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千奇百怪] 吳秉霖/印度不思議:你該知道的6件事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7-6-14 07:53 AM     標題: 吳秉霖/印度不思議:你該知道的6件事





你知道為什麼印度人會用手吃飯嗎?你知道每次去印度的餐廳吃飯,都要付一筆錢給政府蓋廁所嗎?你知道印度其實有些人長得跟我們一模一樣,所以只要假裝會講印度150種主要語言的其中一種,就能在印度招搖撞騙了嗎?其實,印度有很多你可能不知道,但必須知道的事。
印度人用手吃飯是因為他們很窮買不起餐具嗎?
印度料理是有餐具的,只是吃的時候會順便把餐具吃掉而已。享受印度菜色前需練就的基本功,就是單手將各式麥麵餅(Roti、Paratha、Chapatti等)撕下一小塊,並捲成瓢匙形狀,然後以其捲食糊狀的各式咖哩與醬料。其實大部分的印度料理很難以餐具「操作」,就算你有全世界的錢,在日落前,你還是會改用手吃。還有,不要覺得印度人的手不怕燙 ──舀湯和咖哩時,他們仍會使用湯匙。
如果要在印度居住,首都德里(Delhi)會是最好的選擇嗎?
許多印度人(或許德里人除外)相當不喜歡德里。因為德里的商業活動是以貿易為主,所以大部分的德里人不事生產,而是以買空、賣空貨物來賺取利潤,這也讓人們經常濫用「資訊不對等」好提升自己的利潤。尤其不止一次聽到印度人形容德里「充斥著小偷與騙子」,是個非常容易遭騙、遭竊甚至遭襲的地方。另一方面,因為空間與法規限制,德里的市容老舊、擁擠,也連帶無法產業革新。像是德里的金融產業遠輸孟買(Mumbai)、科技產業落後班加羅爾(Bengaluru)和海德拉巴(Hyderabad)、製造業亦向清奈(Chennai)低頭。無怪乎有人抱怨德里人除了搞政治外,只會拖累印度的經濟發展。
身為佛教發源地,印度應該有許多佛教徒吧?
佛教的確源自於印度,但印度絕大多數人信奉印度教(Hinduism)。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印度有79.8%的人是印度教徒,只有不到1%是佛教徒。事實上印度的佛教徒以人數而言,只排第五名,在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與錫克教(Sikhism)之後。
值得一提的是,宗教是印度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塊,他們無法想像有任何人可以活著而沒有宗教信仰。像是在人口普查的問卷上,洋洋灑灑的列出了一堆宗教選項,就是沒有「沒有信仰」這個選擇,只有「不肯說」(Religion not stated)。因此每每被問及宗教信仰,當我回答「沒有信仰」時,印度人都會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我。後來為了避免解釋上的麻煩,我乾脆改回答「佛教」,也順便滿足印度人對華人的想像。

