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電/“親愛的堂爺爺、父親、舅舅和弟弟,你們離開我78年了,我對你們的思念從未停止……”1日上午,位於南京城西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哭墻”前,90歲的楊翠英老人一邊呼喚著親人,一邊將哭墻上父親楊學文、舅舅楊賢營的名字指給人看。 " ?( `" ]: Q) a
# l. Q$ L0 @7 j0 Y2 o# G D' ]
2014年2月,我國通過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同年12月,紀念館首次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祭告活動,意在喚醒正漸漸消逝的幸存者們的記憶,讓個人證言能以家庭為單位代代傳承。在今年國家公祭日前夕,南京從12月1日集中開展為期1個月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遺屬們通過在名單墻前上香、獻花、跪拜、誦讀祭文或家信等形式,悼念遇難親人。 公仔箱論壇4 @- i* G( E& Z$ {4 d; h, P'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