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星期三開始訪問中國,這是他入主白宮後首次亞洲行的第三站,也是被廣泛認為最重要的一站。前兩站的日本和韓國分別是美國的盟友,而中國不是。如何定義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在美國存在爭議。 0 `. M; t \% f% s4 h% c( e + f* \+ m. [# _tvb now,tvbnow,bttvb 或許可以說,來到中國,特朗普總統才真正“走進了亞洲”。日韓都大體被美國“攥在手裡”,東京和首爾如何接待特朗普,那兩個國家領導人對他說什麼,華盛頓都有很大程度的掌控力。而北京是世界第二大力量,且獨立自主,華盛頓與北京打交道,才是真正的“外交”,雙方的智慧都很重要。 tvb now,tvbnow,bttvb: y2 p) p" y. p+ a! }
公仔箱論壇$ L4 t' ^/ Q5 f$ v6 V/ ^
中方將以“國事訪問+”的超規格歡迎特朗普,北京的熱情更具有意義。據報道,習近平將邀請特朗普做客故宮,這樣的待客方式在新中國很罕見。北京的熱情反映了這個多樣性的世界對美國真實態度中最積極的那一部分,也折射出崛起中國的現實國際觀。 $ S! x' k! i$ z8 w! X' m, p ( R- a; w" p4 L 長期以來,一些美國精英把盟國對華盛頓的態度當做了外部世界對美態度的坐標,他們在很多時候把事情搞錯了。美國不可能像支配日本一樣支配整個世界,中國作為不受美國支配的世界裡的代表性力量,把開展友好合作和實現互利共贏作為發展中美關係的基本宗旨,這對實現美國外交利益構成了一個高度正面的要素。 4 s5 H! H0 f3 G7 V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V3 S4 J; E6 K# V# r
亞洲和世界不是日本的放大版,即使印度,也會尋求遠高於日本的獨立自主和自尊,印度的自身利益會被強調。中國尤其代表了世界的複雜性,它有漫長且從未中斷的文明史,每一次衰落後,復興都是它新的歷史宿命。針對人類文明史上的難題,中國有著豐富記憶和經驗,崛起的中國不是趾高氣昂、忘乎所以的暴發戶。 ( h$ N( S. X. t* s
% h" P r: C e
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體制中,中國文化都充滿了“商量”的元素。中國政治很重原則,但這個國家的大歷史又是妥協、融合的產物。如今的中美形成了深度交流,中國人相信,無論這種交流的表面形式和階段性特點是什麼,最終都要歸到利益的相互包容上。這是中華文明幾千年的總結。 # e, H" g/ w. ~& j . n8 P1 z. u* ~+ x5.39.217.76 中美都不可能用犧牲自己的重大利益取悅對方,但是雙方似乎在逐漸學會不挑戰對方的重大利益,相向而行的積極性在增加,這不能不說是現代大國政治的進步。人類社會已經走過了文明的相互征服時代,大國之間現在除了摸索共贏的方式,其實已經別無選擇。 ; Y E1 q+ b: d$ N9 o5 h4 ^
9 D) `9 p( U. I. P9 B “遏制”“包圍”這些概念聽上去仍很帶勁,但它們都從動詞變得像形容詞一樣空洞、誇張,與當下的國際經濟和政治結構對不上號,沒有可以讓它們落到實處的杠杆。美國一些精英喊“應該遏制中國”已經喊了很多年,但美中貿易越來越大,交流面越來越廣。 tvb now,tvbnow,bttvb8 N3 y4 K0 A9 `( A/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