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照片撼動心靈!!曾經轟動世界的最經典雜志封面 (組圖) [打印本頁]

作者: yumiko123456    時間: 2008-7-17 01:57 PM     標題: 照片撼動心靈!!曾經轟動世界的最經典雜志封面 (組圖)

《紐約客》雜志封面- 奧巴馬夫婦成“恐怖份子”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他的夫人出現在2008年7月份的《紐約客》雜志封面上,兩人被描畫成“恐怖份子”的模樣,奧巴馬夫人身背AK-47,美國國旗被焚燒在壁爐里。



《滾石》雜志封面 - 約翰-列農和小野洋子的全裸照 攝影師Annie Leibovitz 稱,為約翰-列農和小野洋子拍照的最初想法是讓兩人都全裸出鏡,最後因為小野洋子感覺不合適,只有約翰-列農是全裸的。

《時代周刊》雜志封面- O.J. 辛浦森數字合成照片 《時代周刊》雜志上刊登的照片經過處理比原版照片的對比度更加暗,隨後關于種族問題的討論就開始了。

《Vogue》雜志封面 - 吉賽爾-邦辰和勒布朗-詹姆斯合照 攝影師Annie Leibovitz 在為模特吉賽爾-邦辰和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拍照時,同樣激發了兩人夸張的表情。這是《Vogue》雜志第一次用黑人明星作為雜志封面。

《時代周刊》雜志封面 - 比爾-克林頓 能被《時代周刊》雜志 評選為“年度人物”自然是幸事。不過比爾-克林頓出現在1998年3月份的雜志封面上,頭上卻多了兩個“獸角”(字母M),不禁讓人產生聯想。

《滾石》雜志封面 - 說唱歌手肯尼-威斯特 黑人說唱歌手肯尼-威斯特出現在《滾石》雜志的封面上,還裝扮成耶穌的樣子,封面遭到了許多保守人士還有基督教的抗議。

《時代周刊》雜志封面 -“上帝死了嗎?” 當1966年《時代周刊》雜志將“上帝死了嗎?”寫在封面上時,這是雜志首次僅用文字作為封面,並想借此說明宗教已經滅亡。

《Entertainment Weekly》雜志封面 - 鄉村組合Dixie Chicks 全裸出鏡 當鄉村組合Dixie Chicks 的主唱Natalie Maines在演唱會上對台下的觀眾說,“我為美國總統(布什)出自德州而羞恥。”

《Entertainment Weekly》雜志封面 - 吸血鬼 作家Stephenie Meyer筆下的吸血鬼是個迷人的角色但角色的飾演者Robert Pattison在雜志封面 上的裝扮卻讓人大跌眼鏡,外界稱是因為他看上去太“冷血了”,看上去像僵尸一樣。

《名利場》雜志封面- 孕婦戴米-摩爾裸照 懷孕期間的演員戴米-摩爾以全裸形象出現在了《名利場》雜志1991年8月份的封面上,當是引起了不小爭議,一年之後戴米-摩爾再次出現在雜志的封面上,這次她穿上了衣服。

1991年8月《Vanity Fair》(《名利場》)

  人物︰Demi Moore。背景︰Demi Moore(黛米‧摩爾),1962年11月11日生于新墨西哥州。 黛米有一個動 蕩的童年,母親結婚又離婚反復達四次之多,她與母親、繼父和同母異父的弟弟至少搬過30次家。除了漂泊不定的家庭,黛米還要忍受惱人的眼疾,她的“斗雞眼”經過兩次手術才得以糾正。

  黛米16歲輟學作了模特,18歲時,她嫁給了比自己大12歲的搖滾樂手福雷迪‧摩爾,四年後離婚。1985年的出演《St. Elmo''''s Fire》(聖艾莫之火)獲得成功。1987年,她與Bruce Willis(布魯斯?威利斯)舉辦了盛大的婚禮,她的知名度越來越高。1990年,Demi迎來了個人事業的鼎盛時代,當年由她與Patrick Swayze主演的《Ghost》(人鬼情未了)轟動一時,Demi穩穩地坐上了A級女星的位子。

  1991年,大膽的黛米讓全世界影迷都大大地吃了一驚--她懷孕九個月的裸 照登上了《Vanity Fair》雜志的封面,雜志創出1913年創刊以來的歷史最高銷量。


1968年4月《Esquire》(《君子》)

