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0日 # Z0 `3 {. Q, L8 A) H3 Ftvb now,tvbnow,bttvb. m0 R( ? }1 ?$ n k2 J) F
[youtube]s1vl4ShiE8A[/youtube]公仔箱論壇4 N9 f9 r$ o2 g) h$ Q- P0 S
* O# b! b1 h0 b# G: { 0 K. E' F. Z3 h @1 j G
8 j. j' b6 A8 a$ q4 }% btvb now,tvbnow,bttvb 2 }6 Y) J( _$ Ztvb now,tvbnow,bttvb劉以鬯1918-2018tvb now,tvbnow,bttvb8 j- [ M, v# v
5.39.217.76. w0 N- f* Z4 g4 t( v
【本報訊】六月悲傷,一代才女林燕妮走了,文壇教父也相繼離去。中國第一位創作意識流小說的香港作家劉以鬯,前日在東區醫院辭世,享年99歲。著名作家、《蘋果日報》前社長董橋盛讚,劉以鬯的一生耕耘成就了香港一座精神後花園。花園裏,有文字,還有電影;膾炙人口的電影《花樣年華》,就是啟發自劉以鬯名著《酒徒》與《對倒》。隨着周慕雲的遠去,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7 @8 b3 v- G* }8 e; m/ a
記者:蔡元貴 . A- j6 x; Y* jtvb now,tvbnow,bttvb: D$ i! s9 Y! O
有「香港之寶」、「文壇泰斗」之譽的香港文學家劉以鬯,前日因病辭世。遺孀羅佩雲表示,他早前因為輕微肺炎留醫東區醫院大約10天,最終因為心臟衰竭不治,「他走得很自然,像睡着了,然後呼吸慢慢停下來,樣子很安詳」。tvb now,tvbnow,bttvb: z! \" [: y3 @7 x
( v4 S! [; l) b b) M5 O5.39.217.76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大時代,上海人劉以鬯15歲開始寫作,大學畢業後曾在《國民公報》、《掃蕩報》及《和平日報》任職,27歲創辦懷正文化社。中共建政前一年,30歲的劉以鬯南下香港,加入《香港時報》擔任編輯,其後旅居新加坡及馬來西亞,1957年重返香港定居,一直沒有放下筆與紙。 . `7 T P! i3 M ]: s j" W2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7 x5 n/ @" L5 @: J9 ]* z. [: }
影迷書迷都熟悉,劉以鬯的《酒徒》與《對倒》造就了《花樣年華》與《2046》。其實劉以鬯的處女小說《失去的愛情》(1948年),也曾改編成同名電影搬上銀幕。他其後謙稱小說靈感來自一本奧地利小說,不能算是創作,「是十分幼稚的」。7 \( d; U, V Q* q C- ^$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6 F: W4 j* j: \' p% [ ' k+ M( r5 D q) r5 o3 R/ }1 W公仔箱論壇■劉以鬯與妻子羅佩雲1957年結婚,相伴逾半世紀。5.39.217.76; H- T) r3 H; C8 p) h" H3 u/ G
7 w: g/ N- M2 O: a3 e! G9 i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p! e; ^/ |# k
■有書局昨擺放鮮花悼念劉以鬯。何穎賢攝5.39.217.76' x# k: u, S. ?0 C1 E, x
8 z6 j7 J) N* S9 | ! Y0 \: D# Q2 C6 v1 w# j' \1 X $ c/ O8 g( z0 u8 n2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寫《酒徒》的第一個促動因素是:在忘掉自己的時候尋回自己。」 ) A) F# m3 X+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k. X0 B$ h+ o0 ~- S奠定劉以鬯文學地位的作品,是他在1962年起在《星島晚報》副刊連載的長篇小說《酒徒》,他曾解釋創作動機:「我寫《酒徒》的第一個促動因素是:在忘掉自己的時候尋回自己。」tvb now,tvbnow,bttvb2 A3 ]; }$ F6 u, L( A
2 Y# Y* P0 z8 Y' S9 b: y
