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離世】經歷3段婚姻 查良鏞:作為丈夫我并不成功 # ?; Q' r% n: b2 y* s* m7 l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p8 `( e" v- j9 w# J
2018年10月30日 9 ^+ ?6 I8 \3 m1 l* o* t. Y; ^ 1 ?% P. _' P( {, j/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自古才子總多情。 6 s$ s5 x, _5 Q6 b' e2 _4 D $ O" r$ @* Z/ n: X5.39.217.76 1 D. ]! `7 E/ ?7 B/ k4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金庸在親友陪伴下離世。資料圖片 ! ~% ^$ \ [4 Z7 t) A, O9 m) i" B" f + t) E) _+ P+ t. {tvb now,tvbnow,bttvb享譽華人社會的武俠小說泰斗、中國武俠小説三大宗師之一的金庸(原名查良鏞)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壽94歲。 " d( E7 H- t. d/ T5 l. u3 o8 g% X' u2 y 9 p! U. O* U$ i, b5 @5.39.217.76金庸1948年與杜治芬結婚。資料圖片 3 Z0 o k c `+ [4 W* A公仔箱論壇 5 X' O7 V) v8 J9 J" n: W 金庸曾經有過三段婚姻,1948年與杜治芬結婚,後離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名為朱玫,新聞記者出身,生二子二女。 1976年金庸與朱玫感情破裂,主動提出離婚,並娶年輕29年的林樂怡為妻。 2 u- A2 _1 @3 `0 Ktvb now,tvbnow,bttvb( j% B6 {. c0 q* c& A$ p. F; k
金庸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相識於1947年的杭州,當時金庸在《東南日報》工作,因主編幽默副刊而與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認識。金庸編理《咪咪博士答客問》欄目,杜冶秋寫了一封信去:「咪咪博士」回信:「閣下所言甚是,想來一定是個非常有趣的孩子,頗想能得見一面,親談一番。」杜冶秋回信:「天天有空,歡迎光臨。」金庸於是登門拜訪,邂逅了17歲的杜小姐杜冶芬。公仔箱論壇" g s! { X1 G0 {, E
e$ I4 x2 p# j' G. w0 |( L5.39.217.761948年3月,《大公報》派金庸到香港工作,徵求杜冶芬的意見,杜冶芬答短期可以,時間長了不肯。杜冶芬3月27日送他到上海,替他整理行李,送他上飛機。臨別前交代他一句:「我們每人每天做禱告一次,不要忘了說,但願你早日回到上海。 & u5 R$ f+ d- y公仔箱論壇 9 h3 x9 Q3 A5 v, T- G, B4 _tvb now,tvbnow,bttvb據說,當年10月他們在上海舉辦了婚禮。杜冶芬隨他去了香港,那時住在摩理臣山道,由於附近不遠就是杜老志道和杜老志舞廳,所以有人就開玩笑給這位杜姑娘起了個外號,叫她「杜老志」。0 o6 J) I7 \9 n8 g, Y
公仔箱論壇8 P% W$ g& n* a7 c. Z+ I
金庸曾以「林歡」的筆名寫影評、編劇本。杜冶秋說,「林」是因為他們夫婦兩人的姓氏「查」和「杜」中都有一個「木」字,雙「木」成「林」,而「歡」是他們當時男歡女愛、生活幸福的寫照。杜冶芬在香港的幾年,他忙於工作,沒時間陪她,她一個人在家寂寞無聊,生活過得不愉快。最後她獨自回了内地,兩人辦理了離婚手續。( G4 m9 M( _- U9 l