  人物︰拳王阿里。背景︰阿里,1942年1月7日出生于美國的肯塔基州,12歲走向拳擊場,1960年羅馬奧運會獲得81公斤級拳擊比賽冠軍。 奧運會後,阿里轉為職業拳手,開始了他輝煌的職業生涯。1964年他將“魔王”利斯頓挑下王位獲得世界重量級冠軍。自此在拳壇所向披靡,從1964年到1968年9次衛冕。

  1968年,阿里拒服兵役,紐約州運動委員會立即吊銷了他的拳擊執照。美國其它州的運動委員會也做了同樣決定,這就是說阿里不能在美國本土參加任何拳擊比賽。阿里被剝奪了冠軍稱號並被判入獄5年。1974年阿里重返拳擊場,並又獲得兩次重量級冠軍,成為世界拳擊史上第一個3次獲得重量級世界冠軍的職業運動員。

  阿里的運動生涯是非常成功的,作為一個反抗種族歧視的斗士,一個社會活動家,阿里更是成功的。他受到了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重,為消除種族歧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上個世紀最優秀的體育人物之一。


1976年3月《The New Yorker》(《紐約客》)

  人物︰紐約鳥瞰。背景︰一張用彩色蠟筆畫的紐約城,畫的視角是從第九大道的空中往西看,你可以看到哈得遜河(the Hudson River)、新澤西州(New Jersey)、堪薩斯(Kansas City),然後是太平洋和日本。 封面作者是Saul Steinberg,名字叫作“View of the World from Ninth Avenue”(從第九大道看到的世界)。

  這個封面被無數次的復制和模仿,每個城市都想要一個自己的版本,Steinberg說︰“如果我拿到該拿的版稅,這張畫就可以退休了。” 這個封面在該雜志的網站依然有售,售價450美元


1969年5月《Esquire》(《君子》)

  人物︰Andy Warhol。背景︰Andy Warhol給大眾文化留下令人驚嘆的影響,至今仍然是流行文化的靈感來源。波普藝術使美國成為真正的藝術中心;使歐洲藝術家驚異著效仿;使前甦聯藝術家找到了政治波普這種形式;使中國當代藝術找到了進入國際藝術平台的敲門磚。

  “No matter how good you are, if you''''re not promoted right you won''''t be remembered”(不管你有多麼棒,想被人記住就要恰當地出位),這是Andy Warhol的警世佳句,在講究門面、派場的藝術圈,他早就明白自我宣傳始終比實力重要--要名留青史嗎,不須埋頭苦干,請先給我一張別致的名片。

  Andy Warhol生命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于68年在被女演員Valerie Solanas槍傷,自此他深居簡出,將自己封閉在于一個受保護的上流小圈子。 封面上Andy無助地掉在金寶番茄醬罐頭中無法自拔,標題是“The final decline and total collapse of the American avant-garde”(美國先鋒派的最終衰落和全盤崩潰)


2001年9月《The New Yorker》(《紐約客》)

  人物︰純黑中世貿雙塔的暗影。

  背景︰911災難中,死得最壯烈的是消防員、救護員、警察等殉職者,在逃難者拾級而下時,他們卻扛著器材往樓上攀爬。某位死里逃生的丹麥游客回憶,在樓梯中,一警員指點著胸前的徽章對丹麥人說︰“請記住我的名字,告訴人們我在做的事。”他自知斷無生還可能卻依然前行,勇氣非凡。

  在紐約世貿的2749罹難者中,有443位救援人員。


1973年1月《National Lampoon》(《國家諷刺周刊》)

  人物︰狗狗。背景︰《國家諷刺周刊》是一本以在校大學生為主要讀者的幽默雜志,創刊于70年代初,是70、80年代美國大學校園最流行的刊物之一。

  這一期的封面標題是︰“If you don’t buy this magazine, we’ll kill this dog”(你要是不買這本雜志,我們就殺了這只狗),配上狗狗略帶委屈的表情,讓人在忍俊不止的同時不由得掏錢買一本雜志。

  當時雜志的藝術總監Michael C. Gross回憶說︰“當時有好幾期的封面都不盡人意,是Ed Bluestone想出的點子,我們甩開了編輯自己干,整出了這麼一個有品味的東東。”


1966年10月《Esquire》(《君子》)

