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電/作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的問題屢受西方指摘。為解決中歐之間因鋼鐵而引起的摩擦,中國再一次用實際行動顯示了誠意。 - p0 c+ z; T e公仔箱論壇 : }) C; [8 V% Z. r ! i q( x0 y/ ~ 據路透社13日報道,圍繞鋼材“平台”的談判當日在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中國總理李克強以及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之間進行。容克13日在中歐峰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盟與中國已經達成一致,將成立一個針對鋼鐵產能出口的聯合工作組,來討論中歐之間的鋼鐵過剩問題。容克稱,希望通過這一工作組或者平台更好地了解中歐之間鋼鐵進出口的數據。工作組將對相關數據進行確認和監測,希望找到辦法解決鋼鐵產能過剩問題。 # Y h7 h. {( L/ ftvb now,tvbnow,bttvb. |+ ?5 B( r$ x, [: T
tvb now,tvbnow,bttvb3 z. T2 B) Y4 j* I, E0 G
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供應了全球約50%的鋼鐵,年產量幾乎是歐盟的兩倍。今年以來,中國鋼鐵行業不斷遭遇歐盟和美國多次“雙反”調查。英國《衛報》稱,今年一季度,中國出口歐盟的鋼材增長28%,導致價格下跌超過30%。 % C' j0 Y+ g; U! j2 V( Wtvb now,tvbnow,bttvb& A$ M8 D, h& |7 [
容克表示,歐洲鋼鐵行業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也因大規模產能過剩而經歷了“痛苦調整”,成千上萬的工作被削減,因此他理解中國鋼鐵行業當下面臨的困境。 9 Q5 Z" s2 X- q3 v" V5.39.217.765 Y$ K3 s. ~ g L+ ]/ e: f
對此,李克強在峰會上強調,中國正在採取強有力的和堅定的措施,以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中國不會使用補貼制度,給予特定產業競爭優勢。《衛報》稱,中國已承諾到2020年削減高達1.5億噸鋼鐵產能,而它兩個最大的鋼廠,上海寶鋼和武漢鋼鐵上個月宣布將進行重組,可能會導致工廠和設施減少。瑞士《新蘇黎世報》稱,儘管痛苦,“但這是經濟轉型的必要過程,也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 ! f# N F' Y6 z. A ]' `# w# l. s5.39.217.76公仔箱論壇) q3 ?/ s, i/ X k/ |& S
7 M0 L1 j3 T7 Q+ N# l# C( ~公仔箱論壇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分析師徐莉穎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通過中歐建立聯合工作組,中方可以把削減過剩產能的誠心和信心傳遞給歐盟,同時讓世界看到中國在去產能方面的具體舉措。英國《金融時報》則認為,這場談判將為中國帶來一場外交勝利。 5 \' D. ?( w1 z0 \- }1 W p
0 W% o- z o# L & [+ h; W: ?- S0 j “我不想誇大這個問題,雖然它很容易被誇大。但對歐盟而言,鋼鐵產能過剩和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有明確聯繫”,容克13日表示,“雖然你可以將二者分開,但歐洲的總體情緒是應該把它們放在一起考慮。” tvb now,tvbnow,bttvb9 H1 {+ n, d2 u"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