7 o( ~0 i' k. L- C& h公仔箱論壇有傳杜冶芬是杭州人不懂粵語,在香港感到生活苦悶,加上當時查良鏞收入不多,在吃不了苦的情況下,離開查良鏞。」金庸曾經剖白:「是她背叛了我。」金庸自認是個感情重於理性,曾說:「我是離過婚。第一次結婚的時候,她很愛我,我很愛她。但事後離了婚,你問我後悔不後悔,我說不後悔。因為在當時條件下,大家好真心真意的。事後變故,大家沒辦法知道。」' \8 \) Q7 y3 t6 c/ J6 u+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u2 K2 k, }1 l4 [/ |+ x
金庸第二任妻子朱玫(又名璐茜),新聞記者出身,美麗能幹,懂英語,比金庸年輕11歲。相戀時金庸還在《大公報》。而金庸長子查傳俠出生之後,也正是創立《明報》之際,朱玫與金庸共患難,成一段令人難忘的相濡以沫的曆史。《明報月刊》初創時期,金庸全力以赴,日夜忙個不停,那時2人已有二男二女,朱玫除照顧孩子每天還要給他送飯。 . A. e' ~- |' H# L/ g9 ^/ w公仔箱論壇0 K" C! E5 o3 q
1968年的《明報》編輯會議記錄表明,朱玫常以「查太」身份出席,有時稱「查社長夫婦」,有時「查社長、查太」。《華人夜報》創刊,她擔任社長,之後還是《明報晚報》的採訪主任。1976年1月《明報月刊》10周年,金庸寫下《「明月」十年共此時》,回憶,「我妻朱玫每天從九龍家裏煮了飯,送到香港來給我吃。」! R; y1 r/ W0 m+ N0 F
/ f- J. W( V. G+ |: I8 x當時《明報》頗具規模,婚姻卻出現裂痕,最終走向離婚。朱玫很能幹,對工作很認真,甚至有點固執,兩人時常因為工作大吵,或許傷了查的自尊心,於是出現了婚外情。金庸當時去北角一間餐廳喝咖啡,突然有位年輕貌美的女侍應趨前,問他是不是金庸,他說是,大家就閑聊了數句。金庸額外給這位女侍應10元小費。這位女侍受寵若驚,因為當時物價,十元是一個不小數目,女侍應立即截住金庸,要將10元還給他。女侍應說,金庸是文人,靠寫稿為生,賺錢是相當辛苦的,所以那十元小費,她一定不會要。金庸聽罷,滿心歡喜,因年紀輕輕卻說出這番話來。之後他們就交了朋友,並締造了金庸另一段婚姻,亦改變金庸與朱玫的一段夫妻情。公仔箱論壇4 q/ ^4 E- {) K
u! i5 K3 l" Q0 v: u, [% k/ B+ ?8 a朱玫後來發現丈夫有外遇,金庸習慣每晚返《明報》,但有段時間卻甚少出現報館。只是叫後生將他寫好的稿社評送去編輯部。朱玫發現「秘密」。有傳金庸主動提出離婚,但朱玫也提出兩大離婚條件,才肯答應跟金庸離婚:一是金庸付一筆錢作為補償;二是該女侍應要去紮輸卵管,才可與金庸結婚。 9 G8 {: U; s" K' ~# n f) N! k/ Qtvb now,tvbnow,bttvb8 d- w9 y/ k: ]" f: s) O, }
朱玫要這位女侍應紮輸卵管,是為她的孩子着想。因為朱玫跟金庸已生了數名子女,若女侍應又有孩子,她的子女一定會被忽視,所以金庸與女侍應,一定不能有孩子。據說金庸答應了這兩個條件,之後便與朱玫正式離婚。5 i" _3 I \3 ^) c0 Y. y+ `
' Z. x5 G4 D! T4 D# B
朱玫在孤獨和淒涼中度過後半生,據講有人告訴金庸,他表示不至於。他說,「我一直想接近她,想幫助她,她拒絕,她不願意見我。我叫兒子去照顧她,她也不願意見到,她情願獨立。」1998年朱玫於香港病死,替她拿死亡證的是醫院的員工。金庸曾臉帶愧色地說:「我對不起朱玫」,「我作為丈夫並不很成功,因為我離過婚,跟我離婚的太太有一位,我心裏感覺對不起她,她現在過世了,我很難過。」作者: manyiu 時間: 2018-10-31 10:58 AM
將武俠帶入文學 % G) ]3 G' R. Y5.39.217.76 . |+ g8 H5 v# x" I) Q5.39.217.762018年10月31日 公仔箱論壇. q4 L) M, K7 R" n* O4 L
