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港澳台] 中國時報:我們都是台南人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6-2-13 07:58 AM     標題: 中國時報:我們都是台南人

2月12日電/小年夜凌晨美濃發生大地震重創南台灣,台南災情尤其慘重,截至11日晚間6時止已造成62人罹難、尚有62人失蹤,這是921大地震後最嚴重的一場地震。 公仔箱論壇9 w1 @" V! D6 z6 {  [  {4 o0 f. P. z) B

  S4 r6 V+ c/ ], X. U'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鄰邦及各地搜救隊伍,仍在倒塌的樓房之間搜尋生還者,不放棄希望,民眾也齊心祝禱,每個人的心都緊緊繫著仍困於斷垣瓦礫中的民眾。正如馬英九與蔡英文說的:“這一刻,我們都是台南人。” 5.39.217.766 {& z$ b( z  Y* H4 Q" K. K8 t
tvb now,tvbnow,bttvb( t- _& r& Z4 Z/ N$ C( O0 ^! k
  是的,我們都是台南人。如果說,這些年來台灣飽受民主內戰與藍綠惡鬥之苦,人民的情感不斷被撕裂,但當我們共同面臨殘酷的天災時,終究深刻體會到,大家禍福與共,命運憂戚相關,因為地震災害不會區分藍綠。處在地震帶與颱風帶上的我們,地震、颱風、土石流等天災的威脅從不是“意外”,而是不知何時會發生卻必定會發生的危機與考驗。而這樣的威脅,對台灣來說,就像一個與生俱來的命運胎記一樣,我們擺脫不了,必須尋找與之共處的因應之道。
; ]2 M6 r4 g3 g4 N# X6 R9 T! I' K公仔箱論壇
  w( }: ?! K0 L7 N" W, ^6 y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r' R- X, w, P1 L0 P
  與天災共處之道有三。第一,就是團結。如同馬英九曾說的:“台灣是個天然資源不多,天然災害不少的地方。”所以,當我們看到台南的民眾受苦於地震的重創,怎能不回頭嘆息,這些天災威脅,台灣人民就算齊心攜手,都不易面對,我們哪來的力氣、餘裕去內鬥內耗呢?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6 D: H+ G9 {) n4 I! N

1 Y# P: S! `9 mtvb now,tvbnow,bttvb  這次地震悲劇中,我們看到難得的藍綠和解與合作。不像前幾次天災或工安事件,“中央”與地方互推責任、相互叫囂。在這次南台灣大地震中,蔡英文不吝“肯定‘中央政府’和地方合作無間。”馬英九也表示,“對台南市長賴清德地震後,4天來全力投入,幾乎不眠不休,讓人不捨”。馬英九與蔡英文,都展現應有的領袖高度。賴清德也公開感謝馬英九,表示“馬英九在地震當天即指示中央各部會,全力投入救災,強化了災區的搜救能量。”這才是人民希望看到的承擔表現,希望這樣的和解與合作,不是地震時的曇花一現,而是台灣的政治新頁。
9 S, b6 W$ A5 X" x+ }2 b5 X- e3 |% h公仔箱論壇
- m; R# W+ ]  A( G&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二,要從每一次的地震經驗中學習成長。以這次地震救災為例,雖然該檢討的地方仍有許多,但大致上“中央”與地方動員的速度頗速,資源到位極快,相關救援工作也大致井然有序。當然,這次的地震規模不比921大地震或日本的311大地震,救災能量尚未受到極限考驗,但這也顯示台灣除了在921大地震中吸取了救災的經驗,這些年來更積極參與全世界的震災救援,乃至重建復原的工作,也確實吸取了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都在這次的震災中派上用場,也是台灣未來面對地震,於黃金時間快速動員、搶救生命、減少損害最重要的資產。 5.39.217.76+ U& E* t! z  h1 D2 ^' r* N- S) \
8 H& S( Q2 A  l" w
  第三,要做好準備。這除了需要前瞻的眼光、精準的專業外,更需要對抗民粹的魄力。地震發生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即感嘆台灣“沒有防災的頭腦”。但衡諸實情,政府最大的問題恐怕不是沒有防災的頭腦,而是缺乏對抗民粹的魄力。 公仔箱論壇3 b" p; Y, |- V; a" w
公仔箱論壇* Z2 C. }- k0 S% r7 b; G
  以李鴻源點出的土壤液化,及地震若發生在台北可能的大災難等警告為例,他的憂心並不是沒有依據。以日本的311大地震為例,台灣的人口密度更甚於日本,但我們的防災準備和日本相比是否更為確實?如果規模8.9的大地震發生在台灣,會造成多大的災情,實在難以想像。
+ `7 t4 q8 H+ ~0 \  k! k7 i, Mtvb now,tvbnow,bttvb: M: a8 }/ v( Q/ y' T
  分析出哪些地方是危險地區所需的技術不是最難,但重要的是根據分析資料必須採取的行動,民眾願不願意配合?政府首長有沒有魄力進行?其中最重要的補救措施是都更,然而,自2012年發生文林苑事件後,憚於民粹,都更變成了政府首長最不願意碰的燙手山芋。這尚只是一例,其餘如防震的法規與建築要求是否到位?如何防範不肖建商藉由頻繁改名、一案公司等惡劣手法,規避責任建造劣質大樓,避免如維冠金龍大樓被震倒的悲劇重演?這些都需要民眾的配合與政府首長的魄力。
! ^& j. k- {1 d2 L
5 I+ R  q/ H; I) R  南台灣大地震的救災工作仍持續進行,救災人員的辛苦,全台灣人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中,我們希望有更多受困者得救的好消息傳出。但救災之後,漫長而艱困的重建復原之路才要開始,那將更需要政府與社會大眾持續關心與支持,我們不只此刻是台南人,在重建之路上,我們將繼續是台南人。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