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 S$ G8 | n! N' Q" N6 qtvb now,tvbnow,bttvb另一方面,就算不是「灰錢」,紅色資本帶着大陸的劣質企業文化在海外運作,也出了很多問題,常常給外國監管機構檢控;外國投資者經過好幾年的「中國熱」之後,頭腦開始清醒了,對大陸國企私企的股票需求降溫。2012年以來,不少已在美國等地上市的紅色企業重新私有化,從海外撤回;一些回到上海深圳的股市掛牌,另一些則流進香港金融市場;當中的灰色部分,當然不會選擇回流大陸【註】。- v; W. }6 h e
9 p- e b) o. p$ U0 L
「灰錢」選擇香港,除了因為在西方遇到麻煩退而思其「次」,但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對他們的擁有者而言也絕對不是沒有好處,而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駕馭本地的統治階級;這種駕馭,就算不是現在完成時,也至少是現在進行時,更會是未來完成時。而且,這些「灰錢」的入侵,有勢力龐大的帶路黨。 - s" c4 e8 p6 M) ?7 C5.39.217.76 $ B, q4 Z+ S3 L" p' ]" S有人會問,隸屬不同敵對派系的「灰錢」入侵香港,會不會把大陸的派系鬥爭引進香港的金融市場, 以致破壞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美譽?對此,筆者審慎樂觀。不同派系的「灰錢」都要利用香港繼續發財,不會在此大事興風作浪,因此會在很多方面尋求一種「恐怖和諧」;現今的大陸當權派不會在香港特別打擊落難的一派(如向媒體提供不利對方「灰錢」的黑材料),因為難保哪年哪月自己的一派變成落難派。用博弈論的術 語講:各派「灰錢」在香港採取某程度的妥協策略,是一個多回合動態博弈的納殊平衡,而且這個平衡還是相當穩定的。; t6 g+ v' A6 ~+ }! S# c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