▲印度人吃飯一定要用右手,遞食物、餐具給別人更得用右手。

原價4,097元,餐廳卻收我5,340元,是不是被騙了?
許多初來乍到印度的人,會因為手中的餐廳帳單而感到困惑。以我第一次去印度麥當勞為例,鱈魚堡套餐菜單上的標價為147元盧比,但結帳的服務生卻收我181元,我當下還以為連國際鏈鎖速食店竟也詐欺顧客。後來仔細研究帳單,才理解究竟是怎麼回事。一般印度餐廳會在標價外加收的品項包括:
1.        農民稅(K.K.C., Krishi Kalyan Cess):稅率0.5%,協助改善農民生計。
2.        清潔稅(S.B.C., Swachh Bharat Cess):稅率0.5% ,被笑稱是「廁所稅」,用於支持穆迪(Narendra Modi)政府在全印度興建數2,500萬個廁所的計畫。
3.        服務稅(Service Tax):稅率5.6%,政府假定你用餐時必定接受了餐廳的服務,所以要付稅。
4.        服務費(Service Charge):費率5%~10%,這不是政府的稅收,但既然政府都認證我們有服務你了,所以不論我們的服務如何,還是要跟你收服務費。
5.        食物的增值稅(VAT Food, Value Added Tax on Food):稅率13.125%。
6.        酒類的增值稅(VAT Liquor, Value Added Tax on Liquor):稅率15.75%,是的,你沒看錯!既然飲酒被認為是罪惡的淵藪,那麼政府對酒類抽更高的增值稅也是合理的。
算一算,用餐需支付的額外費用竟高達嚇人的30%。之所以如此,除了與政府的稅項和稅率常常變來變去,餐廳為避免麻煩乾脆只列稅前價格外,也跟印度的稅收有關。因為種種原因,全印度有繳所得稅的人只有1,900萬人,約占1.5%總人口。為了維持財政需要,政府自然將納稅重擔交給那些登記有案的交易,於是形成了政府懲罰誠實納稅的人,而逃漏稅的人則繼續逍遙法外的有趣景象。
印度好像很落後,印度人會不會瞧不起自己的國家?
這個答案其實相當矛盾。印度人非常愛國,愛到整個南亞都受到印度國族主義的影響。記得曾帶印度客戶拜訪台灣,不只一次聽到他驕傲的說:這支手機印度也有、那雙球鞋印度也有,仿佛深怕別人不知道印度有跟上物質主義的腳步;還有一次,一個印度有人聽到喜馬拉雅山裡有位台灣醫生從事無國界醫療服務時,竟激動大喊:不可能,印度醫生的技術才是世界第一,而且價格也是宇宙最低,才輪不到台灣醫生來印度說三道四。
但另一方面,印度人又是極端種族歧視與崇洋媚外的民族。除了歧視國內不同地區、宗教、文化的人之外,還會歧視旅居印度經商或求學的非洲黑人。某些印度人更有「買辦」的惡習,彷彿做白人或日本人生意就高人一等似的,非常瞧不起自己的同胞。
儘管印度人相當愛國,但又十分沒有安全感,非常渴望外國人的認同。以這支印度航空的廣告《Proud To Be Indian, Proud To Be Global》為例,堂堂13億人口大國的國籍航空,竟不知不覺拍出一部向一個白人男性尋求集體國族認同的慰藉的電視廣告。
總體而言,印度人很愛抱怨自己的政府與國家,組成小團體互相責怪與咒罵也是常見的景象,但當有外國人對印度提出批評時,他們總能很團結的炮口一致對外,攘外後再回頭繼續安內。

印度人是不是都黑黑、瘦瘦、矮矮的?

廣袤的印度,如她豐富多變的地貌般,有各種不同人種居於其上。什麼樣的形容詞,都能在印度找到相對應的種族。像是在極北方喀什米爾(Kashmir),住著一群擁有美麗灰色眼眸的喀什米爾人;在喜馬拉雅山脈上,則住有藏族。還有五官深邃、膚色白皙的亞利安血統混血,也有高大壯健、性格剽悍的錫克教徒,不僅如此,在印度東北地區更有長得跟華人一模一樣的東北人。

▲居住在印度北方的喀什米爾人信奉回教,皮膚白晰、五官立體,也是印度人種之一。

對於多數台灣人而言,印度是個神祕、遙遠的國度。印度在飲食、文化、宗教、習慣等方面,似乎與我們身處的華人文化圈(廣義的華人文化圈包含台灣、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和傳統媒體與教育上所熟悉的歐美文化圈並不在同一個光譜裡。因為如此,許多時候台灣的媒體總喜歡從奇人逸事的角度來詮釋印度的人、事、物。事實上,若我們能站在他們的角度,從他們的文化裡出發,許多在我們的文化裡看來光怪陸離的事物,其實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釋。期待不久的將來,我們都能以好奇代替恐懼、以理解代替批判,能有更多的台灣人駐足這個色彩斑爛的國度,一起加入印度影響世界的下一波浪潮。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