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新加坡] 卫生部资助中医研究慢性病疗法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6-10-24 07:20 AM     標題: 卫生部资助中医研究慢性病疗法

政府从2013年至2017年拨出的300万元“中医药临床科研津贴”,已发放约一半给六项研究计划。
# p# x/ ?: h" L. l" G9 c! `公仔箱論壇卫生部拨款推动针对中医药疗法的研究,在鉴定疗法的安全和有效程度后,让中医师等医疗护理人员,乃至普罗大众能更好地选择中医药疗法。
* j& ]9 h$ b+ X公仔箱論壇政府从2013年至2017年拨出的300万元“中医药临床科研津贴”,已发放约一半给六项研究计划。
" w7 [" ?, t8 ^: Y( p, Jtvb now,tvbnow,bttvb这些计划是采用针灸治疗帕金森症患者的疲倦问题、用传统中药治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用针灸和草药治干眼症、以针灸舒缓接受试管受精术者在摘取卵母细胞后的疼痛感、以中医药方式为不同种族糖尿病患者归类其肾病的病症,以及用针灸和传统中药应对自闭症病状。
0 P, Q8 ?3 e7 Z卫生部长颜金勇昨天在由新加坡中医研究院和南洋理工大学联办的中医现代化国际会议上说,资助的研究着重在普遍影响不少国人的慢性疾病等,以便更有效地运用这些在临床上证实有效,也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来应付我国医疗护理需求。
! M; }1 t% w; @' y0 C6 |5 h, a除了肯定中医药疗法的价值,颜金勇也鼓励医药界联合展开研究,一同改善病患护理的成效。
" V( `  [5 p; M4 Y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人们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到了2030年,超过20%人口的年龄超过65岁。此外,在40岁及以上的国人当中,25%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颜金勇说,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慢性疾病带来的负担更大、更复杂。
  A0 M) @5 m- \$ ]% s尽管中医药疗法在本地主要扮演辅助主流疗法的角色,但颜金勇说:“中医药疗法的原理,以及在预防和管理疾病上所采取的策略,在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疗护理挑战上,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 L( u# m& T9 ~( `' f$ o6 U2 P& \5.39.217.76他说,国人对中医药疗法的需求,以及病患要求日益提高,因此中医药界的专业程度须继续提升,疗法的安全和效益也应不断改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4 K. x. C3 T! A" @' I5 a  P$ N
出席会议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医生受访时赞扬我国政府以拨款来鼓励这类研究。tvb now,tvbnow,bttvb6 f* M; o' `2 Y5 l3 ]: n
但她指出:“我觉得还需要做更多,毕竟你拿投入西药研究的资金相比,就能看出个中差异。但最重要的还是中西医药界有交流,而不是互相排斥。”5.39.217.76, u+ G6 O4 E. A6 \- b
中医行医原理已相传数千年,但陈冯富珍认为,在现今社会仍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鉴定其疗效。
+ Q; [" V2 V7 T# }0 f! W9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她说:“要消除人们对中医药的异议,就得收集证据证实某疗法确实有效或无效。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却是值得我们这么做的重要课题。”tvb now,tvbnow,bttvb0 k$ f) H' G& ^  z7 T; Y7 n
新加坡中医研究院院长洪两博士说,在曾是殖民地的新加坡,主流医学仍是西医,而中医学至今仍缺乏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因此无法很好地说服西医。研究院创立的宗旨之一就是通过研究,让西医了解中医学的效用。
8 l, X/ \: C7 p+ w% K5 y5 y公仔箱論壇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教授受访时说,中国每年投入中药现代化和临床研究等的总经费达30亿人民币(约6.18亿新元)。他认为,采用西药应对一些慢性疾病可能有所局限,反而凸显中医药的价值,令更多人更为重视,而通过研究可完全发掘中医药各种作用。
" t: G7 S* {: s! T公仔箱論壇新加坡中央医院肠胃肝脏科顾问医生王誉天申请拨款,展开用传统中药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他受访时认同中医药进行研究的必要。
2 E9 _0 M. P; K3 j3 n1 F3 Atvb now,tvbnow,bttvb他说:“作为一名西医,我不全然理解中医药疗法,但就肠易激综合征而言,西药尝试以一种药治所有病患的方法行不通。我通过研究发现到,中医会根据气血流通等因素,把西医归类为同一种病症的患者细分为不同病因,并对症下药,这凸显中西医可相辅相成之处。”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