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電/5月9日人民日報撰文“權威人士再談當前經濟”中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一季度,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國實現了經濟發展、結構優化、民生改善的較好開局,同時也面臨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其中第二點提到宏觀調控怎麼幹? : d' D4 x3 U) C0 D' X
/ R/ Y* h8 F2 h. o% ]9 ]$ ]! r 對於宏觀調控的前景展望與政策探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盧鋒教授,曾在新書《宏調的邏輯》中,有過如下解讀。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m6 ]0 r* O: L }2 X1 o, t7 p2 i" {
1 i7 {" p& @9 `) A' j' z; j! c 21世紀初年,我國經濟追趕提速,人均GDP從21世紀初的1 000多美元增長到2014年7 500美元上下,實現從較低中等收入提升到較高中等收入水平。根據我國經濟追趕歷史表現與現實情況匡算,目前這輪調整如能最終完成並向強景氣增長轉換,我國經濟在新一輪景氣成長階段有可能達到人均收入15 000美元上下,初步實現向高收入國家跨越的目標,經濟總量也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因而,本輪經濟調整前景及其決定的未來5~10年經濟運行狀態,在我國經濟現代化進程中將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7 N4 F u4 _7 r/ ]+ |+ m* H( ]5.39.217.76 & K. t5 ], r+ ?3 o0 t 周期與結構雙重調整塑造了近年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對衝經濟下行風險並保證經濟周期轉換平順推進,有必要加大穩增長與防風險的政策舉措。然而要實現經濟後續強景氣回升,並在新一輪景氣成長期實現向高收入水平跨越,則有待於關鍵領域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並由此顯著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有待於充分釋放市場創新力量,激活新經濟增長因素,有待於更好地發揮新興大國能動性,並有效拓展全球經濟增長空間。 5.39.217.76: R9 n1 \1 W+ ?
. ~ Z2 q' n! h0 ^8 Z' d' J
第一,在調整深入推進到最後階段的關鍵時期,要全面客觀認識調整期經濟形勢,堅定保持定力與積極調整的信心。既要重視GDP增速回落派生的嚴峻困難,也要看到宏觀經濟比例關係合意變化與貿易條件改善帶來的利益;既要看到調整期傳統部門特別是上游工業部門調減產能過剩派生的陣痛,也要看到新行業、新產品、新業態活躍生長;既要看到資源密集省份面臨的特殊困難,也要看到中西部省區經濟“彎道追趕”新亮點。要結合中國與國際經驗重新審視通貨緊縮影響:既要看到通縮對企業經營和經濟增長帶來的困難,並積極追加充實穩增長措施以應對;也要看到通縮派生“宏觀相對價格”變動,對產能過剩提供市場化調節機制,避免西方主流理論通縮恐懼論偏頗。在全面認識形勢的基礎上,堅定保持定力與積極調整的信心。 & K- ^! G& |, _7 i# _3 Y( G. ]: s- e/ w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8 a% p' d7 a& {$ \% w. T
第二,充實加強穩增長與推進調整政策措施。一是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立場,需在保持充足流動性與防範出現新泡沫之間保持平衡,在政策工具創新與傳統總量工具運用上保持平衡,更加重視運用退出高位存准率等總量工具,保持貨幣總量適度增長。二是適度加大利用財政穩增長的政策力度。財政政策具有定位精准、見效迅速的優勢,而且能夠撬動民間資金。目前,企業杠杆率較高,而政府債務特別是中央政府債務率較低,通過增加政府債務獲得的資金既可用於支持基礎設施項目,也可用於減稅和增加民生支出。同時應盡快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的決定。三是要在穩定資本市場近期波動的基礎上,穩健推進資本市場准入制改革,為企業在資本市場股權融資創造便利條件,兼收調整期減杠杆與穩增長政策效果。