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3 d) {, K2 K Q) M 人只要能常在日常生活中﹐反省此心情之自然的流露﹐而自覺的保持之﹑擴大之﹐即是諸葛武侯所謂「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此即依於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之一點而立之志﹐亦即志氣如神之志。立此志去造學問﹑作人﹐在社會上作事﹔作一分﹐算一分﹐無論成敗利鈍﹐總向此方向去。則人無論作事之大或小﹐多或少﹐都是同樣的偉大﹐同可頂天立地而無愧。tvb now,tvbnow,bttvb9 ~5 F' M$ b y! n
5 e% p- P5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立如此之志﹐實並不難﹐一立便立了。難在立得定﹐立得穩。立定真不易﹐我自己尚未立定﹐何能多責備青年朋友﹐但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我們總應在此互勉才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0 D: E0 v: j+ V' C
公仔箱論壇) ]9 q, p' r1 `+ _+ G
(中國學生周報四二年三月)! J2 k' k! M3 J5 O; Y% U; G% D* x
- Y0 H A6 G. a ]9 E: k" I
, W/ Z! X( h, Q- b. I
唐君毅 《學問之方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0 m5 t$ K7 T: T1 F
* u5 Q& z) O. M! r
(一) 1 q* f5 F2 g" m4 O2 h/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 g5 q. W; O8 f/ O
有一個流傳的故事﹐說呂洞賓下山﹐欲尋覓不慕富貴而堪傳道的弟子﹐而遇見一青年。他以指點石成金與之﹐那青年不要。再以指點一大石成金與之﹐他仍不要﹐再點一山成金山﹐那青年仍無動于心。呂洞賓正以那人能不愛黃金﹐堪以傳道﹐乃問他要什麼?那人說﹐我不要點成的金﹐我要你那點金之指頭。 * ]- S6 Q8 ~; t; d4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3 ^; y0 N* p. f; O* V9 D+ ?0 E
2 ^1 i9 t: e7 t. v8 |& K6 t! B公仔箱論壇 這一個故事﹐常被人引證明學問方法的重要﹐(通常所謂學問方法﹐包含讀書之態度﹐思想之態度﹐與邏輯中之演繹法歸納法﹐如何定真理之標準等。學問方法一名﹐並非一涵義清楚之名詞﹐但我們可暫不管他。)學問方法是「指」依此方法所得之學問﹐是點出的金。「指」比金重要。只要「指」存﹐莫有金亦不要緊。所以杜威曾說過﹐縱然現在之科學文明全部毀滅﹐只要科學方法存在﹐即不難再造科學文明。此外不少的西方人與中國人﹐都有同類意見﹐以為學問方法比學問本身還重要﹐可不必多擧。 ; m; t. E# w' N( A! j- `8 G0 l Y5.39.217.76: @+ G8 G7 }" D/ @1 T; q' g1 q% h
/ t; F" |( ^/ f 呂洞賓的故事﹐不僅表示「指」 比金重要﹐而且表示「指」先于金。呂洞賓要點石成金﹐必須先有那指頭。于是有不少人想﹐人必先有學問方法﹐乃能治學。如不先知學問方法﹐其學問必不能成。因為宇宙間一切真理﹐最初好似是封閉于黑暗中﹔人要求真理而獲得知識學問。必須把封閉的真理之寶藏打開。開門﹐要先經過門徑。門上有鎖﹐必須以鑰匙來打 開。學問方法是門徑﹐是鑰匙。不得門徑﹐便永在牆外轉﹔莫有鑰匙﹐決不能開鎖。又有人比喻:學問方法又如一把刀。只要刀鋒利﹐任何東西都可以切。如無此刀﹐對一切東西﹐便都只有囫圇吞棗﹐于一切事物﹐剖析不開﹐便不能見真理之寶藏了。西方的思想傳統﹐由希臘到現在﹐無論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哲學﹐以至講神學﹐講文學藝術之批評﹐都要先講方法論﹐即以此故。1 O1 p* B$ D) ?. n
' _1 Y6 p* R6 O% D3 u: L1 e / f! c" G; ?" X' O; Q6 @(二)tvb now,tvbnow,bttvb+ s) ]+ O: e4 P. ^: O; y* a+ E
