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英國生理學家Bayliss及Starling發現進食能刺激小腸分泌物質,令胰島素分泌增加。這項發現啟發了Moore嘗試將腸道的萃取物注射到糖尿病人體內,並觀察到病人尿液中的糖分減少了。1928年,La Barre從萃取物提取出促使血糖下降的物質,證實它能刺激胰臟增加分泌,故將之稱為Secretin,中文翻譯為胰泌素。到了1932年,La Barre再發現一種新的物質同樣能降血糖,卻不會增加胰島素外分泌的水平,於是他將之稱為Incretin腸泌素。不過此後,胰泌素和腸泌素好像被人遺忘了,直至30多年後,當分析胰島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方法面世後,才再重新引起醫學界的興趣。公仔箱論壇" o! o |, A6 J* s/ g
$ c0 m3 ~# j" E3 V七八十年代,科學家終於找到腸泌素的真面目。它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物質。第一種是GIP(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胃抑素),第二種是GLP-1(Glucagon-Like Peptide1,類升糖素胜肽第一型)。不過由於在二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只有GLP-1的濃度降低,GIP水平並無異常,因此,往後新藥的研究便只集中在GLP-1。我們已知道進食後,腸道細胞會分泌GLP-1。首先它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令血液中的葡萄糖轉化成肝醣;同時亦會抑制升糖素的分泌,減少肝臟製造葡萄糖。分泌後不久,GLP-1便會被DPP-4(Dipeptidyl Peptidase 4,雙基胜肽酶-4)分解。tvb now,tvbnow,bttvb4 f7 k. T- C7 g$ s. ?( T8 V( a8 t/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