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 F D' B" J) L# [8 y二、Underdog其實是「非主流建制候選人」,他們「非主流」,因為被認為不代表那一刻主流既得利益。一旦以underdog姿態上台,既得利益者會憂慮、非既得利益者作為「下注者」有期望,而這種利益再分配(或不分配),才是社會矛盾的深層原因。何況客觀現實是,香港利益「大餅」愈來愈小,要求分餅的新持份者、包括各方激進勢力,卻愈來愈多。5.39.217.76# _; x y" {- Z8 ]+ T; [4 I4 A
1 k8 q. \# _4 Y/ j3 x2 O三、任何選舉中,無論當事人如何克制,提升民望,就必須有對立面,宣傳對立面時,很難不擦槍走火。上屆梁振英宣傳自己是「全民候選人」,突顯對手只代表富人和利益;曾俊華宣傳自己是「和諧推手」,但再「守規矩」,也必須突顯對手由上而下的topdog姿態不能製造和諧。 ) N* c. r* }9 x&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A" l! J' b) y2 ?- i
這種宣傳,很快會變成突出個人,令對方強烈反彈。加上最擅長負面文宣的人,往往是最兩極的人:他們不同傳統精英,並非任何人當選都會爭相拉攏,往往更出死力,自我居功,結果不言而喻。 & [7 p2 s" g. F/ S# a9 V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k$ t9 O* o+ k/ y
四、Underdog要戰勝topdog,除了民意,還要「天意」。放在香港選舉,就是深信underdog獲最高領導人秘密支持,以此穩定軍心。但一捲入「天神的遊戲」,一切就變得不再理性,任何邏輯都可以推翻、變成「曲線」。社會氣氛習慣了「大紀元邏輯」,遇上任何不如意事,都會幻想天神下凡,政府的管治威信,更不可能確立。另一方面,Underdog賣點本來是「不會對北京唯唯諾諾」,但最終訴諸「天意」,執政後又有什麼分別?* Z, o1 ?- I6 a6 C( h/ R
9 A7 u F! O9 h' J; s
五、Underdog的對手,在本地語境是topdog,但在全球化、後真相時代,放在其他語境,卻可以變回underdog,例如在內地愛國「小粉紅」眼中,梁振英是被「外國勢力」抹黑的英雄,香港極端保守派(人數其實不少)有了助力,自會反擊;正如右翼支持者被邊緣化時,援引美國特朗普支持者重整旗鼓,也是情理之中。有了一大片對立面,要和解,也不可能無視他們存在;但正因為其激進,支持underdog的人,卻老是幻想要完全清算對方,新矛盾反而從此而生。5.39.217.76& ^* D0 ]' s0 s6 d" w! Z( Q" H
8 y! S, y5 I$ _2 g1 b: z! y激情之外,如何突破宿命?7 m( ^5 H( l* h7 F# i+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J, {. S0 U" [* B' }; e
因此,就是通過「Underdog理論」勝選,是否能出現長於一年的蜜月期,也很難樂觀。最壞情況是曾蔭權末年,既得不到社會信任,又有另一陣營天天打小報告,不但管治失衡,種種怪事也隨之而生。既然我們不能改變選舉模式,更應該把焦點從參選人轉移,變成針對結構。以下5點,也許值得underdog和topdog,及其周邊人物共同思考:tvb now,tvbnow,bttvb: M7 s: o+ H) F5 M
5.39.217.76$ ~* R# @2 }% |+ i$ }4 _1 V" r
一、單憑常識,要是「選舉」公式變成這樣:一批候選人當中,出現疑似欽點候選人,民望急挫,underdog挾民望成功當選,那會有什麼後續?一是中央會以這種操作保護真正欽點的候選人;二是其他勢力會以兩個月內的民望為單一操作目標,從而影響大局。無論何者,假定北京容許其變成常態,都難以置信。要負責任管治,必須在競選時同時兼顧其他重點,而不是純粹打民意戰。 7 H& h+ K- y6 n6 t公仔箱論壇5.39.217.767 U* k; k$ e6 b
二、民意戰的功能,應該是在高民望出現時轉化為mandate。香港最大爭議始終是普選「八三一框架」、23條立法、最低工資等,都是永不可能有全民共識的大題目。假如高民望特首一碰這些爭議,民望立刻下跌,而放手不管,就是惡性循環,如何能製造穩定環境,讓人不移民?但假如候選人在選舉時,不再對這些議題予以語言偽術,有明確取態,而依然有民望,才容易在推動化成實質支持。否則民望要來做什麼呢?2 v& P7 @: ]- u& S5 `5 h! i1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