  人物︰Oh My God - We Hit a Little Girl。

  背景︰封面的標題是一句越戰士兵的話︰“Oh My God - We Hit a Little Girl.”(上帝啊,我們打中了一個小女孩),作者John Sack,是《Esquire》的隨軍記者,跟隨一個剛到越南戰場的步兵師參加第一場戰斗。

  這篇3萬3千字的文章,迄今保持著《Esquire》最長文章的記錄。


1992年9月《Harper’s Bazaar》(《哈潑斯》)

  人物︰Linda Evangelista 。

  背景︰Fabien Baron,一個天生的平面藝術家。 Baron 1959年出生在法國的Antony,父親是一家左翼報紙的藝術總監。1982年,Baron從巴黎移居紐約,並很快在出版界嶄露頭角,成為《Vogue》和《Interview》的藝術總監。

  1992年,發行人Liz Tilberis將Baron招攬到《Barzaar》,自此,Baron奠定了他在平面媒體的霸主地位。 這期封面的模特發型、著裝古典,大片的空白區域和變形傾斜的字母是典型的Baron風格,標題“Enter the Era of Elegance”(進入優雅時代)是向三、四十年代任《Barzaar》藝術總監,同樣來自巴黎的Alexey Brodovitch致敬。
作者: yumiko123456    時間: 2008-7-17 02:02 PM

1985年6月《國家地理》

  人物︰Sharbat Gula。

  背景︰1979年前甦聯入侵阿富汗,短短幾年,阿富汗1500萬人口中,有近半數被趕離家園,1/3變成難民。 攝影師Steve McCurry (史蒂夫‧麥凱瑞) ,1978年開始自由攝影生涯,首先前往的地點便是戰事爆發前的阿富汗,並憑著過人的勇氣拍攝了許多珍貴照片;戰事爆發後他的獨家照片受到國際媒體爭相采用,更贏得Robert Capa金牌獎。

  1984年,在位于巴基斯坦白沙瓦(Peshawar)附近一個阿富汗難民營中,Steve 注意到一個阿富汗小姑娘在躲閃著他的相機,這反而更激起了他的拍攝興趣。這個姑娘就是照片中的Gula,就在幾天前,她家的房子被轟炸了,父母被炸死,祖母帶著她和哥哥趁天黑把父母埋葬了之後,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嶺,冒著被轟炸的危險投奔難民營。

  照片中,Gula睜大了一雙藍寶石一般的眼楮,眼中那無可名狀的不安,讓每個看到照片的人驚悚。

  這張照片成為《國家地理》百年歷史的經典照片杰作之一,並用作1994年《國家地理雜志》出版的《百年經典圖片》畫冊的封面。


1965年4月《LIFE》(《生活》)

  人物︰人類胎兒照片。

  背景︰瑞典人Lennart Nilsson (里納德‧尼爾森)出生于1922年,作為一名自由攝影師,為斯德哥爾摩的一家出版社工作。60年代,一種經過特別設計的、直徑1毫米,鏡頭視角170°,最短焦距1.5mm的內窺鏡使他拍攝血管和體腔的設想成為可能。

  “一個孩子的誕生”是尼爾森從1965年開始拍攝的專題,《LIFE》以16頁的篇幅刊登了尼爾森拍攝的人類胚胎成長的照片,使他揚名世界。這組照片還被轉譯在金屬盤上,送入太空。


1969年特輯《LIFE》

  人物︰月球上的宇航員。

  背景︰阿波羅登月是人類歷時最長、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最富傳奇性的太空探險行動。1961年5月美國正式宣布實施該項計劃,歷時10年多時間,于1972年12月底阿波羅登月計劃結束。

  1969年7月16日,載著3名航天員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啟程飛往月球,5天後的7月21日登月艙在月球的靜海著陸。全世界數億人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這一轟動全球的登月創舉。為紀念這偉大的探險行動,在月球上安放了一塊金屬紀念牌,上刻“1969年7月,地球人在月球首次著陸處,我們為人類和平來到這里”。7月24日,飛船安全返回濺落在南太平洋上。

  讓我們一起記住三名宇航員的姓名︰Edwin Aldrin(埃德溫‧奧爾德林)、Neil Armstrong(尼爾‧阿姆斯特朗)、Michael Collins(麥克‧柯林斯),湊巧的是三人都出生于1930年。


