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倡導循環經濟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估算, 循環經濟可令歐盟每年在物料和能源方面節省3400至6300億美元。這估算有多貼近現實,我們暫時無從得知,但至少在現實中,有生產商會嘗試把循環經濟落實到其生產流程上。其中英國汽車品牌Jaguar Land Rover便與其鋁片供應商Novelis合作,把汽車壓造過程中出現的殘餘鋁交給Novelis製作鋁片,再以之製造汽車,結果在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間,有逾3萬公噸壓造廠的剩餘鋁回收,並重回汽車的生產過程。" I U* W. G; e. l
tvb now,tvbnow,bttvb1 t/ g s" S2 \
此事看似簡單直接,但要讓剩餘鋁可應用到汽車,須研發新品種的鋁合金,以確保75%由剩餘鋁組成的鋁合金,仍能滿足到汽車所需的強度、持久度和可塑度。這正好顯示,要實踐循環經濟,有時需要早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作好準備,而非日後才思考如何循環再用。2 r3 \; W: }9 [0 ^$ V9 l2 ]4 v
* D& r' ? j8 z0 L; w" H4 q9 i6 n5.39.217.76只要規劃完善,循環經濟更不局限於一兩間公司之間的合作。在丹麥的卡倫堡產業共生園區,便有一股互利共生、互相買賣「廢物」的風氣,園內8間公營和私營公司包括發電廠、煉油公司、胰島素生產商等,分享29種資源包括蒸氣、廢水、海水、石膏、生物乙醇、區域暖氣等,例如煉油廠用完後的冷卻水,發電廠會用於產生蒸汽和脫硫程序;脫硫程序衍生的石膏,則供園區內另一工廠生產石膏板;在發電廠加熱後的冷卻水,又會再輸送往附近漁場供其使用。5.39.217.760 a# A; N: s, q& W. v" f+ `. M
. o4 ~% N `) E5 C5 P
以上提到一些企業如何實踐循環經濟,假如香港要推動循環經濟,可以做什麼?要把這些想法套用到工業和製造業已經式微的香港,姑勿論其理念是否可取,至少實踐起來仍然不易。畢竟現時香港的廢物回收率不高,最終會用作循環再造的物料,更是少之又少。以2015年為例,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僅35%,比2011年低約13個百分點;香港循環再造的回收物品,亦僅佔總回收量的2%。5.39.217.76: ^# h0 [7 B9 D3 R+ @$ k. J*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