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R0 k. B v$ Q# A! k% Ptvb now,tvbnow,bttvb控制列車的電腦程式無論用何種邏輯編寫,是只容許單一列車在一個鐵路區間,還是移動區間;由實質的長度距離以至移動的速度和時間距離作運算,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距離,列車遇事在緊急煞車時都不會碰撞。列車碰撞肯定不應發生,如有亦肯定是嚴重事故,尤其是地鐵系統,在沒有惡劣環境或天氣因素影響,系統的運作全受電腦控制的情況下,無論供應商以至負責監督驗收的港鐵都有無可推卸的責任。訊號系統在實地測試前,都經過無數個小心設定的壓力和危險境況的模擬測試,確定沒有問題才可進行實況測試。而系統出錯,對最壞的境況估量不足,亦沒有做預防措施,這可能是大意,亦可能是對這跨國的供應商太信任有關。思想麻痹,可能是衰敗的主因。+ M2 d! r: h) c/ J. V/ C h' p- E' U/ F
$ T7 i) _# R. _2 u, e3 w4 T- D4 U5.39.217.76港鐵強調今次事故是電腦軟件出錯,而且不是在主和次系統時出錯,而是在轉換至後備系統時出錯。那麼,港鐵必須解釋,主、次和後備系統有分別嗎?一般理解,電腦後備系統是最安全的系統,只保有最基本的功能,減少複雜的功能,讓系統保持最基本的運作。後備也有可能是原有行之有效的系統,起碼保持現有狀態,但保證萬事大吉。據報道,今次連列車自動安全煞車系統都失效,是十分可怕的電腦錯誤,令人聯想到最近波音737飛機的災難事故,為何安全系統會失靈?連人手想奪回操控權,阻止災難發生也不容許。要防止同類事故發生,港鐵可能要考慮安裝一套完全獨立的監測系統,如採用光纖或雷射技術,探測車距,在危急時啟動,煞停列車。; B2 E0 h2 z: h
5 F( V) m) j8 `8 a
應提高自身技術人員水平tvb now,tvbnow,bttvb7 U4 Z- E) p( t) d& n1 N( r6 {+ }- `
今次事故亦顯示港鐵似乎沒有一支技術團隊,有能力理解電腦軟件的結構和評估。港鐵似乎強調,他們只是營運商,並不負責軟件技術。筆者只懂得一句名言,「力不到不為財」,若果這軟件是生財的命根,那要生財就得掌控它,別無選擇。據筆者理解,多年來,採用這軟件供應商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它的科技比其他系統開放,願意讓香港的技術人員學習,掌握軟件的結構和邏輯,提高本地技術人員對問題的能力。今時今日,軟件公司是否同一態度?還是港鐵改變了思維,沒有重視員工的培訓?' f8 H+ \# ?' x. f9 V; T2 ~8 t
5 m5 z: O& X- h& G2 r
化壞事成好事是傳統的智慧,萬望港鐵能傳承這智慧,則幸甚!tvb now,tvbnow,bttvb! A6 H7 j7 m1 C$ J
5.39.217.764 M# K" R& |7 [" p' N
熊永達/ v/ Z) j' n& }" |7 z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