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國際]
「踩點」式恐襲威脅 美家長揪心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5-12-17 01:04 AM
標題:
「踩點」式恐襲威脅 美家長揪心
「踩點」式恐襲威脅 美家長揪心
Y# b* l0 e/ u5.39.217.76
公仔箱論壇6 b- t+ H% |" S: f5 X/ T
" f0 Z! E' ~4 {公仔箱論壇
學生人數多達七十萬的美國加州洛杉磯聯合學區十五日收到恐嚇電郵,隨即決定關閉所有學校,並緊急通知家長帶學童回家。這是在不到兩周之內,南加州連續發生的重大治安案件,有人認為光憑一封來自德國未經證實的恐嚇電郵,下了關閉學校的決定,令學區損失數百萬美元,上百萬人的生活被打亂,學區是否成了「驚弓之鳥」反應過當?
, }) q4 [# {. f J% `# b: } W$ N5.39.217.76
9 t' ?. z; ^* P
其實紐約市也收到揚言發動恐襲的電郵,但經過判斷後予以排除,全紐約校園師生照常上班上課。曾任洛杉磯市警局長的現任紐約市警局長布萊頓認為,逕自宣布停課,可能反應過當。而西岸部分認同他的教育界人士除了對閉校產生挫折感之外,還感到憤怒,尤其在教育經費捉襟見肘的今日令學區損失甚巨,他們主張在事件過後一定要抓出寄件人繩之以法,負起民刑事的雙重責任。
tvb now,tvbnow,bttvb; i+ B, j1 q0 ^7 T% Z4 f- `8 Y
" _1 X) F" i# N
不過大部分地方執法機關認為閉校並未防衞過當。在巴黎及加州聖伯納丁諾縣接連恐襲事件後,可以看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恐怖分子已非隨興單線作業,而是事先經過策劃,分工處理不同環節,計劃在不同地點實施恐襲。在聖市的案件中槍手甚至在事前還跟同事有過多次爭吵,使得恐襲原因虛虛實實,這種「踩點」式的壓力測試,難以確認真正原因為何,也令執法部門疲於奔命,民眾生活受到影響。
j8 f( f% a0 Y3 M6 T5.39.217.76
* P G' \, J" d, P.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至於關閉學校的決定是否是教育行政人員「一意孤行」?據洛杉磯聯合學區總監公布的資料看來,他事前不但跟校警負責人及洛杉磯市警長局討論,甚至連夜跟聯邦調查局通報,經過討論後才當機立斷,難謂其為「小題大作」。
4 Y/ x; e. N( R
tvb now,tvbnow,bttvb0 J7 V! t9 M, M$ s; v9 d
儘管是次恐襲看來是虛驚一場,但不可否認地給治安當局蒙上陰影,學童上學也增加了顧慮;有些學童還是來自天災人禍頻傳的地區,原本以脫離險境,來到一片淨土,沒想到舊日驚恐的噩夢重現。
$ ?5 h- W$ @. a, d* F3 u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3 P3 b W. j' T- W
當然在全球戰火浮生的今日,很少地方能說完全不受恐襲威脅。「伊斯蘭國」既已成功在美國本土發動恐襲,有許多總統大選參選人主張美國現在處於戰時,應提高國安層級,居安思危,或許不無道理。
, q+ t+ ?0 Y. s% q3 Y! A公仔箱論壇
$ q5 f% d( ^7 _+ x O) v4 ?- w5.39.217.76
實地觀察美國校園的治安,在西岸一般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校門看似設以層層關卡,還有零星警衞或是義工家長在場,但如真有「孤狼」式的槍手出現,在頭三到五分鐘校園內的學生只能自求多福,不管是康州小學慘案或是俄勒岡州社區大學的槍擊案都是如此。如果遭逢兩名以上的恐怖分子同時進襲,傷亡人數則更加難以想像,這些都是校園遭逢突發暴力案件的維安隱憂。
% Z1 X3 I# x2 k+ k
5.39.217.760 [" h. X% l( b8 l
聖伯納丁諾血案發生後,槍手鄰居回憶案發前曾目睹槍手家中的可疑跡象,但為了避免落入「微歧視」的批評,而未能向治安當局舉報,因而懊悔不已。聯調局為此曾提醒民眾看到可疑的蛛絲馬跡不要猶豫,應即向當局舉報,讓專業人士判斷是否應該追查下去。十五日的校園安全事件既已由專業人士判斷,這個決定的後果勢必由全民「買單」,也許現在看似顯得唐突,經費付得冤枉,但如果放在時間的縱軸上,或許是美國反恐戰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