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2 U. _5 l# y. m* M( c) f七百多萬人口的香港,當中只有一千二百人(雖然當局說他們代表了三百多萬港人)有資格投票選舉行政長官,要是選委還有空間把中央政治局的「推薦」視為「參考」而非「指令」(那意味他們同意張委員長所說沒有「欽點」這回事),那便不是沒有選擇的選舉。不過,說實在的,如今無論哪個競逐者出線和勝出,都不能不對北京唯命是從,頂多只有解釋香港情況深淺之差別而已。如果中央力撐的林鄭民望被曾俊華遠遠拋離(這種場景應該不會出現,因為「商業性」民意製造團體已準備隨時開動,來一場如過往愛字牌的「民意大反擊」),其勝出便清楚顯示京意港情的雲泥之別、南轅北轍。北京既不怕難看,又不理會港人難堪的一意孤行,扼殺「兩制」,便彰彰明甚,抵賴不了。要是京官一句,尊重「兩制」,中央雖有屬意人選的傾向性,卻不等於那是委任般的決定(真的沒有欽點),投票權還是在香港選委手中,那麼,香港將會出現一個北京支持的人落選,由一位民望較高的人坐正。如果未來的演變果真如此,港人千萬別以為那是「兩制」彰顯,因為這不過是代表「一國」的北京掌控得宜、收放自如,「想點都得」的得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