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張鐵志:思想的辯論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6-1-31 01:18 AM     標題: 張鐵志:思想的辯論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1-31 01:20 AM 編輯
5 E5 Q8 r0 c" L+ P公仔箱論壇/ a  m* C+ G6 K" I0 T
張鐵志:思想的辯論tvb now,tvbnow,bttvb$ G7 _  K% C6 P" s- W

4 P- `3 R# S! n% R$ u/ O5 P9 p公仔箱論壇5.39.217.761 F0 J' n7 Z6 @1 [: y4 l3 Y2 t
公仔箱論壇- N" b0 u5 A' U, S- y) a3 ^2 j
那是美國電視史上最精彩、最迷人的一場政治辯論,並從此改變了美國電視文化。5.39.217.763 O) I2 i# Z/ _8 P
5.39.217.76) }" j- j3 \( ^. t' `! E% `
1968年是美國最動盪狂亂的一年。參議員包比甘迺迪(Robert Francis "Bobby" Kennedy)和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先後被暗殺,各城市貧民區黑人接連暴動,民主黨的芝加哥代表大會場外,爆發了整個1960年代最激烈的街頭衝突。" }% m. e0 i+ [, L- F7 `. [6 O6 ^
公仔箱論壇" m4 O! E% T- b
暴力、憤怒、哀傷與迷惘,從美國歷史的黑暗之處猛烈襲來。1 i; u) ~" E7 s- o

! m8 {7 G& G8 G# T, y6 h/ d3 a公仔箱論壇1968年美國的一場電視辯論: {) J8 G* L  `: R# o; ~* \! p+ ]
$ I9 E+ {0 a) h7 e$ N
一年也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共和黨在邁阿密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民主黨在芝加哥召開全國大會,人們都在關注這個混亂的年代,兩黨會由誰出來競選總統。美國三大電視網中收視率最差的ABC電視台想到一個特別招數,邀請兩位名人公共知識分子在電視上辯論:William F. Buckley, Jr.Gore Vidal+ D" T. e, Q; C

: E; K1 l# r+ Q' b. H5.39.217.76這樣一個電視辯論的概念在當時是新奇主意。William F. Buckley Jr.Gore Vidal這兩人分別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而且,他們嚴重厭惡彼此。Buckley1955年創立美國最重要保守派刊物《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後來更被視為當代新保守主義之父。Vidal寫小說、寫歷史、寫政論,是暢銷書作者,小說也被改編成電影,且毫不掩飾他對同性戀的支持(雖然他並未正式出櫃)。Vidal的箴言是:「永遠不要拒絕有發生性關係或上電視的機會。」
' P' ~$ h( p' y. ]
# K3 _. \, A2 ?! E( F
尤其,這兩個人都具有當前知識分子不可能有的明星光環和超級知名度:他們都上過《時代》雜誌封面,經常上電視節目,都參選過公職(但都沒當選);他們都瀟灑自戀,能寫能辯又風趣幽默,極有個人魅力。
- X1 i4 ^! _3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X' _7 A  r6 h/ S) Z) v
且他們都有強大的身世背景:Buckley和尼克遜與列根都是好友,Vidal的外祖父是參議員,他個人與甘迺迪總統、Eleanor Roosevelt都是好友。有人說,Buckley是「他的時代的最好的辯論者」, Vidal是「他的時代的最好的演說者」。- g$ j' n% r! _/ n& W6 s
5 I" g4 S) |+ n( C$ F( f
1960 年代是一個美國變遷最劇烈的時代,民權運動、反戰運動、反文化、嬉皮、性解放,正在定義了一個新美國,而一切舊的秩序與規範都在崩解。Vidal積極擁抱並且支持這些改變, Buckley則是反對甚至痛恨這些改變。因此,在他們的10場電視辯論中,兩人在越戰、種族主義、美國在世界政治的角色、貧窮問題、法律與秩序、對異議的容忍,以及如何看待性解放的問題,全都針鋒相對。例如,在辯論前不久,Vidal出版了一本瘋狂性幻想的小說Myra Breckinridge並改編成電影,Buckley形容這本小說是變態色情。tvb now,tvbnow,bttvb* m- i- I& Z' m* Y2 `8 a

