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盈餘勝預期 扶貧紓困待何時' L3 i% K# } ], x
tvb now,tvbnow,bttvb$ z! I$ v9 b) v6 M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一方面,港府財政盈餘遠超預期,財政儲備再創新高;另一方面,香港經濟低迷,百業凋敝,民生困頓,當局能否善用財政盈餘扶貧紓困及應對經濟危機,備受各界關注。+ Q6 P1 s$ U4 J: B) W
# o) k+ o1 z9 @- A7 ^2 R" Y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月底出爐,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再次面對預測失準、庫房水浸的尷尬。綜合會計界的預測,受惠於印花稅、利得稅及薪俸稅等收入理想,本年度財政盈餘料達七百多億至九百多億元,遠超去年預算案預測的三百六十八億元。港府財政儲備水漲船高,達到八千五百多億元,相當於政府二十四個月開支,名副其實窮得只剩下錢。 , m2 p1 ~% h( K8 p& e! l4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8 B' u) u. I- k
一年前的預測與實際情況出現誤差,本來無可厚非,問題在於港府次次估錯,愈錯愈離譜,不僅理財能力備受質疑,而且令預算案完全失去意義。眾所周知,公共財政關乎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如果善用資源,好鋼用在刀刃上,既可以扶貧紓困,還可以解決許多深層次問題,可惜港府甘當守財奴,不是以「審慎理財」為藉口,就是以「結構性財赤」嚇人,導致官富民貧愈演愈烈,安老、房屋、教育、醫療等問題不斷惡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z. P' F6 x! \ X5 M
0 ~2 ]: l0 ? c: \: g
以安老問題為例,香港作為富裕社會,至今沒有一套完整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以致許多基層長者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簡直匪夷所思。其實,港府既有能力也有責任推動全民退保,奈何一直以各種藉口推卸責任,即使迫不得已推出公眾諮詢,也因為有預設立場而淪為一場公關騷。有人諷刺庫房龐大盈餘只是為了支付公務員退休金,並非沒有道理。公仔箱論壇/ H* [( ^0 _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