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社評﹕習近平新時代開啟 香港有機遇有壓力 [打印本頁]

作者: folee0001    時間: 2018-3-6 09:51 AM     標題: 社評﹕習近平新時代開啟 香港有機遇有壓力

人大政協會議(下稱「兩會」)召開,「習近平新時代」為中國政治添加變數,外界關注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似乎尤甚於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未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字眼,亦未提及「港獨」,難免惹來揣測,然而綜觀報告內容,當前中央處理香港和台灣問題,思路都是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希望透過擴大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逐步拉近兩地民眾心理距離。「習近平新時代」以實現民族復興為目標,強調大局意識,中央一再表示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本港既是機遇,惟亦難免會有壓力。tvb now,tvbnow,bttvb% v0 J% |8 X) c9 e/ c& w/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1 h& @( T7 i) ^2 `9 {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
1 O% E  R0 X$ L$ x公仔箱論壇提及習近平次數增加2 O( r5 }1 l, d( @! z
今次人大會議的亮點,本來是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惟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提案,卻完全轉移了外界焦點。雖然取消任期限制,理論上不等於終身制,然而習近平出任國家主席將會超過10年,已是呼之欲出。近日內地有黨媒以「人民領袖」一詞形容習近平,觀乎中共歷史,過去只有毛澤東和華國鋒曾被官方賦予「領袖」稱謂。今次修憲標誌中國進入習近平新時代,各方自然格外關注今次「兩會」有何啟示。0 u" k7 M$ _+ W# u0 g5 A8 i6 _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去年內地經濟增長6.9%,勝過預期,不過有外媒更加關心報告提及「習近平」的次數。「習近平」在報告合共出現了13次,比去年8次有所增加,領導人名字出現次數之多廿年少見,突顯了習近平的強勢。誠如美國著名學者福山所言,修憲後中國何去何從,還需時間觀察。例如今次工作報告,「改革」二字出現了97次,比去年的83次多出超過一成半,反映中央改革決心有增無減,然而任期限制始終是有效約束領導人權力的機制,修憲後權力進一步集中在習近平和其團隊手中,中央一言一行,難免更易惹來外界捕風捉影,「中南海學」(Pekingology)勢將更為盛行,就算各種揣測和權力鬥爭陰謀論未必符合實情,惟已足以左右外界觀感,甚至惹來不安。tvb now,tvbnow,bttvb( N% y5 T! B: u: X
今次政府工作報告,繼2014年之後再度未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便惹來不少揣測,擔憂者指出,日前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發表工作報告,也少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慣例提法。李克強在報告提到,過去5年《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在香港進一步彰顯,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出席港澳政協委員會議,也表示絕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排斥中央全面管治權,然而這些說法也非新鮮事。去年十九大,習近平重申必須繼續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論分量較李克強的工作報告更強。今次報告未提,是否一定等於中央進一步收緊對港政策,似有商榷餘地。
" C1 a+ Z" j1 p( r1 J5.39.217.76李克強報告未提「港獨」,同樣不宜過度解讀。過去一年,「港獨」作為政治力量似見收斂,政府報告未再高調談及,不足為奇,可是「港獨」作為一股思潮,顯然仍在社會發酵,中央已劃下政治紅線,今次報告未提,不代表紅線消失了。若要捕捉微言大義,解讀工作報告未提「港人治港」又或「港獨」的含義,也許只能說中央認為政策已經定下了來,提與不提,都是從國家大局出發,並非為了安撫港人而決定說什麼。
' f2 j9 ^/ r' R) n$ _公仔箱論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y9 V- P; m" C$ r, t) A
「新情况新問題」或增多
6 L* ?; D. n! x" m9 W8 O% Q由十九大到今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央最關心的,似乎是如何令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習近平新時代」實現民族復興作出貢獻。李克強的報告便提到,深入推進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更是重中之重。觀乎整份報告,中央處理香港和台灣的思路,實有相通之處。李克強一邊提到「絕不容忍台獨」,另一邊也強調兩岸民眾共創民族復興大業,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逐步為台灣民眾在大陸學習、就業、生活,提供與內地人同等待遇,與日前國台辦公布的「惠台31條」相呼應。
7 W) W2 O2 R5 A) a: a公仔箱論壇中央打擊「台獨」,除了加強向蔡英文政府施加壓力,也重視兩岸青年交流,為台灣青年提供更多發展出路。有關政策中短期不易重塑台灣人身分認同,惟至少可以軟化他們對大陸的印象。今年初台灣民調顯示,有37.5%受訪者願意去大陸工作,創4年新高,「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身分認同也升見5年最高(34%),「認同是台灣人」的百分比雖仍超過五成(56%),惟竟出現下跌勢頭(下降5個百分點)。
( H# T9 o" @0 q$ ^$ y, W9 B對北京來說,推動經濟互利合作和交流,既是爭取改善港台民眾對內地觀感的手段,亦是為了促進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中央處理與香港關係,相信也將加緊貫徹此思路,政治劃紅線、經濟促融合。中央強調「大局意識」,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步伐勢將加快,以當前本港政治氛圍,能否一帆風順,存在不少疑問。趙樂際提到,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問題」,雖然他未有闡述,惟其「藥方」卻相當清晰,就是要「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與內地互利合作」,說明中央方針不會動搖。「習近平新時代」為香港帶來重大發展機遇,然而政治波瀾也可能驟然而起,出現更多「新情况新問題」,社會各界要有心理準備。5.39.217.76& l( r. t& Z( {9 _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