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新加坡] 七项海洋科研获资助 对抗红潮方法料三年内找到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6-11-29 08:08 AM     標題: 七项海洋科研获资助 对抗红潮方法料三年内找到

国立研究基金会为七个项目共拨1300万元。除红潮外,另六项研究是关于本地珊瑚的特质、海洋生物基因、海底泥沙迁移、海堤工程、微型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以及海洋数据收集系统。tvb now,tvbnow,bttvb7 ^. {( f; S0 {5 [/ R
海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的“红潮”现象导致鱼儿缺氧而死,数年来本地渔农因为红潮而蒙受严重损失。要抑制浮游生物的生长,其实可利用海洋内的病毒,本地研究员将展开研究,找出能对抗浮游生物的病毒以及预测红潮来袭的方法。
3 u8 o& m1 F; {4 K" {' y( z# ]' Dtvb now,tvbnow,bttvb这项研究获得国立研究基金会的资助,初步成果预计会在三年内出炉。
, C. B- }- m! K7 Z1 T% D国立研究基金会的海洋科学研发计划(Marine Sci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拨出1300万元,资助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国立教育学院的七项海洋科学研究。
  z( _$ j; g; a7 x& wtvb now,tvbnow,bttvb除了上述研究,另六项研究是关于本地珊瑚的特质、海洋生物基因、海底泥沙迁移、海堤工程、微型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以及海洋数据收集系统。tvb now,tvbnow,bttvb2 E* ^1 z# C( h% V  s5 l4 o
这些项目的研究水平高而且与我国息息相关,才得以从30份提案中脱颖而出。tvb now,tvbnow,bttvb- X$ |; w) c7 R# J# _% S
基金会今年7月宣布会在五年内投入2500万元在海洋科学研发计划。这项计划由国大负责,宗旨是要加强新加坡的海洋科学长期研究能力。研究课题着重于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环境影响与观察、海岸生态工程,以及海洋科技与平台。
- }+ ^  ^& a% i6 n" c& u7 v!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昨天为圣约翰岛国立海洋研究中心主持开幕仪式时,宣布上述消息。张志贤也是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
5 O2 w6 I+ E* }  htvb now,tvbnow,bttvb他致词时指出,全球暖化以及海水水位和气温上升,可能危害我国的海洋生态。tvb now,tvbnow,bttvb& S' ~  g7 Q  Y1 }; W
“我国水供会受到我国水域的环境健康影响,因为部分水供来自淡化的海水。作为重要食物来源的海产也会到冲击。因此新加坡加深对热带海洋科学和我国海洋环境的了解,是很重要的。”5.39.217.76& |7 f6 ?- c! F1 s
海洋科学研发计划由国大科学系生物科学院的黄衤冀麟教授领导,他也是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
; i! r+ o' c8 O% W2 W& L2 |  x他说:“我们必须有深厚的海洋科学基础,才能确保我们能应付未来的许多挑战。这七项研究通过了本地和外国科学家的严格审核,非常适合为这个重要的计划打头阵。”5.39.217.76! P: G( t. m9 o6 q% E: P
在获得资助的研究项目当中,红潮现象与海洋病毒课题引起许多人关注。公仔箱論壇2 X4 O& \' M1 l! Y% c! F
负责这个项目的南大亚洲环境学院副院长劳柔(Federico Lauro)副教授,将率领研究小组对海里的各种病毒进行脱氧核糖核酸比对,以找出红潮发生的指标。# O8 K+ N, e4 i8 T+ `' V* F
团队也将尝试找出可对付浮游生物的病毒。
$ I  m# t  ^1 Z$ _" x& E% _他受访说:“有些病毒是会杀死浮游生物的,而新加坡频频发生红潮,显示海里缺乏这种病毒,这可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找出这些因素和关键性病毒。”! V$ U. ^, l' M  u( r
由于本地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数据,研究团队必须从收集病毒资料开始,一步步展开工作。
3 F! q+ j# e" L* Y圣约翰岛国立海洋研究中心昨天开幕,中心成立于2002年,原本属于国大,但在今年3月成为国家级的研究所,开放给所有本地和外国研究员使用。
' c: `( G" X: I3 [+ d;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基金会将拨出950万元提升中心内的设施,如改装实验室、扩大水族馆容量,以及增设实验台。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