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专家:江雨 $ U5 H$ E3 I& k( qtvb now,tvbnow,bttvb# p& v" z- m; m
主持人:蓝白5.39.217.76# ~- }4 u$ B% w, H3 J* N- y* A
5.39.217.769 A1 X' ?4 i$ G* |# Y/ B$ M+ f1 F
记:前不久,苏-34进入俄军服役,联想到前几年俄打算出口的苏-32FN及已出口的苏-30MKK2等,苏-27系列的复杂定位至今仍会让很多人感到费解,本次就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先谈谈苏-27与其它机型系列的关系。苏-27最早是为苏联防空军设计的,在技术性能上虽力求压制F-15,但在战略战术定位上仍是靠地面指挥引导进行防空拦截而非在进攻战中争夺制空权。那么苏联当时作为"前线战斗机"的米格-29,同为拦截机的米格-31与苏-27,这三种机型在任务定位、作战地域及性能上的差异是什么?如果说苏联前线空军对战斗机指挥控制范围很有限,因而米格-29的航程和载弹量没必要很大,那么苏- 27如前出太远同样得不到信息支援,但它在机身大小和航程上远超米格-29的目的是什么? ) V3 E1 r. u' l$ c+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x( X, f9 N3 s
江雨(以下简称江):苏-27和米格-29几乎同时研制和先后装备苏联空军的情况,很容易让人理解成这两种飞机是与美国F-15和F-16类似的高低搭配。不过根据苏联航空兵传统的装备思想和米格-29与苏-27的性能看,两者间幷不存在类似F-15和F-16高低搭配的考虑,而是对整体战斗力的优化。米格-29在设计时幷没把当时只能使用AIM-9的晴天型F-16A/B作为对手,而是把F-15作为作战目标,米格-29因此被设计成具备超视距拦射和全天候能力的中型战斗机。 4 J! M/ Q6 |/ |! [' N ( i1 n. [, p5 ltvb now,tvbnow,bttvb 苏联防空军在冷战期间始终将西方的轰炸机和侦察机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但是随着远航程的F-15的大规模装备,可进行空中的F-15开始为入侵苏联的攻击机护航,苏联早期拦截机忽视空战能力的设计思想已经无法维持,因此防空军发展了米格-31和苏-27这两种互相配合的新一代战斗机。米格-31作为拥有先进雷达和远程导弹的纯粹拦截机替代旧式的米格-25、雅克-28和图-128,苏-27则作为兼顾了防空拦截和空中优势的新机型取代防空军的苏- 15和米格-23。米格-31主要用来担负苏联国土上缺乏地面雷达和防空导弹保护空域的防空,主要目标是侵入苏联国土的轰炸机、侦察机和低空巡航导弹,它的空战能力很差。苏-27部署的位置相对靠近敌方与苏联国土接近的区域,在担负与米格-31类似防空任务的同时还要准备与敌战斗机争夺制空权。可以认为,苏-27的出现是苏联防空军由纯粹国土防空向有限攻势防空转变的结果。公仔箱論壇' A& W9 v* n9 x7 W. F0 s# M
6 r1 P8 U/ j5 g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苏联空军的攻势作战是依托在机械化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与陆军机械化兵团配合作战。冷战期间的苏联空军幷没建立起北约式的独立空中攻势的思想和战术体系,战斗机作战基本被局限在战役范围之内。苏联空军前线战斗机在战斗中基本是依靠地面指挥系统引导作战,而500千米几乎是苏联战术航空兵指挥系统的覆盖极限,因此苏联空军的苏-27也不可能超过这一范围作战。在考虑米格-29和苏-27区别时还要注意到苏联对空军和防空军的不同定位,其中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苏联先后发展的图-126和A-50预警机都是用来装备防空军而不是空军,从这可看出苏联对空军的战斗机更偏重于利用地面指挥引导,对于在广阔领土范围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则提供了更灵活的引导措施。苏-27装备苏联空军幷不是为了远程制空的攻势作战,而为图-22M和苏-24这些采用低空突防战术的攻击机护航对苏-27来说也意义不大。苏-27对苏联空军的意义,除了可在性能上压制F-15(米格-29只能对抗却在技术上存在差距)外,其载弹量多和航程远的优势也可提高苏联战斗机的持续作战能力。苏-27在战斗力上毫无疑问要超过体积小和航程有限的米格-29,但其高昂售价却不符合苏联空军战斗机适应大规模作战的要求,因此苏-27的性能优势无法动摇米格-29在苏联空军中的主力地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8 M, b6 G( f' g. k9 H
. I) M" A3 z8 l, x9 s; n. H5.39.217.76 我们可以注意到苏-30MKI在装备印度后相当时间里配备的武器仍以对空为主,而印度空军也始终将苏-30MKI作为重型制空战斗机来使用,这就给人矛盾的感觉。如果印度想获得空中优势战斗机则应选择综合战斗力更好的单座苏-37,如果想获得攻击机那么苏-30MKI的前翼和推力矢量价值幷不大。矛盾的思想导致苏-30MKI在性能和战术应用上都无法达到最优化。印度空军在装备规模上接近三个大国,完全可采用不同类型的作战飞机以获得整体战斗力的最优化。印度如果采购80架苏-37和60架苏-30MKK,将会比140架苏-30MKI战斗力更强也更便宜,这也正是三个大国在装备重型战斗机时采用的方式:F-15C、F-15E;苏-27SM、苏-34;苏-27SK、苏-30MKK。通过印度与这些国家在装备规划上的不同可以看出印度空军装备思想的稚嫩。tvb now,tvbnow,bttvb* t8 f# h3 S* K9 d2 r; U
记:不过从目前的通胀趋势看,战斗机只会越来越贵,军费购买力只会越来越低,因此大规模空军也应以多用途战斗机为主,来最大限度地挖掘装备潜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Q/ r. q+ i
: u. z' g5 f+ Q;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江:是否选择多用途战斗机要看威胁环境。在航空兵规模较小的情况下采用多用途战斗机,对提高装备效率和统一后勤保障有利,但如果面对比较严重的安全威胁时,则提高专业化更有意义。多用途战斗机确实提高了使用弹性,战斗机部队可承担一定的攻击或侦察任务,而攻击机部队也可在必要时作为战斗机使用,但是这些"多用途"是作为专用机型的辅助或应付突发情况,企图使其执行各种任务,在战术和人员训练上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很容易事与愿违。而作战飞机专业化可明显提高执行每一任务的战斗力,也方便指挥机关根据情况变化迅速进行作战组织。过多的任务很容易因任务转换上的疏忽导致贻误战机甚至是失败,日本中途岛战役期间炸弹换鱼雷的教训也许可说明这点。公仔箱論壇& i. Y1 U. y4 v5 Y
7 }, H0 e# {! T公仔箱論壇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虽然F-15E和苏-30MK都具备空战能力,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都不鼓励用F-15E和苏-30这类飞机去执行制空任务,也没有一个国家真正放弃战斗轰炸机这个机种。俄罗斯不可能用苏-34去执行空战任务,也不会让它单独面对防空战斗机的拦截,因此专用设计使苏-34在突防和对地攻击战斗力上达到了最优化。( y. ~# O C9 v
0 C; C+ X) K4 k( R+ Ctvb now,tvbnow,bttvb 记:苏-30MKK上的雷达采用了H001的改进型H001VE,增加了雷达的功能和制导主动雷达导弹的能力,那么早期苏-27SK的雷达是否可加装这些功能?还是需要整个更换雷达?. {8 t1 b) q; @1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