2001年11月《The New Yorker》

  場景︰紐約地圖。

  背景︰911過後的2個月,《The New Yorker》的封面是一幅紐約地圖,上面的每一個地名都是中東化的(多以ks、en、tan結尾),但實質是用紐約的一些流行隱語加上後綴而成。地圖的作者Maira Kalman和Rick Meyerowitz都是土生土長的紐約客。

  這一期雜志發行後,一時洛陽紙貴,街頭巷尾紐約人都在談論這個封面,討論上面的隱語,經歷了911的紐約人第一次又展開了笑顏。《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評論說,紐約人以紐約式的幽默掀開了城市上空的烏雲,表現了這個城市和這個國家民眾的柔韌和達觀。

  讓我更覺得好玩的是《The New Yorker》專門有賣封面的生意,每一期的雜志封面都有各種不同尺寸的產品配上畫框出售,可以在線購買。這一張封面我還找到另一種產品︰浴簾,廣告詞是“重新定義浴室幽默”。


1965年4月《Harper’s Bazaar》(《哈潑斯》)

  人物︰透過紙版看著鏡頭的模特。

  背景︰時裝雜志HARPER’S BAZAAR,創刊于1867年,是全美第一本時裝雜志,近百年來一直被譽為“時裝界的聖經”。

  這期封面的攝影師Richard Avedon,1923年生于紐約,19歲成為職業攝影師,20歲被BAZAAR的藝術總監Alexey Brodovitch招攬到BAZAAR,很快就成為BAZAAR的首席攝影師,Avedon在這個職位干了20多年,直到1965年離開BAZAAR轉投《Vogue》。

  在給模特拍照時,Avedon打破原來模特靜止和沒有表情的模式,和模特在攝影過程中互動交流,引發模特豐富的表情和形體動作。Avedon善于捕捉攝影對象的性情和心靈之光,使他成為20世紀最著名的人像攝影師之一。




第16名,1994年9月《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

  場景︰正在交媾的兩只駱駝。

  背景︰墜入愛河,合二為一。這事兒駱駝會做,鳥和蜜蜂會做,公司們也會做。

  1994年,隨著90年代初美國經濟的復甦,新的一輪公司兼並開始了。全年企業兼並金額達到3419億美元,金融業、電信業首當其沖。 有趣的是,公司的合並和兩人世界的相同之處在于,等蜜月過完,雙方就相互看著沒那麼順眼了。從總體看,公司合並很少能達到削減開發經費、減少職員數量、節約投資等最初設想的目的。更令人失望的是,也沒有帶來更多的利潤或更高的效率。

  經濟學家的憂慮並不能阻止這股狂潮,數據顯示,2000年的企業兼並金額是3.5萬億美元,是6年前的10倍。也許,經濟學家應該做的事情是在兩家企業合並前預測其前景,而不是勸說他們不要合並。

  只是,人類的智慧就連一樁婚姻的前景都沒法預測,何況是動輒幾十上百億美元的企業合並呢?


1968年6月《TIME》

  場景︰手繪槍支。

  背景︰要求管制︰ 1968年,參眾兩院經過激烈辯論,最終通過了《1968年槍支管制法》,並由約翰遜總統簽署生效。《1968年槍支管制法》是自30年代以來國會通過的最為實質性的槍支管制法案。

  反對管制︰1980年,向來反對槍支管制的里根當選美國總統,共和黨還贏得了參議院的主導權,《1986年武器擁有者保護法》在參眾兩院獲得了通過,並于1986年5月由里根總統簽署生效。

  要求管制︰1992年,《布雷迪法》獲得通過;《暴力犯罪和執法保護法》在1994年8月通過法律明確了購槍等候期,並禁止攻擊型武器的銷售和擁有。

  反對管制︰1996年,眾院以239票對173票通過了廢除禁止攻擊型武器的規定。

  這一期雜志,是當年在通過《1968年槍支管制法》後發行的,標題是“The Gun In America”(槍支在美國)。關于槍支管制的爭論,從未停息過這是一個涉及到公民權利、國家管理的權力與公共秩序維護之間的關系問題。

  在美國,擁有和攜帶槍支的權利,和言論自由一樣,被視為最珍視的個人權利之一。憲法第二條修正案規定︰“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


1998年6月《ESPN》

  人物︰Michael Jordan。

  背景︰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 ,1963年2月17日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1984年大學三年級時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