3 x6 Y( C% f! E8 S3 Y) g! a* Q 但是以上一段話並不全對。說學問方法重要﹐是對的。但太看重學問方法﹐一心想得學問方法﹐真以為學問方法﹐比學問本身重要﹐人必先研究了學問方法才能造學問﹐如必先有鑰匙﹐才能開門﹐先有刀才能切物一般﹔則是不對的。其不對之處﹐可先用呂洞賓故事之本意作比喻。呂洞賓原是要求不愛黃金的人。那青年不愛 黃金指頭﹐乃是要貪得無限的黃金﹐這更是不堪傳道。許多人不先對學問發生興趣﹐立定造學問之志﹐只想先想得一個秘密的學問方法﹐以為得此方法﹐無盡學問知識便都可得著﹔正不免是出于一對學問知識的貪心。以貪心對學問知識﹐正常是不堪傳道而配真正造學問的。 8 h% D) u& M4 \/ I$ f5 P5.39.217.76 & c9 x& G, Z6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們從另一方面﹐亦很容易證明﹐並非先有學問方法﹐後有學問。而是二者同時﹔或先有學問後乃有所以學問方法。從人類學術文化之歷來上看﹐是人先對自然社會人生有許多知識之後﹐乃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之方法的討論。從一個人之獲得知識之歷來看﹐小孩生下來﹐即漸對其周圍環境﹐有感情知覺﹐而逐漸有知識。在 小學中學中﹐聽先生講書﹐更不斷接受許多知識。至于對學問的方法的問題﹐至少亦要到高中程序﹐才會注意到。而古今的科學家哲學家之述其讀書治學之甘苦﹐如何用工夫﹐或寫出其方法論邏輯學之著作﹐亦常在其學問已成就﹐或思想系統已大體完成之後﹐因而常是其晚年之所著。而他之所以要人先知其學問思想之方法﹐亦 常是使他人對其學問思想之內容本身﹐更能了解﹐而免去誤會。由此可知學問之方法論﹐並非先于學問本身﹐而可說是後于學問本身而有的。 6 d! B' j4 q g( g& V公仔箱論壇7 k) v. B1 {- `* G- T2 l4 A% j$ J# t
說學問之方法論﹐後于學問而有﹐是說學問方法之自覺﹐乃後于學問而有。在未自覺之先﹐學問之方法即在學問之歷程中。因而是與學問同時有的。人必須先有不自覺的自然應用的一些學問方法﹐與學問同時有﹔然後乃能由反省而自覺其所取之方法﹐以成對學問方法之討論。所以學問方法先于學問之說﹐可完全不對。 7 |/ z* }0 N" s. _& V/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T0 ]7 C' j N! S' a1 X
學問方法之初不是先于學問﹐如人走路之方法初不先于走路。小孩子不是先知走路之方法而走路。他是一面走﹐即一面不自覺的自然採取一走的方法。他之走路的方法﹐初可說是由走路而走出來的。tvb now,tvbnow,bttvb7 h( Y- p1 V6 r& D- O8 S+ q: Y
公仔箱論壇6 ]% U: S$ S, d' x! Z$ w( }6 y/ k
(三) ' S6 O! H& n) }# w5.39.217.76 f' ~' i( k/ X. V( {2 q 不僅走路的方法是由走而來﹐而且路最初亦是人走出的。路即是道﹐即可比喻真理。道或真理﹐亦是人走出來的。所以莊子說「道行之而成」。地上的一般道路是人的身體走出來的。學問中的道與真理﹐是精神的道路﹐心靈的道路。這是人之精神心靈之活動走出來的。古往今來﹐無數人的心靈精神﹐不斷的在某一學問的道或真理上走﹔于是才走出今日大家公認的學問中的道或真理來。tvb now,tvbnow,bttvb: V5 _" u; s9 W-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J) W+ b; v; ~
所謂學問中的道或真理是人之心靈精神之活動走出來的﹐不是說這些道或真理是主觀的﹐是人之心靈精神之任意活動之痕跡。不僅人之心靈精神不能任意走出學問中之道與真理﹔人之身體﹐並不能任意走出一般的道路。如人不能在水上走﹐而在水上走出人的道路來。 : P' B$ `: @4 X( \ W* `公仔箱論壇 9 A) h, ]7 }# B3 J+ B$ Rtvb now,tvbnow,bttvb 所謂學問中的道或真理﹐是人之心靈精神之活動走出來的﹐只是說:人造學問用思想時﹐人一面有種種之心靈精神之活動﹐即一面發現道或真理。有如太古之人﹐一面走﹐一面即見其足下之路。不是走在這邊走﹐而路在那邊。不是心靈精神在這邊活動﹐學問中的道﹑真理在那邊。而是二者俱時而有﹐俱時而現。人在造學問 ﹑用思想時﹐莫有全不表示道或真理之心靈精神之活動﹐亦無絕對離心靈精神﹐而懸空吊起的道或真理。人之造學問﹑或心之求真理﹐如果分二方面說﹐則如主人之見客。這面是主人開門迎客﹐那面即是客拜見主人。主看客人﹐客看主﹐一面是主觀﹐而一面即客觀。要說主觀﹐都是主觀﹔要說客觀﹐亦都是客觀。人之主觀的心 靈精神活動﹐要客觀化于道或真理中﹐而道或真理﹐即同時主觀化于人之心靈精神之活動中。此是一事之二面。8 |9 I: O3 u# u
