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7-3-1 01:50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h) I A" Z6 s
5.39.217.76- N+ d0 R- G B/ @6 ~, c
林行止: 此一是非人情在 彼一是非法治存5.39.217.769 u/ x* ?. ?( d J! Z7 v
- W, E. u s, d# ?! d公仔箱論壇那是對當事人極度殘酷的裁決。香港未必無人稱快,可是,扼腕痛惜深覺不近人情的,更是大有人在。此事令筆者想起本報草創期約四十年前,廉署成立不久,郵差過年時收下市民自願饋贈的十元八塊「利是」,亦要伏法服刑坐牢的舊事。不過,正是那份雷厲風行、鐵面無私和「執到正」的堅持,香港才實現到移風易俗的倡廉效果。5.39.217.76! X6 ]9 ~' J, E
5 X( V% D3 V- I( y1 E二、 7 {! z: Z0 `7 }1 k( v4 z " B# C8 H4 s4 Y0 ~. D+ `一位法官說,人人都知道法治好,都想要有法治,那可以說是絕大部分官民的願景,可是,世間有法治的地方卻並不多見,何以如此?答案很簡單,因為法治的貫徹,社會得付出很高的代價,因此對落實法治遲疑者有之反對者有之,結果法治遂不普遍。以筆者所見,當前香港對上舉兩宗「大」案的反應,便是在人情方面感到「肉赤」(不捨),而人情激盪是足以動搖法治根基的一重考驗。 6 F- q* k# a) C$ Q5 R ! e n% C& S& `9 a# u5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近年香港因為政見分歧而政府不事調解融合,反而強求爭贏鬥勝,令意向本已模糊的香港人,變為各走極端令社會異常撕裂;佔領運動原先那份帶着「愛與和平」的初衷,換來適得其反的惡意攻擊和絕不手軟的打壓,衍生了黃、藍陣營對壘而觸及法網的案件,盈千累萬,不滿法庭裁決的社會訴求,也就無日無之,於是出現了過去幾十年鮮見的侮辱甚至威嚇法官的情況,這本屬罪行,可以嚴拿懲處,然而,梁振英政府不暇自顧而律政司也沒有採取決斷行動,及時制止,影響法官令譽進而法治受損的趨勢,愈演愈烈。 J. D3 Q& J! W- b5 x
" F* y) k+ \2 g- c
七警案的主審法官,最近受到數以萬計與警隊關係密切人士在「撐警」聚會上,以粗言穢語公開謾罵;事件受到法律界專業界及不少市民的齊聲譴責,表示對此事關注的司法當局,已把事件交由律政司跟進。法政範圍的執法部門(穿制服的紀律部隊)對司法裁決言出不遜,其與「建制」對着幹的程度,雖然未至於像一九七七年廉警對峙衝突的嚴重,可是已足教尊重和珍惜法治的香港人,驚心動魄,感到法治基礎不再那麼穩若磐石、固若金湯! " Q- C+ ~) W O" z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1 Q0 ~$ x7 o) t) }5 Z+ C& S
法治成敗的一大關鍵,是法庭莊嚴,法官的裁決,必須受到社會尊重,那是人人守法令法治行之有效的一項先決條件。一切涉及對法庭和法官不敬的言行,都會構成要負刑責的危險。進入司法程序(法院審理)的案件,別說官司控辯雙方的相關人士,就是傳媒記者的採訪活動,亦受諸多限制,必須依足法庭規矩,種種設限的目的,主要是讓法庭有序運作、杜絕傳言謊語閒話的散播,影響司法公正。法官判案未必無失,但是,不服裁判更改量刑甚至推翻裁決,都須透過合法的上訴機制,即便如此,法庭裁決的公正性卻是不容質疑和冒犯的。, r( k. x( U3 r: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