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香港早已走在大灣區路上 (中大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聯席主任 李兆波) - 李兆波 [打印本頁]

作者: itsctsu    時間: 2019-3-7 06:45 PM     標題: 香港早已走在大灣區路上 (中大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聯席主任 李兆波) - 李兆波

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3-7 06:47 PM 編輯
" v; d, ~6 F! w. r: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7 ^' b- P+ `4 Q7 `# i5.39.217.76  _$ F' r9 Y* _! M$ e9 z* q( [
tvb now,tvbnow,bttvb7 C' p, ?$ N- S*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籠後,不少港人擔心香港的利益會受損。其實,毋須《綱要》定位,香港老早已服務大灣區。香港可以在大灣區內發揮多少,很視乎特區政府的計劃,而計劃的成敗在於細節。tvb now,tvbnow,bttvb' E7 y( t. _9 a+ L8 N

+ F3 e6 \6 @! Z% U7 M! i%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舉例說,《綱要》定位香港要「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而香港國際機場去年的使用人次有7,000多萬,其中離境的香港居民只有千多萬人。顯然,使用者包括在香港轉機的海外旅客,及來自深圳、廣州及居住在其他大灣區城市而在香港起飛的旅客。
+ u( X$ [$ J' H0 }8 ^0 L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I3 |6 Y( [! M1 R9 u
服務方面,同樣不用《綱要》出台,有能力的大灣區居民早已購買香港的醫療服務及在香港的醫療中心出現,養和、浸會、仁安等醫院,旺角、尖沙嘴、中環的醫療大廈已經服務不少大灣區的居民,近兩年亦有大量的大灣區女居民來香港打HPV預防針。5.39.217.76( @& i$ p6 M% B* v6 V, Y. D7 q
教育方面,香港各大學的學士學位課程收錄了不少非本地生,其中從內地來的最多,碩士甚至是博士課程也有大量內地學生,他們希望在香港接受較國際化的高等教育,及賺取一些工作經驗。雖然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計劃(IANG)不只是服務內地生,但大多數的IANG畢業生是從內地而來的。$ B1 v+ J6 a. }/ G5 [- ^3 I" R4 `

0 v, L" U! Y: T; ?7 r- R1 f% @金融方面,近年大量內地人來香港購買保險及投資產品,否則保險公司不會有那麼多的千萬元年薪的區域總監。內地人對保險的需求大增,因為當人有了財富以後一定會想到財富的安全及穩定性,以及想為財富增值。香港正正可以在保險、資產管理、人民幣服務等領域上服務大灣區。
! W4 l6 s5 p2 P) w$ [% |tvb now,tvbnow,bttvb
* f" U  n( Y' r' Atvb now,tvbnow,bttvb年輕人有競爭亦有機遇
  o+ ]9 o! Q: Q3 o& y! J7 [3 f5 u餐飲方面,香港的月餅及快餐,也早已在大灣區落戶。近年在中秋節前一星期,基本上在零售點已沒有某品牌的雙黃白蓮蓉月餅,這品牌強調在香港製造,而另一間香港的茶餐廳在內地也開枝散葉,餐牌比香港有更多選擇,業績相當理想。
; U" H0 ]7 _, K
0 K# W7 M' K9 o) {6 p* [& o5.39.217.76有說香港的年輕人不會在大灣區中得益,這沒有定論。因為全世界都在競爭人才,香港人往內地工作,內地人、台灣人、美國人、英國人等來香港尋找工作。有回報,首要條件是有技能,這不一定是接受過高深的教育,總之是有東西令你突圍而出。有經驗者當然有優勢,沒有甚麼經驗者可以考慮新的領域,起初的時候少不免會吃苦頭,但過了一些日子,回報自然來。' s3 s0 F# p% U. B
; r) ~& a! T8 M3 b9 y) p8 i: {
發展大灣區不無挑戰,包括不同的稅制、法制、資訊流通及現金流通。我相信港人港稅可以解決稅務的問題,法律及資訊流通較為複雜,因為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資訊流通,而《綱要》提到要「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推進粵港澳網間互聯寬帶擴容」,這是硬件的部份,因為擴容的目的是資訊流,而偏偏在內地資訊流是一個敏感課題,資訊不流通,一定會窒礙經濟的發展。至於現金流,在有好的風險管理措施下,兩地貨幣可以更互聯互通,如雙幣八達通,將來會有更多這類產品。
& b, f( [+ J- a( z& B* V5.39.217.76
# ~  R. s$ A: D) H, X5.39.217.76《綱要》只提出方向,其實香港已在這方向走,走得好不好要嘗試。我自2014年9月起開始在中大位於龍崗的深圳校園教書,目睹深圳的發展一日千里,而且機會多的是。現在全球化,你不清楚說明融合,其實在很多層面也有融合,而只要香港的法制可以維持,以及有房地產以外的產業去發展,如醫療、教育、專業服務等,我肯定香港在大灣區有很好的發展。                                                                                                                    
) ^# T& p3 ^2 K4 H' o! ^5.39.217.76李兆波                                                                           
- u# ^: j, S/ H  m% I5.39.217.76 中大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聯席主任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