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港澳台]
供應不足靠篤數 三年上樓枉自欺
[打印本頁]
作者:
serrurier
時間:
2015-12-11 05:45 AM
標題:
供應不足靠篤數 三年上樓枉自欺
供應不足靠篤數
三年上樓枉自欺
5.39.217.766 H5 R6 f9 x6 l D
公仔箱論壇! G( h. X1 F1 @# X; k1 d$ \7 q
隨着輪候人數愈來愈多,公屋三年上樓目標早已淪為空談,申訴專員公署發表報告狠批房屋署發放的輪候時間誤導公眾,再次印證港府面對房屋問題束手無策,只好靠篤數掩人耳目。
8 I2 q: ~3 p4 V; A. n3 z$ T
5.39.217.76( p, X* K% a# W+ ?
申訴署的報告指出,房署將公屋「一般申請者」與獲優先安排的「長者一人申請」一併計算,只提供籠統的整體平均輪候時間,製造「三年上樓」的假象,未能反映真實情況,容易造成誤導及招致投訴。截至去年六月底為止,百分之五十二的一般申請者輪候公屋時間超過三年,百分之二十七超過四年,百分之七超過五年,最長的輪候時間甚至達七年,可見所謂三年上樓目標根本是欺人之談。
$ b1 ~ R+ U# O3 E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7 C- ?1 A5 |9 o) X& F公仔箱論壇
申訴署並批評房署擁有一些關鍵的資料,如公屋選區、家庭人數及預計單位供應量的數據,卻沒有公開。而房署則聲稱輪候時間難以預計,編配受多項因素影響,向申請人提供資料反會「幫倒忙」云云。這顯然是狡辯,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應讓市民了解運作,豈能黑箱作業,令申請者漫無目的地等候。申訴署建議房署按不同類別申請者計算和公布輪候時間,這無疑可以更準確反映實際情況,然而,如果港府沒有辦法增加公屋供應,輪候人龍只會愈來愈長,即使按不同類別計算和公布輪候時間,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5 H5 E7 d/ H2 v. h$ R; D5 Mtvb now,tvbnow,bttvb
9 W" T7 x# k: m& z5.39.217.76
眾所周知,儘管長遠房屋策略訂下未來十年供應二十萬個公屋單位的目標,平均每年兩萬個,但根據當局的數字,未來五年只有七萬五千個公屋單位供應,距離目標甚遠,到一九至二○年度,公屋供應更將低至九千二百個,成為十年新低。而另一方面,私人樓宇售價不斷飆升,公屋輪候冊申請人數愈來愈多,很快就會衝破三十萬大關,在這種情況下,三年上樓已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早前房署承認平均輪候時間升至三點六年新高,這明顯也有篤數之嫌,實際輪候時間恐怕遠遠不止。
4 f3 f% `. @5 y6 \5 w* z$ |1 ~
tvb now,tvbnow,bttvb1 {( K6 B& e" v. t' g% W( z+ P
說到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疏導公屋輪候人龍,加快上樓時間,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而這正是最棘手的難題。港府不是不知道房屋問題不斷惡化,也不是不想解決問題,奈何阻力重重,寸步難行。最明顯的例子是,當局將大埔三幅綠化地改為住宅地,本來已準備推出招標,詎料受阻於環保團體的司法覆核,招標計劃被迫擱置,這一擱不知又要擱到何時。最令人擔心的是,萬一司法覆核效應不斷擴散,土地供應勢必更加緊張,十年建屋目標固然無法達到,公屋輪候時間也將會繼續拉長。
公仔箱論壇: E" U! D: E: _0 s0 q1 W4 A
tvb now,tvbnow,bttvb3 r9 H3 g/ l0 c! h- B) r
顯而易見,在目前的社會和政治氣氛下,房屋問題已成為一個解不開的死結。早前有智囊組織建議將部分郊野公園用地改為住宅用地,無疑用心良苦,可惜只是紙上談兵而已,不僅不可能成事,反而添煩添亂。房署靠篤數敷衍民意,恰恰反映當局已經黔驢技窮。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