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i U; D/ ^9 ~; ?7 S 社評說,首先要認識台灣的社會心理,自認“台灣人”的比率在過去20年間已從44%翻升到73%,更有47%願選擇獨立,自認“中國人”的比例則相對降低,但是,又有49%的民眾認為台灣終究會“被統一”,顯示台灣“天然獨”與“必然統”的社會心理矛盾。 0 f" U p- d2 K/ ^ gtvb now,tvbnow,bttvb % h4 A) ^6 t7 G. m' K) @3 e 這兩組民調數據反映的是台灣政治環境的改變、藍綠統獨論述的成敗。近年大陸強勢崛起,台灣相對變窮、變弱,民眾在窮困與歷史光榮失落後,對大陸產生了內縮與閉鎖心態,主張統一漸漸失去市場,提倡獨立相對容易被接受;另一方面,國民黨在統獨論述上長期陷入教條化與僵固化,失去號召力。民進黨則迎合了本土訴求與民眾當家作主的普羅思維,大力推動獨立意識,這也呼應了藍綠政治版圖的消長。 % o3 p( j( _ o" q8 i. M3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9 x) ^8 G- S6 d
社評說,儘管台灣民眾感性上希望獨立,但有半數民眾在理性上認知,兩岸經濟規模及大陸的貿易、軍事力量、地緣政治、大國外交等整體實力遠遠大於台灣,依照目前我消彼長趨勢,台灣很難不被吸納進入大陸經濟圈,進而改變台灣政治結構,最後走向統一。 ' ~ n, ^$ |2 V5 x! O公仔箱論壇 7 A/ j, @( l) z% \0 q4 Utvb now,tvbnow,bttvb 主觀希望閉鎖、客觀知道難逃統一,但部分民眾的想法是:就算最後會被統一,也要先表達出追求獨立的態度,能反抗就反抗。以婚姻比喻,就像明明知道最後一定會結婚,卻始終強調希望分手,如此一來,雙方關係如何能和諧?未來婚姻又如何能幸福?如果雙方不能將心比心思考,特別是強勢一方不幫對方設想,這種婚姻只怕會帶來極大的衝突。兩人婚姻如此,兩岸統獨更是。兩岸高層都應該認真尋求最有利於民眾的發展,特別是大陸領導人更應該掌握這個半數台灣民眾體認了客觀上兩岸將會統一的契機,要積極爭取台灣民心。 ) e& i P( n' Y5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e+ D- R7 W' g: N# y
對新主席洪秀柱來講,只有接地氣進行黨務改革,並提出足以打動人心的兩岸論述,國民黨才能重返執政;對新“總統”蔡英文來講,當思提升經貿實力以增加台灣籌碼,才能夠爭取到更佳的尊嚴與利益,不會淪為邊陲或附庸,被迫接受沒有尊嚴的統一。台灣過去十幾年陷入空轉,顯然陳水扁與馬英九藍綠兩位“總統”都沒有善盡國家領導人責任,蔡英文當深思警惕。 5.39.217.76" v6 W# i0 v6 Q
I- F1 k0 a H+ }; B1 z F5.39.217.76 社評說,藍綠領導人如何帶領民眾理性看待兩岸關係、增加相互交流與了解,不要讓政客以炒作仇恨騙取政治籌碼。對大陸國家領導人而言,實現統一固然是重要使命,當務之急是提高台灣民眾對兩岸一家親、統一的認同感。對民進黨政府應盡最大努力保持良性互動,落實足以爭取台灣民心的具體措施,而非強硬升高對立態勢,這才是面對台灣新政局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