四是重視我國糧食周期調整動向和影響,從探索耕地輪作休耕、減少流通價格干預、擴大農業開放等方面系統謀劃,應對新一輪糧食市場調整並“加快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五是設立轉型基金,幫助特定地區面臨特殊困難的資源性企業一次性轉移或退出,這方面政策有助於穩增長與促改革,對目前困難較大的重工業部門與少數地區也具有較好的政策瞄准鎖定效果。 + \' Q% B$ g0 U. a$ a; o t0 R5 [3 ~5.39.217.76 % b" E5 W& {/ {" y! S/ Ktvb now,tvbnow,bttvb第三,短期穩增長措施有助於為雙重調整贏得時間並推動經濟復甦,然而,實現強景氣復甦則取決於能否切實推進供給側的深層結構性改革,通過大幅降低制度交易成本以提升潛在經濟增長率。在勞動力等不可貿易要素成本以及資產價格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如果不能通過深化改革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下一步可能出現經濟弱勢復甦與物價快速上漲的更為棘手的局面。要加快推出實施類似於取消二孩生育管制這樣既能提振改革信心又能助推經濟增長的改革舉措,果斷摘取改革地平線上“早已低垂的果實”。可分步驟取消與計劃經濟城鄉隔絕要求相聯繫的戶口管制制度,在農地普遍確權基礎上盡快取消對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和流轉權的限制,賦予農民在擇居擇業方面更為充分的公民權,增加農民的財產收入,並進一步激發被抑制的城市化發展潛能。要大範圍減少對行業投資的准入管制,以激活民營企業投資潛能,減少醫療衛生與教育領域准入管制,並擴大這些領域對外開放度,讓這些收入彈性較高的部門更好地發揮助推潛在增長作用。要站在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全部成就與中國崛起帶動全球格局快速演變的當代高度,在全面認識總結新中國經濟制度選擇與經濟建設實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以拓寬改革開放與經濟現代化實踐所需的思想觀念與意識形態空間。 ! H0 K9 M8 ^/ P c6 J- |
; n( M8 E1 o3 C0 s5.39.217.76 第四,公眾政策與市場力量互相補充,底層創新與高端研發齊頭並進,鼓勵培育創新驅動新增長模式。隨著21世紀初農業勞動力轉移高峰過去,以及重工業部門集群外延擴張接近峰值,未來中國經濟將越發呈現結構多樣化與動力分散化特點。目前,我國幾個一線城市大約6 000多萬人口平均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水平,沿海四個最發達省區約3億人口人均收入已接近高收入水平,經濟增長從早先主要通過模仿創新實現追趕,逐步轉向模仿與原發創新並重支持追趕。一方面要通過公共財政和產業政策鼓勵企業科技研發,加快培育其前沿創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通過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培育推動增長的市場草根力量的增長。順應新信息技術與各類傳統與新興行業融合大趨勢,積極實施鼓勵“互聯網+”政策方針,以改革創新為取向,積極化解新興業態生長與原有利益格局的摩擦矛盾。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i: d7 z* z4 a/ c% U3 b. E
公仔箱論壇 u% q+ l7 [0 @/ W3 F: x2 T; i. P
第五,要發揮新興大國對全球經濟發展的積極引領作用。21世紀中國開放追趕提速以來,中國作為最大增量貢獻國,無論在影響全球經濟短期增長還是塑造未來發展格局的能力方面都有實質性提升。“大象無法藏身於樹後”,應全面分析評估我國經濟能動性增大的客觀事實,在深化國內結構性改革健全制度的同時,主動設計實施建立中外開放發展政策,更加奮發有為地改造世界經濟。一方面要扎實推動“一帶一路”行動計劃,通過五通融合在沿線廣大發展中國家培育新增長點,同時不斷總結經驗,防範風險,存利去害,在快速演變的多極世界格局中發揮自身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潮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利用我國2016年舉辦G20峰會的機遇,在多邊場合系統倡導通過深化結構改革,提升潛在增長率與推進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理念,回應一段時期國際主流社會過於依賴短期刺激政策應對長期問題的政策傾向。 公仔箱論壇/ \7 b1 S( w0 O( Y) W/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