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O+ V$ H% v0 |+ ?% |tvb now,tvbnow,bttvb: Z. W5 |6 N) A" i( L h
患上驚恐症多次發作 ) `2 d5 b; c* ~. R& p) C20年前血案發生時,約翰遜還是母校科倫拜恩新生,走入圖書館的槍手朝她右肩打下一槍,自此她深受肩傷和創傷後壓力症之苦,逼於放棄護士工作;到初為人母,連託兒都成為巨大壓力,怕孩子恰巧在那幾小時出事,每次有校園槍案發生都會再觸動傷心處,後來索性不看新聞,免得不斷為子女擔心。- y9 P0 v! f$ W1 k' c* W8 y
& A7 h; O' n; S0 z"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後,約翰遜靠信仰克服恐懼,每天開車送子女回校時,她會到達前大聲為小孩祈禱,並暗暗說:「你們要平安。」公仔箱論壇; C) n" C! t# y
5.39.217.76: E. @! A. `4 ]/ d% n2 ]- v3 O
她不想子女知道自己的痛苦經歷,但到大女8歲時,同學在新聞節目看到約翰遜,問她媽媽是不是名人?約翰遜終跟女兒敞開心扉,談到肩傷從何而來,但當女兒說:「就算躲在演習指定位置,我仍擔心壞人找到我啊。」當天中槍的畫面即時向約翰遜襲來:「那天壞人找到我,我在桌後不也以為自己安全嗎?我可以跟女兒說甚麼?那刻真難受。」5.39.217.76% D4 m* S8 j- ^# P- F+ m) Z# ], {5 R
近半校園槍擊仿效科倫拜恩案. f1 ^9 w8 ]' X; p9 M ' X9 a4 v4 Y* t `' t0 |6 k6 Ftvb now,tvbnow,bttvb1999年的科倫拜恩槍擊案共有12學生和1名老師遇害,另24人傷。資料圖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Z b* a) }, d3 c+ H2 g
! e- C& j2 G. o4 ctvb now,tvbnow,bttvb科倫拜恩槍擊案影響深遠,美國學者彼得森(Jillian Peterson)和丹斯利(James Densley)指出,事件後美國46宗中小學校園槍擊案,近半的20宗都是以科倫拜恩為藍本。 公仔箱論壇' F1 K1 j3 l3 J8 V* z" J2 c' x* b
5.39.217.76; A( Z: W& i0 k% d/ M; A6 _
5.39.217.76 J% Y9 I8 M6 w% o/ k% u- y- ] + ^# m# a4 O) @8 q6 b, ~+ D. b2 ]* C公仔箱論壇科倫拜恩案成為很多校園槍手的參考對象。資料圖片 8 O& @4 R- [+ B2 x- etvb now,tvbnow,bttvb; R! W9 ? D' n tvb now,tvbnow,bttvb- v1 z8 f; B0 l" s$ Q
當日倉卒逃脫的學生,不少心中留下陰影。資料圖片tvb now,tvbnow,bttvb+ O9 V9 b e$ k4 u1 g/ C5 A
2 J! M1 ]' h c% A, k3 ~公仔箱論壇彼得森和丹斯利指科倫拜恩案遺毒歷久不散,主要因為兩槍手作案前製作了宣言和準備工作錄影片段,1999年正值24小時新聞和互聯網爆紅,科倫拜恩案細節鋪天蓋地,成為「科倫拜恩世代」的「共同知識」。兩人又指校園槍手差不多都是本校學生,正遇上人生危機和有自殺傾向,這些孩子一向都有,但過去校園槍手應如何作案、如何穿着和說話,都沒有樣板跟,20年前他們有了「新劇本」可照做。要解毒,傳媒和公眾就要冷處理槍手,以免助長尋死青年「名留青史」欲望。% A. o, d% H3 E
美國森伯里《每日事件報》作者: itsctsu 時間: 2019-4-21 09:22 AM
校長每朝默念死者名 + v# s$ e( _5 J7 B) H/ e7 v: Y 0 k- K4 X6 Q9 d% A$ ztvb now,tvbnow,bttvb & D3 c# c3 U) t1 x# U. O1 w5.39.217.76槍擊案踏入20周年,當地近一周都有悼念活動。位於科倫拜恩高中附近的社區教堂日前舉行燭光晚會,近800人出席。倖存者和死難者的家人朋友在寫有死難者名字的聖壇獻上鮮花,石碑刻有「永不忘記」。. i! A% z! \) t! ]9 M6 |$ m
. J" ~! t* A& M; y3 ~% ?! B6 `公仔箱論壇起初以為惡作劇公仔箱論壇# H( B" y) d' K' f; V |: J' c5 k
當年的校長迪安吉里斯(Frank DeAngelis,圖)憶述,案發時他正在辦公室內與一名教師會面,當被告知事件時還以為是惡作劇,但他跑出走廊即看見可怕的事,「槍手是一名學生,他手上的槍管像大炮般大。」他指至今仍未能抹去未能保護13名死者的罪咎感,稱每天起床前均默念死難者的名字,「他們在艱難的日子給我力量」。當年親歷其境的米勒憶述自己當日在圖書館的桌下,指事件粉碎她無憂無慮的學生歲月,「曾寧願自己在槍擊案中死去。這種痛苦難以承受,這種哀傷令人窒息」。! X( k' F+ e5 g6 c7 e. r
公仔箱論壇3 {$ B/ d1 ]& V2 O8 c6 ] N$ X
當日頭部中兩槍的愛爾蘭稱已原諒槍手,指是上帝和寬恕的力量使他得以療癒。案發時得15歲的杜蘭形容當時槍聲就在耳際,她身旁的女孩中槍倒下,「以為下一個是我」,她又對沒收緊槍管表示憤怒。 : c5 l3 ^) t/ Y2 M公仔箱論壇法新社作者: itsctsu 時間: 2019-4-21 09:2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