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德國一位化學家Adolf von Baeyer利用尿素和丙二酸,合成了一種全新的化合物。在von Baeyer和同事前往鎮上慶祝的時候,碰巧遇到當地駐軍正在慶祝聖芭芭拉節,於是這種新的化合物,便用了芭芭拉(Barbara)和尿素(Urea)這兩個字的合體——Barbituric acid,來作為它的名字。中文名則譯為巴比妥酸。von Baeyer在有機化學的貢獻非常大,所以在1905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公仔箱論壇4 X. x! {1 m9 G. C. S9 `+ @/ S9 m
6 M- b4 u$ g6 n7 l& Z# N5.39.217.76巴比妥酸本身並無藥性,但在這基礎上, 化學家很快便合成了許多相關的衍生物。在1903年,另外兩位德國的科學家Emil Fischer和Joseph von Mering便發現其中一種衍生物Diethylbarbituric acid能非常有效地令狗隻入眠。此藥後來由拜耳公司生產上市,作為安眠藥之用,並以意大利城市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鄉——維羅納(Verona)為本,將這藥的商品名稱定為Veronal。據說,這是因為研究人員認為維羅納是世上最寧靜的地方,而這藥也同樣地能令人寧靜地休息。Fischer這化學界巨人也在1902年拿到諾獎。2 l9 r E8 O* d$ t6 n# _& S) 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