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R& R+ Y" o8 T, F 兩岸的發展的確讓人憂心忡忡。民進黨不可能接受在本義上兩岸不可永久分裂的“九二共識”,北京也不會輕易地讓“文化“台獨”成為一條不歸路。立場上的根本矛盾使得民共之間不可能建立互信,這也使得蔡英文政府未來4年的兩岸關係注定不安,衝突的可能也並非全無。 5.39.217.768 a) f, h) z/ b. A1 ^1 M# i
6 e K ?" T* ]9 k$ Z" c社論說,此時在野的國民黨,責任較執政時期更為重要,一方面要讓北京感覺到兩岸和平發展的機會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要讓台灣民眾了解,國民黨有能力讓兩岸關係避免衝突。其情形類似於2005年的情景,如果沒有當時的連胡會及五點共識,我們很難想像,兩岸關係如何能夠平穩地度過陳水扁後期的兩岸敏感期。 tvb now,tvbnow,bttvb% \, g5 z2 V( E5 H6 ?7 L
7 W. Y( }0 k' R$ t% [( `0 X
國民黨執政期間,《中國時報》曾呼籲國共兩黨應率先宣布結束敵對狀態,或共同發表和平宣言,為兩岸政府未來結束法理內戰創造條件。但是,基於民主責任政治原則,執政黨的立場與行為必須與政府一致,當時由國民黨採先行主張並不適當。不過,既然國民黨現在已經在野,可以嘗試與共產黨就兩岸應有的政治定位達成共識,甚而簽署和平宣言,提出兩岸和平發展應有的框架。 8 }# `( F! V+ E0 n8 p9 |tvb now,tvbnow,bttvb 8 V* {. ?+ F$ K2 i+ g; a 國民黨要有勇氣創造和平。如果國共兩黨能夠完成上列重大事務,對國民黨、台灣及兩岸均是一大突破與貢獻。第一、對國民黨而言,可以在兩岸論述及政策上與民進黨做出根本性的區隔。馬英九的“一中各表”、“維持現狀”論述,在太陽花運動以後已經失去其階段性的功能。在蔡英文也提出“維持現狀”後,國民黨基本上也不再享有論述的優勢。在野的國民黨必須要創造兩岸和平論述,才有存在的價值。第二、對台灣而言,大陸的知識界已經開始對“和平統一”失去信心,視“武統”為可能的必要選擇。國共兩黨如果能夠就結束法理內戰達成共識,和平發展的聲音將不致成為絕響,這是國民黨對台灣的貢獻。第三、對兩岸而言,國共兩黨能夠往結束法理內戰跨出第一步,民進黨才有可能認真思考是否要跟進,官方的兩岸和平協議也才有簽署的可能。 ^' M' _$ X. i S8 q. k I' g& a5.39.217.76& }6 c# N+ M/ j0 Q) ~
社論說,在野的國民黨切勿妄自菲薄,應當勇敢向台灣人民證明國民黨存在的價值。從國共兩黨共同創造和平這個角度出發,國共論壇才有意義,洪習會也才有價值。國民黨如果能夠成功地跨出這一步,歷史會正面評價,人民也不會忘記,這或許才是國民黨重返執政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