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香港]
康文署糊塗 律政司拖拉 發錯87萬房津9年始撇帳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7-11-26 11:04 AM
標題:
康文署糊塗 律政司拖拉 發錯87萬房津9年始撇帳
康文署糊塗,律政司歎慢板,導致政府一筆總額接近八十七萬元的欠款,拖足九年才獲正式撇帳!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開會審議兩宗合共約一百五十三萬元的政府部門撇帳申請,其中一筆緣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二○○○年起,錯誤向員工發放房屋津貼的壞帳。多名議員批評,康文署及律政司早於○八年已知悉無法追回該筆欠款,為何要拖延至昨日才向財委會申請撇帳,質疑當局在期間所花的資源,可能已高於八十七萬元的欠款額,直斥這是「一筆糊塗帳」,反映政府制度有問題。
9 Q. Q4 I6 Y# X公仔箱論壇
% v! g* ?) q6 }$ N3 u. ?5.39.217.76
歷時逾4年才發現 興訟追討
tvb now,tvbnow,bttvb: f5 A0 |" C( e; R
! N% }: |; x# r3 ^# o4 Ktvb now,tvbnow,bttvb
事緣一名前音樂事務統籌處的員工,在○○年因政府解散兩個市政局而轉任康文署僱員,康文署於○四至○五年間發現,四年多來向該名僱員錯誤發放了八十六萬九千八百多元房津,並於○六年向對方興訟追討。
tvb now,tvbnow,bttvb+ Z! R7 w; e# ? \5 C) P
) v: E) g: W, f* z. i: l0 l( U
負責撇帳文件的民政事務局副局長陳積志昨於財委會上解釋,該僱員其實符合資格申領房屋津貼,只是申請錯了計劃。期間康文署曾將個案轉交由警方,跟進是否涉及欺騙或盜竊行為,但警方調查後告知個案不涉刑事成分,法庭亦於○八年八月駁回政府民事申索。
. J0 C5 j; g5 R+ L
1 z" \5 L4 W3 p6 E4 ?
當局知悉追討無望後,向律政司商討對策,最後決定將款項撇帳,並於去年提交立法會相關事務委員會及財委會審議。惟因上屆財委會拉布未及審議,故延至現在才再度向財委會申請撇帳。
# C/ P" l& x/ L& d- W; \( p
公仔箱論壇! b- r) [+ R& v1 K, M- F: p4 K" B
浪費資源 議員轟制度出問題
7 S- B0 Y- O" ^9 {9 z公仔箱論壇
) S. v* |) W% h; F1 x5 G S; x
多名議員均不滿政府解釋,其中本身為大律師的議員容海恩指出,有關款項於○八年已知無法追回,不明白為何拖延至今才正式撇帳,令人質疑康文署與律政司溝通有問題,「用咗成十年去搵一個方法?」。
- S! S+ |& f, H8 z* S# g2 X9 u$ o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 U: |9 n% N. C6 g* H# _
漁農界何俊賢等其他多名議員亦表示,有關款額已追討多年,期間所花的資源可能已遠高於八十七萬元,「律師費可能都一百萬啦!」質疑政府最初就不值得去追討,抑或是律政司的意見有問題。另一議員林卓廷更直斥整件事件是「一筆糊塗帳」,情況令人難以理解,反映政府制度出問題。
" L. v7 k8 t! a* ]
7 p/ f& @& E# K7 x5 S
陳積志承認事件涉及人為疏忽,有欠公允,會督促康文署日後小心行事。而康文署已就個案進行內部調查,有四名人員需直接負責,並已採取簡易紀律行動,其中有三人獲發書面或口頭警告,另一人則因為已退休而不受處分。財委會最後批准了該撇帳申請。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O7 i( M! h
/ @. h, L: ?+ b6 `5 T公仔箱論壇
692人過渡 事件恐冰山一角
, {+ p6 n) C- X+ Y9 R5.39.217.76
) _" `9 v( J- t& ]公仔箱論壇
今次撇帳鬧劇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根據會上資料,當年有六百九十二名前市政局職員過渡至康文署,除了該筆涉及八十七萬元的糊塗帳,還有另一人同樣獲錯發津貼,但涉款少於當局規定的五十萬元限額,而毋須財委會投票批准已被撇帳。
tvb now,tvbnow,bttvb A8 ]# S& \. y: i& r8 v4 H$ H, K$ m
5.39.217.76: ]4 ]( r8 H5 _) a# ~0 Y
此外,財委會昨日同時批准了一筆涉款逾六十六萬元,因法律援助署人為疏忽而招致的撇帳申請,該筆糊塗帳由事發至正式撇帳,歷時長達十九年。而在過去十年內,須經財委會批准撇帳的申請有兩宗,包括一一年一項涉及一千七百萬元的申請,以及一四年另一筆涉及八十多萬元的欠款。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