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M Z3 V R: U# q1 `尼克遜為了中美重修舊好而奔走,無他,他是如假包換的「中國老朋友」;72年他邁出破冰的一步,到北京見毛澤東、周恩來,打開中美建交之門。此歷史性之舉制衡蘇聯,扭轉世界大局,進而引領大陸走向開放、改善13億人的生活。眼見此番功業有毀諸一旦之虞,焉能不賈其餘勇,挽狂瀾於既倒?公仔箱論壇. `! h6 N. b& f
& w- l" x5 c/ D6 E+ r- d( rtvb now,tvbnow,bttvb尼克遜那五頁長的密函中提到89年10月犯顏直諫總舵主:振興經濟、改善民生乃大是大非,不應小事偏執;放方勵之到美國,他極其量上兩三天電視,即事過境遷,再沒有人會理睬他;反華份子要吵鬧亦無以聚焦。反之,不放人則中美關係無從解凍。那固然損害兩國利益,對鄧小平更是一大污點。後來事態的發展證明總舵主果是對尼克遜言聽計從。# s' ^& C6 f. A8 J o/ i
+ b# {% P. M3 u3 a+ G- C3 \& M
密函的着眼點雖是中美利益,卻動之以情,勸喻鄧小平主萬莫意氣用事而壞了千秋功業。陳詞懇切,確是今之蘇秦。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尼克遜為香港發聲,指出六四衝擊香港人心,要總舵主慎重處理。(對台灣他可不置一詞。)尼克遜是這樣說的:「閣下能否設法紓緩英國及香港對九七過渡的焦慮?誠然,香港並不涉及我們兩國的關係。可是國會及美國人都關心香港的經濟前途。中國新近的一些言論令人替香港的前景憂心,務需體諒及設法消除此等顧慮。」2 ]. W( \# f) P* C1 N& d.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