劉以鬯說過:「我一生人都在寫小說,原則只有四個字:與眾不同。」《酒徒》是中國第一部意識流小說,同為資深報人與殿堂級作家的董橋說,《酒徒》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里程碑,運用意識流手法比許多西洋作家都成熟,「那部小說的文字真正為白話文學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 ^0 T; ^, |+ w
文學雜誌編輯鄧小樺說,劉以鬯勇於求新和試驗,任職報館編輯期間提拔過不少作家,如西西、董橋、也斯等。董橋昨接受本報訪問時也說,劉以鬯提拔後輩不遺餘力,大批香港作家都因獲他引薦發表作品而走上文壇。當年劉以鬯不但照顧他,還照顧一大班初來港的年輕作家,關心他們的生活,也鼓勵他們寫作。 1 r! j+ ~! U3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a6 [3 k R. u' H" K2 qtvb now,tvbnow,bttvb董橋進一步表示,在香港這個商業掛帥的地方,劉以鬯默默的努力終於給香港社會造就了一座精神上的後花園,讓港人有信心在功利主義的喧嘩中抱守一份堅持,一份執着。 3 \1 ?! W- z# d# o( }9 Ltvb now,tvbnow,bttvb# S2 T( s* X5 U1 @
劉以鬯曾經在一次訪問中說香港是商業社會,純文學的創作環境比較惡劣,許多所謂的文學不過是商品而已。文以載道,劉以鬯的作品一直沒與社會脫節。他1973年起在《星島晚報》連載的長篇小說《島與半島》,內容觸及股災、水荒、罪案,他為小說結集出版寫的自序便說:「我無意寫歷史小說,卻有意給香港歷史加一個注釋。」 ; n) F4 G4 A# A% G; i! S7 ?6 q7 e9 {6 a: o
鄧小樺指,《酒徒》面世的六十年代,中國大陸及台灣由於政治原因,文學創作都受限制,反而殖民地香港文學創作風氣非常自由開放,報刊數量之多可說是黃金年代,作家可以盡情做各類文學實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X/ e0 ?0 ~/ v
0 B" |1 r4 V5 u4 Q K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着一塊積着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看到的種種,也是模模糊糊的」。有人統計過,自謔「寫稿機器」的劉以鬯畢生寫過6,000萬至7,000萬字。他筆下那讓人又愛又恨的香港已隨他逝去,「那個時代已過去,屬於那個時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作者: manyiu 時間: 2018-6-10 09:43 AM
你會唔會同我一齊走? 《花樣年華》靈感源於劉以鬯* G( l; Q8 \% X3 V' X, c. p
8 {) v) z( q-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18年06月09日 $ J' y# Y; ^$ i4 L5 `, I2 g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u' M( S5 ?( U" w. O ?# W
「如果有多一張船飛,你會唔會同我一齊走。」《花樣年華》的經典對白,創作靈感正源於劉以鬯作品。 & ]. C4 T' w; X- ?) ~ \) Y; }2 S2 m4 j( A& I* J5 D tvb now,tvbnow,bttvb/ b5 T0 G# d6 c& y3 c8 C
《花樣年華》劇照8 h5 z; u% s3 V) h( @+ |1 i( W' Z
tvb now,tvbnow,bttvb- s2 Q, \. Y: P5 @; I) c P% s7 A- g6 L9 e6 k3 S" f
《花樣年華》劇照 - ^1 U8 N0 w/ d: Z5.39.217.765.39.217.76: B& {+ X0 ~# J* c
「文壇巨匠」劉以鬯逝世享年九十九歲,代表作品《酒徒》、《對倒》受到學界肯定,更改編成導演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及《2046》。 " x4 F# K8 B: L% |$ w1 ytvb now,tvbnow,bttvb0 \/ b* V! p. f) b/ |
《對倒》以七十年代香港的社會狀況為背景,講述為逃避戰火從上海移居香港的中年男子和香港土生土長的少女發生的日常瑣事,揭示當時社會治安惡劣、住屋供不應求、生活清貧等情況,也流露對未來未明,港人內心焦慮、前途未卜的內心世界。5.39.217.76' x2 f$ f' D7 I, O4 {& ~* R+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