0 ~" {+ {+ W1 W# Q- j# Z- N'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們了解人造學問或思想﹐以求真理或道時﹐乃一面是我們之心靈精神在活動﹐一面即自然的採一些方面﹐再一面即一步一步見到真理或道﹔便知說真理是一封閉的寶藏﹐須要先經過一定的門徑﹐以鑰匙開鎖﹐才能發現之比喻﹐及刀之比喻﹐都有不妥當處。因為這都好似先假定:學問中之真理或道﹑與造學問用思想時之心靈精神活動﹐先是隔絕的﹔只有用學問方面為媒介為工具﹐才把他們連接起來。其實﹐此三者在學問之歷程中﹐在人之求真理之歷程中﹐初實是三者相依﹐俱時而現 的﹐比當喻如最初造鎖時即同時造了鑰匙﹐造鑰匙時亦造鎖﹐初無先後。如其不然﹐則我們所持的鑰匙可以永開不開鎖。刀的譬喻亦可換一換。即我們用刀切不同之物﹐有各種不同之手幫。此手勢即是切的方 面。有某手勢﹐便能切物成什麼樣子。這比喻人如何用其心靈精神活動去求真理﹐便能得那一些真理。並不是先有手﹐中間有個手勢﹐先以手拿一個手勢﹐以此手勢為媒介為工具﹐以切東西也。3 @% G1 `& h$ d: ~+ p& X
公仔箱論壇0 n' n- z' I. C6 B3 q* t
(四)tvb now,tvbnow,bttvb. _5 @7 a' g2 s$ P% S* i' U
/ p( Q+ U4 p- L' h X 我在上文論﹐最初並莫有在學問之先作為學問之媒介工具之學問方面。然則我們何以要預備講學問方面呢?這有兩層意思可說。一是自一方面說﹐此本來是可不 必講的﹐亦不能講的。造學問最直接的方面﹐即是去造學問對學問發生興趣﹐去研究各種學問中的問題﹐了解各種學問的具體內容。學問之最直接的門徑﹐即在好學與好問之中下手。你從那裡發生興趣﹐即從那裡開始好學好問。大學者大思想家之所以為大﹐並不在其先有什麼秘密的方法﹐可以觸處成金﹔而只是他對學問之興趣 濃﹐關切的問題多﹐能順著問題繼續的想。心愛真理﹐真理自會來到其心靈中。如主人好客﹐客自然來。他亦自然會有他求真理之方法。如主人好客﹐便有招待客人的方法。然此方法嚴格說亦只能他自己用。如招待客人之態度情昧。各不相同﹐他人根本無法學一樣。所以莊子此述輪扁自說其斲輪之方法﹐只是「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授之于臣。」從此方面說﹐學問方法論便是不必講亦不能講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O: \: ?6 a3 Q% p& H
tvb now,tvbnow,bttvb* d# B- n) `4 g+ I) p
但是從另一方 面看﹐則學問方法則是可講的。因為如輪扁之說其斲輪之方法不能講﹐仍是一種講﹐絕對不講亦是不可以的。我們以上之討論學問方法的問題﹐亦無意中透露一些學問方法。如剛才說的于學問發生興趣﹐繼續思想各種問題﹐心愛真理等﹐亦可作方法看。所以﹐除了不必講不能講的之外﹐尚有可以講而不能不講的。然此可以講云 云﹐仍非視學問方法﹐如獲得學問之媒介工具之謂。乃謂我們可以于人類既有學問之後﹐反省其先不自覺的自然用的方法﹐而自覺的提出之之謂。由此自覺的提出之﹐即可啟發他人亦自覺此方法。然所謂啟發他人自覺云者﹐即意涵他人原來亦曾自然的依此方法去思想﹐或本來亦能依此方法去思想之謂。我們絕不能想講學問方法 論者真能以一方法與人﹐如與人一把鑰匙一把刀一般。道可傳而不何受﹐如火之傳于薪﹐並非此薪之火﹐跑到彼薪﹐為他薪所接受下來。其實只是引發他處之養氣與他處之薪﹐而自已化合燃燒﹐火傳來傳去﹐仍是各燃各的。各薪之燃﹐其火焰姿態﹐便仍有不相同﹐而為不可傳者。此即又歸到上述之不能講處。所謂「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規之圓﹑矩之方﹐只是一抽象普遍的形式。此抽象普遍的形式﹐喻如方法﹐是可以講的。然各人之用方法﹐仍各有其具體特殊之方法﹐存乎一心。此即各人之巧妙﹐而不可傳不可講之方法也。 % J1 J# x1 p- Z% Y ^* F9 c& n% b+ |(五) 0 s8 z$ z, S: i7 T4 b: dtvb now,tvbnow,bttvb ' l, ?8 l( f' O( h5.39.217.76 總括上文所論﹐我們可以得幾點粗略的結論:2 U% _3 k" h9 E m5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