是對著德國傳媒如是說,就是今年3月在《Timer》的訪問中,也有相似的論調,“希望鳥巢為中國帶來轉變。”
的確,Herzog & de Meuron這對拿過普立茲克建築獎的瑞士組合,對中國算是有心人。這點,到浙江的金華建築公園看看就明白。
17座名家小品
金華建築藝術公園,絕對是星光熠熠,但又為國人嚴重忽略的公共藝術,儘管它早被《紐約時報》和日本的《Casa BRUTUS》建築雜誌等媒體廣泛報道。它位於金華市義烏江北岸,在一片綠坡之間,佔地面積約224畝,公園的整體景觀由著名詩人艾青之子、著名藝術家艾未未領銜規劃設計,希望公園能提昇人民生活質素與美感欣賞。他邀請了中國、美國、瑞士、墨西哥、荷蘭等地的建築師,他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齡,在這海濱上建了17座各具特色的公共小型建築,當中包括Herzog & de Meuron的“禪空間”。在2004年公園剛開工建設時,哈佛大學的森俊子教授就曾說,金華會因這個項目在世界上揚名。但事實是,我到金華問人,較少人叫得出這公園的名堂,載我去的司機只是“依稀有點印象”。
我曾瀏覽過德國拍攝的紀錄片《Bird's Nest-herzog & de Meuron in China》,片中幾年追蹤了二人在建鳥巢和金華建築公園的過程,當他們還興致勃勃與當地官員介紹這個發展概念項,滿有信心地認為可讓人民慢慢領悟,用想像瞭解這些建築包括“禪空間”的形象元素。現在顯然由於官員管理不善而“棄置掉”,大部份本來可供遊人登上建築的入口,全都用木板堵住了,失卻了與人民溝通互動的原念,本來良好的構思變成了一個無奈的結局。鳥巢代表民族的榮,與金華公園創意管理之枯,中間思考的空間實在太大……
千古謎團的龍游石窟
看完要費心思解讀的建築公園,不妨順道去衢州一個叫“龍游石窟”的地方。但你先要有精神分裂的準備,1天內從Herzog & de Meuron的“型格”世界,突然跳進一個謎團般的疑陣裡。龍游石窟很玄妙,它本埋在方尺鳳凰山的山潭下,在1992年才發掘出來:當時的村民,知道潭裡有魚,常可為村民佐餐。但一次一村民在水潭中捕得一條37斤重的魚,此事引發了村民們的興趣,索性將潭的水抽掉,結果一抽之下,7個石窟就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