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中國時報:同性婚姻合法化操之過急了!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6-11-24 07:24 AM
標題:
中國時報:同性婚姻合法化操之過急了!
11月23日電/同性婚姻修法在“立法院”完成一讀,引發反對者的恐慌,以宗教人士為主,數萬人幾度湧上凱道表達心聲,“挺同”、“反同”爭議迅速蔓延,文化界、演藝界出現激烈地互批聲浪,網路上的爭議更是近乎發燒,難聽的標籤紛紛出爐,民進黨在社會壓力下決定暫時擱置。反同性婚姻入法的心聲,瞬間爆出這麼大的能量,頗令人意外!
0 L, U+ q9 }' B4 Wtvb now,tvbnow,bttvb
, [6 d* O+ q, E5 ?
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同性婚姻入法進程被暫時擱置,可預見將令挺同人士感到失望甚至沮喪。畢竟這個立法既擁有蔡英文的直接背書,也不是藍綠抗衡的議題,加上這幾年文化界挺同論述幾乎成為社會主流觀點,在“進步”的標籤下,早就享有政治正確的話語權優勢。相對反同論述卻被視為“保守”、“反動”的同義詞,在主流文化論述中被徹底邊緣化,甚至幾近絕跡。也因為這樣,許多人忽略了台灣社會內部,對同性婚姻還潛藏著不認同,且態度相當堅決。
3 @# _9 d; A3 `1 t0 c+ |公仔箱論壇
, Y) v5 l# N, E9 Z
或許是反同浪潮撲來得太快了,快到讓挺同的精英來不及適應,因而釀出一些出格言行。輔仁大學校牧室日前發公開信給該校學生,說明天主教會對同性婚姻的立場與看法,既然只是表達看法,可想而知對學生不會有任何強制性,但竟惹來“立委”的關切,徐永明更痛批輔大對同性戀發表“歧視言論”,要求“教育部”撤銷對輔大的補助,等於要國家藉由行政力量打壓私立大學的言論自由與宗教自由,“教育部”雖尚未表態,但已引發了不少議論。
1 I8 P5 m C9 b/ N2 i9 Y3 V%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 c8 X+ k+ K
不諱言說,這樣的言行不僅幫不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達成,反而讓反同性婚姻的動員更加師出有名。過去同志運動之所以獲得同情與支持,在於同性戀者確實長期處在被歧視、被打壓的弱勢位置,他們所爭取的,主要也就是被正常對待、受他人尊重的權利。性取向的不同不應再是個標籤,更不該是個必須躲在陰暗處的禁忌,任何人都不該因為自己的性別取向受到壓力,更無須頂起勇氣承認自己是同性戀。
# g2 E: Y' s( j [3 C
+ @5 O; n# H# o h
在許多人前後地奔走呼號下,同志運動在台灣早已取得可觀成果,尊重同性戀者的基本人權已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若非社會有一定程度的共識,尤美女的提案就不可能迅速完成一讀,即便這幾次凱道動員,除了少部分激進人士反對同性戀之外,絕大多數人所反對的其實是同性婚姻入法,並不是反同性戀,理解其間的區別非常重要。
8 w! o3 K2 k7 M;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F& u9 C6 U! c: j
反對同性婚姻入法人士在發起動員時,散發一份簡訊,透露了他們內心的真正恐懼,不在於同性戀者能不能結婚,而在於這種婚姻關係合法化之後,造成傳統“家庭”、“婚姻”等定義的改變。例如簡訊中提到若立法通過,身分證上的父、母欄位,將改為“雙親一”、“雙親二”;夫妻改為配偶,稱為配偶一、配偶二;老師在考卷上出題時,若提到一夫一妻,就可能被罰款,學生作文寫媽媽、爸爸都不行了,甚至國民教育都要學習同性戀的相愛方式等。講實在話,後果是否真的如此其實還說不準,有些觀點可能只是片面推測,但確實有許多人是看到這樣的論述就被打動了。
- }2 d, X, C" d4 A# ~( `
: i3 ]) C1 ~! s, f% S
換言之,在許多人看來,尊重同性戀人權是一回事,但要瞬間顛覆家庭與婚姻的論述,則是另一回事。若是連“父母”、“夫妻”一詞的使用都成了政治不正確,甚至要從法律文書中消失,對許多人而言,這一步跑得太快了,恐怕有許多人不能接受,這說明台灣社會對這個議題的對話與溝通,恐怕還是嚴重不足,立法的步伐確實不需要那麼急促。
- M) k0 O* Z/ I& J
$ L7 ^8 u8 c" Q* A$ D. \" c2 m
目前最不需要的,就是持續地相互攻伐與彼此貼標籤。推動同性婚姻合法人士若是因為這次立法受挫,就迫不及待地將那些反對立法的人士全打成“反動”、“保守”,極力將他們負面標籤化,對問題的解決恐怕毫無幫助,還是藉由對話與溝通,讓台灣社會慢慢消化這個議題吧!
公仔箱論壇( j; Y$ |# [+ m# _+ T/ m- f
5.39.217.76 C6 {# |. w: \; E- x+ K( Y
對民進黨政府,尤其民進黨“立委”而言,更要記取教訓,畢竟執政黨身分不同於在野黨,任何提案與言論都動見觀瞻,包括尤美女委員同性婚姻入法的提案;劉世芳“立委”以扯鈴是中國文化為理由,要求刪除政府補助預算,這些表現在野時屬於表態性質,社會也許願意寬容,一旦成為執政黨就必須慎重。台灣已經是個撕裂的社會,民進黨政府不該用這類議題再度撕裂社會。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