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台股成交量能持續萎縮,百檔以上股票每日成交量不到10張,將近千檔上下波幅在1%以內。對照寶可夢抓寶熱潮的喪屍人群,台股可用殭屍橫行形容慘狀。水清無魚,股民及證券從業相關人員哀號遍野,證券市場提供上市櫃企業籌融資功能也大幅縮減。 公仔箱論壇! g7 @% j2 v. ~
w1 z3 G0 _! b* f% |9 ^; y7 n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根據證交所統計,上半年台股日均量僅剩712億元,不僅較2015年922億元大幅縮水210億元,甚至比證所稅引發台股風暴的2013年日均量769億元還低。券商莫不憂心忡忡,800億是業者的損益平衡點,712億意味券商基本上是虧本經營。顯然台股市場正面臨極大危機,根本問題在成交量能萎縮。 / b: W2 h. E, A) ]5 t, N# Z' ?6 u: @; Z) v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萎縮並非最近才出現。近5年來台股除了2012年2月及2014年7月曾出現日均量大於千億的量能外,剩下的月分日均量全部低於千億。量能的萎縮除讓企業不易籌資外,因此形成的低本益比環境,也讓台股優質企業暴露在外資併購的高度風險下。6月荷商艾司摩爾(ASML)就以新台幣1000億元全額收購股後漢微科,在台股下市。不是說被外資併購不好,但優質企業全部被買走成為外資企業後,台股最後還剩下什麼?劣幣驅逐良幣、缺乏優質企業的股票市場是我們想要的嗎?這是一個非常嚴肅且必須認真看待的問題。 5.39.217.76' d) S5 B. V% b7 P7 N'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