5.39.217.76/ g7 s6 E+ m/ J" Y1 T # W& h/ h/ Z/ C% G7 J6 V# _& I5.39.217.76 i5 M8 z) I3 f- X1 s5.39.217.768 L& J1 l Z4 w) m4 z
金庸作品可說從沒離開過香港書店的架子,昨日其死訊傳出,著作更被放到當眼位置。金庸曾把筆下武俠小說的名稱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黎樹雄攝 tvb now,tvbnow,bttvb% v) B' k* J# ^
5.39.217.760 M) R$ m/ v( S3 [ N" i" C' H' B9 D5 D 【金庸逝世之弘揚武俠】 ' v0 D5 l: f- J4 p5.39.217.76【本報訊】金庸第一本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於1955年起在《新晚報》副刊刊出,其後寫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及《天龍八部》等共15部著名武俠小說。多名文化評論員稱讚金庸的武俠小說滲入歷史,並以優美純正的白話文寫成,故事節奏明快,與另一位武俠小說名家梁羽生開創新派武俠小說,席捲全球華人文壇。5.39.217.76/ t% q3 o8 b0 B2 c' [( l
記者:謝明明 ; E* u! y. C! ?; V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9 n2 }5 N/ a: g. e$ F
早於七十年代已認識金庸的作家兼評論員沈西城表示,金庸的武俠小說內容滲入歷史、野史,並以章回小說的筆法寫成,金庸曾對其說:「小說有歷史背景,想讀者有真實感。部份小說主角係真實歷史人物,如康熙,但部份主角係虛構,如韋小寶,真真假假,更加有趣味。」他指,金庸小說包括哲學、愛情等元素,已超越武俠小說範疇,尤其人物性格及寫情,「好似岳不群偽君子,寫令狐沖、韋小寶嘅跳脫,愛情嘅歌頌亦刻骨難忘」。沈慨嘆:「現在中文程度咁低,華人難以再出一個雅俗共賞嘅大文豪,從此以後,巨匠不再。」 0 o9 g# L% x! t* i( l5.39.217.76' X) ~. y, |& C7 R0 b& e# g
節奏明快 文筆簡練 5 L1 ?, l* A8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個人娛樂不發達的上世紀五十年代,連載小說是不少人茶餘飯後的消遣。著有《通宵達旦讀金庸》、曾為古龍代筆的香港《聯合報》前社長薛興國表示,當年未有電視,更遑論互聯網,唯一娛樂就是閱讀,而金庸文字流暢,情節「轉來轉去」引人入勝,兼融入歷史、文學等內容,自然成為市民首選,「加上當時好多人都係走難嚟香港,金庸寫嘅嘢好貼近經過苦難嘅人嘅生活,所以好受歡迎」。5 t! g( h* i4 _% T2 {! v
/ z* g% `2 i& h: t# S
文化評論員、《金庸:從香港到世界》編者鄭政恆指出,金庸革新武俠小說,舊派武俠小說如《臥虎藏龍》、《蜀山》等故事人物多虛構兼節奏較慢,但金庸的武俠小說以歷史為背景,部份故事角色為真實的歷史人物,加上情節以貼近現代電影手法推進,緊湊明快,「金庸同梁羽生嘅小說歷史跨度比舊派廣闊好多」。tvb now,tvbnow,bttvb$ v- p" P2 y4 S/ D# G3 R4 A/ l9 d
/ {- d6 L9 A- W |3 F. G0 Q" Xtvb now,tvbnow,bttvb金庸小說文學地位受推崇,另一重點是其文筆簡練,打破全球華人的語文隔膜,鄭說:「全世界嘅華人無論口講同書寫都會有中文差異,但金庸嘅小說以純正及優美嘅白話文寫成,無強烈嘅地方色彩,打破呢嗰隔膜,任何華人世界都被佢嘅武俠小說吸引。」從而引起不少對金庸小說的研究,發展成為「金庸小說研究」(俗稱金學)。tvb now,tvbnow,bttvb" ?3 d+ ?8 W2 O. _; v+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