  喬丹率領公牛隊在1990年到1998年間獲得6次總冠軍,打破並至今保持多項NBA紀錄,最令人咋舌的是在1985-1986年的季後賽取得了平均每場43.7分!喬丹無數次在最後幾秒鐘投入致勝的關鍵球,讓人只能驚嘆“上帝總是站在喬丹一邊”。

  被稱為飛人的喬丹是一個集優雅、力量、藝術、即興能力于一身的卓越運動員,他重新定義了NBA超級明星的含義他是世界上公認最棒的不僅僅是在他的時代的最佳運動員,而且幾乎是NBA中最棒的。

  1998年6月,公牛隊在總決賽對猶他爵士隊的最後一場比賽,時間只剩30秒,爵士隊以86︰83領先。喬丹勇不可擋地上籃得手,將差距縮小到1分;在時間只有5.2秒時又一次出手!用半分鐘向全世界展現凝聚畢生功力的代表作,然後贏得勝利。擁有喬丹的NBA比賽才能真正讓我說︰I LOVE THIS GAME。

   Jordan,我的最愛,最後一投歷歷在目。


2000年11月《Esquire》

  人物︰Bill Clinton。

  背景︰Bill Clinton (比爾‧克林頓),1946年出生,1992年到2000年美國總統。《Esquire》在克林頓離職之際推出的這個封面,取稍稍仰視的角度、略帶廣角的鏡頭,標題是“MAN AT HIS BEST”(男人的最佳狀態),極富表現力地展示了克林頓的個人魅力。

  克林頓的主要貢獻是進行科技創新,推動美國經濟率先從工業經濟時代邁向知識經濟時代。在這“令人贊嘆”的10年中,美國科技實力得到了顯著加強。到克林頓離開白宮,美國經濟已持續增長118個月,不僅成為美國有經濟周期記載以來最長的一次增長期,而且呈現經濟增長率高、勞動生產率高、經濟效益和企業利潤高、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的所謂“三高兩低”局面。

  每個人都有愛克林頓的理由,克林頓離開白宮之時,美國有家調查機構做了一項民意測驗,用一句話表現克林頓的魅力之處,認同度最高的是︰“他的魅力表現在他的眼神里,是一種孩童般的天真加上一種淡淡的憂郁,這是一種典型的、負責任的、有創意的男人的一種眼神。”

  克林頓的這個招牌眼神,美國公眾並不陌生,它也曾出現在另一位魅力總統肯尼迪的身上,他們看上去何其相似,金發碧眼,朝氣蓬勃,這種眼神和笑容對女性有著致命的殺傷力“我覺得他令人不可抗拒”(萊文斯基語錄)。

  萊溫斯基說話很經典。


1997年10月《blue》

  人物︰跳水的男性。

  背景︰“藍色”,與同性戀之間的淵源關系是模糊的。有人認為它可能與貴族(blue blood,藍血)一詞有關,因為同性戀曾經被認為是貴族特有的行為。還有學者考證,該詞最早出現在四十年代“藍色緞帶”這一監獄俚語被記錄在案,它指的是被動角色的同性戀者。另外一些解釋說,此俚語起源于部份同性戀男子常穿藍色內衣褲。還有人說它是指阿‧托爾斯泰的小說《金鑰匙》中的一個名叫瑪利維娜的藍發女孩。

  瀏覽同性戀網站,處處可見“淡藍色的回憶”、“藍色理想”、“在藍色中旅行”等用藍色構成的詞句。有趣的是,講英語的人把藍色與憂郁連在一起,而俄國人把藍色(天藍)同快樂連在一起,俄語中“藍色的夢想”指的是美妙的、令人向往的、但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想。

  blue 正是一本著名的男性同性戀雜志,圍繞的主題都是音樂、電影、旅游等極富情調的活動。這期創刊號的封面是一個正在跳水的男性,黑白色調細膩地強調了皮膚和體毛的質感。
作者: limsp5    時間: 2008-7-17 10:36 PM

Classics. Thank you for sharing.
作者: ericow    時間: 2008-7-17 10:43 PM

thanks you, it's very interesting
作者: mospong    時間: 2008-7-17 10:51 PM

good
thx for share
作者: silverkent    時間: 2008-7-18 12:16 AM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keng0927    時間: 2008-7-18 12:56 AM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cheeyan    時間: 2008-8-27 05:58 PM

thank you
作者: dr3jai    時間: 2009-1-21 11:02 AM

Very good
作者: mowchienhung    時間: 2009-1-21 12:10 PM

谢谢楼主分享。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