( o$ n' ^# |! U; k1 J. K) K2015年的一部美國紀錄片《最好的敵人》(Best of Enemies)就是以這個辯論為主題。影片不僅重現當年辯論片段,且討論當時的歷史脈絡,及對後來電視文化的影響。
" \, Z2 A9 G& Q$ k" n) I  K) W. a5.39.217.76
/ Y; |* X- Z6 b' p+ Q
人的辯論犀利、機智、具有思想性,又對彼此毫不留情的嘲諷。在第一場辯論時Vidal批評共和黨是「一個充滿貪婪的政黨」,Buckley馬上反擊Myra Breckinridge的作者當然熟悉貪婪的衝動」,然後Vidal馬上說,「Bill,如果有任何關於Myra Breckinridge的競賽,一定是你贏,因為這整本書的風格就是建立在你身上——熱情但是不相關(passionate and irrelevan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e. i- |: j! i9 O% M6 X& G8 z. k
5 x/ p5 }# B- y! U4 `- C" b; U
不過,一開始他們雖然保持着幽默、溫和與節制,但一場一場下來,辯論卻愈來愈激烈,觀眾作為圍觀者也愈來愈嗜血,渴望更刺激、更衝突性的內容。6 {7 h( I5 N* y# j* E: f% P* \) _6 c

, r' {8 L4 W; _' O最後一場辯論中,出現最激烈的攻訐。那一天,也是在芝加哥的民主黨代表大會場外群眾和警察衝突最嚴重的一天,抗議者被警察打到血流滿地、哀號遍野。 Vidal和好友荷李活明星保羅紐曼和知名劇作家亞瑟米勒一起走進催淚瓦斯的煙霧中,去觀察現場。他在當天後來的辯論中說,我們彷彿活在蘇俄政權下,不過 Buckley卻對這些搗亂的傢伙深惡痛絕,還說那些抗議傢伙拿着胡志明的標語。接着Vidal批評Buckley是「秘密納粹」,Buckley失去一貫的冷靜,激動地回擊:「聽着,你這酷兒(queer),我會把你他媽的臉打扁。」
; e% m7 a! v/ a4 K) Q) ^% Y5.39.217.76
. }  p% t# b4 a9 n! N# Q- [) Z- _
這是這系列最後的高潮,卻是一整個新時代的開始。tvb now,tvbnow,bttvb3 D* e; P: W0 g9 C3 p. r/ x
; {. r0 F; r; {8 b5 A0 L- ?1 a  O
充滿雜音 聽不見思想! E8 j3 M* f  T1 u

  d8 X8 s6 Z) |9 l0 j9 s10場辯論為ABC電視帶來很高的收視率,引起巨大的討論。此後,美國電視開始模仿,邀請不同立場的「名嘴」來辯論。他們的聲音愈來愈激昂,但卻愈來愈空洞,知識與思想的論辯卻逐漸淪為不同黨派的立場鬥爭,以及名嘴們的嘩眾取寵。美國著名的政治諷刺節目主持人Jon StewartCNN的一個名嘴辯論節目上當場批評兩位主持人只是「作秀」,而不是辯論(這個節目不久後被停掉)。
8 I/ C& J5 z% \- v

7 f. W4 t7 L7 S9 e1 H' X, ^公仔箱論壇這不止是電視節目的悲哀。在這個社交媒體的時代,不論是推特或是中國的微信,所有的討論似乎都愈來愈碎片化,公共領域愈來愈充滿了瘋狂而虛無的雜音,而愈來愈聽不見思想的聲音。公仔箱論壇1 Y; ?( V+ x9 ?/ i" |8 j. z/ f
tvb now,tvbnow,bttvb& y& x/ _& X6 r6 w, p# |
公仔箱論壇. D( u" I( x$ ~# k2 z) D
作者是台灣評論家、《號外》雜誌前總編輯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