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討論] 練乙錚: 塵埃落定 初選聚焦 [打印本頁]

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5-11-30 06:29 AM     標題: 練乙錚: 塵埃落定 初選聚焦

練乙錚: 塵埃落定 初選聚焦. i" k7 N/ e/ u  O

+ w% B# N; U5 dtvb now,tvbnow,bttvb
野獸怕美女,所以三亞的爺們要淨空。不過,在獸穴之內及周邊,人們始終得提防着。去年有那麼多的雛犢斗膽佔了老虎的地頭,這個月又那麼不乖巧地摸了一下老虎的屁股,你道獸性不會遲早發作、呆在那裏乾啃悶棍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A3 O' u* b) l(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U, s0 B& [6 \3 a
區選剛過,塵埃還未落定,有成員勝選的青年新政的召集人梁頌恒繼續奮進,一馬當先提出民主派應在廣泛協商的基礎上建立派內的正式初選機制。事緣今年6月湯家驊退出公民黨並辭掉立會新界東議席,補選於明年1月接受提名,2月底投票;湯希望由愛徒楊岳橋接棒,代表公民黨出選。當時還未蒲頭的青年新政已有參與補 選的意向,區選之後再提出此事與公民黨商討,可謂恰當。
0 w# G" j; a8 F, c6 T* d0 vtvb now,tvbnow,bttvb! ^% I  s4 m* ?$ @+ a  _2 v; B
青年新政倡初選正合時
! t/ i$ P9 w4 m6 D

; `9 v* q6 A! T* K3 |% ^. z7 l4 V2016年的立會換屆選舉迫在眉睫,筆者視之為民主派面對「國家隊」背城借一的生死博弈,而新界東的補選就是前哨戰,儘管民主派的勝負短期不足以左右大局,但會影響之後的士氣。公民黨認為湯家驊的舊席應由該黨接手,乃人之常情,背後的邏輯當是上次選舉把湯送進議會的選票,主要都是湯本人和公民黨之前的共同努力爭取到的,「過繼」給湯屬意、還是公民黨成員的楊岳橋,不逆政治倫理。
& S3 M3 [" F" |3 \0 D, D- m- k$ |0 S9 m* }
然而,從另外的一些角度看,把議席「開放」給所有民主派人士爭取,理由亦相當充分。首先,上屆立會選舉已是3年多以前的事,之後香港的政治形勢變化深刻,佔運帶來的範式轉移已經浮現,民主派內部的相應變化勢不能免;這些變化,涉及民主運動的所有方面,包括運動的組織形式、派系之間的關係、在港爭取民主的意義、目的、手段和支撐一切的論述。眾多的變化,本身與社運中的世代輩分無必然關係,卻是以年輕人為主要載體橫空出世的。2 F0 R# q8 a; M3 n5 Y- X
6 D: w  ~9 G$ ?1 a3 f6 K- j
但是,這些積極參與運動的年輕人並非與民主派內其餘群眾割裂,後者其實也在變化。如果民主派政黨事前不能解讀這個變化,明年的立會換屆選舉就不能發揮最大限度的優勢。在一個比較完善的初選機制之下,有青年新政、「傘兵」組織、新民主同盟等新一代政團參與的立會地區議席補選,正是讓所有民主派解讀上述變化的好機會。面對新的競爭對手,原有的民主政黨須要努力適應。這個補選如同一次演習,結果令人意外的話,提前發生比在換屆選舉才發生好,不至措手不及、影響民主派的整體戰果。建立初選機制之後,在補選裏小規模試練一次,便可以在下屆立會選舉之前商討改進。
3 h8 Y4 [9 i8 r+ u' w( A公仔箱論壇
) ?; x; Z/ P% k- [, n2 u5 z因此,筆者認為大家不應對青年新政等準備參與補選的政團有過多的疑慮。世界上哪有認真的參政團體不希望取得更多更重要的議席,進而向最終執政的目標進發的?此外,一些人士對梁頌恒等人的背景有「染紅」之憂,更大可不必。在香港這樣複雜的政治環境裏,不與共產黨的統戰勢力接觸過,就不知天高地厚;絕對的「素人從政」,其實是找死。像梁頌恒的那些前度「背景複雜性」,不是太多而是可惜還不夠!筆者在七十年代與中共統戰人員的交往,可說比梁頌恒的深廣百倍,持續不下10年,到今天逢年過節也會遇上當年的「朋友」,所以才不會大驚小怪。不只筆者,不少現在的民主派領導,恐怕也有類似的經驗;何「染紅」之有?
2 x, `; N/ j8 G$ d3 ^: H& l; G6 U
- b  E2 ^* V: g2 V& Z$ s初選比終選難tvb now,tvbnow,bttvb' G& m9 G7 j1 g1 ?9 d
5.39.217.76$ k8 S7 H( u7 o
世界上有初選的地方很多,但只有一些共產國家裏的初選乾淨利落。不過,那些都是假的:所謂「民主集中、幾上幾下、反復醞釀」,到頭來不過是貫徹了上級黨委的意志,所以才有人大那些99.9%通過的例牌投票結果。在民主國家,終選的民主性毫無疑問,但初選一般也是拖泥帶水甚至含混着過去的,要搞得好,比終選難得多。在主要西方國家裏,初選辦法最早確立並成為國家政治體制的正式一部分的,是美國。5.39.217.76$ @9 q" h! m7 X( z' Q! O( w, l4 \

1 W) {( H: z) r. A' K* atvb now,tvbnow,bttvb上世紀初之前,美國政黨政治的大老文化充斥,金權要俘虜政治人物,目標很明確;便是初選制度確立之後,黨內民主的程度提高了,這種大老文化的影響依然存在,有時甚至足以左右初選的結果。而且,全美50個州裏,起碼有六七種不同的初選制度,令人眼花繚亂:有「開放」、「半開放」、「封閉」、「半封閉」的;此外,加州、阿拉斯加、路易斯安那州則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初選方法等等。各州初選制度儘管不同,但都是由民間主導、政府主辦的,有公帑支援。tvb now,tvbnow,bttvb! ~1 {! ^4 u# L, H* A) m' p

# q# E2 a* v# K, D- ^- e/ e公仔箱論壇所謂「開放」的初選,指選民無論什麼政治立場和所屬何黨,都可以把票投給任何一個政黨的任何一個參加初選的候選人。打個譬喻,民建聯的黨員可以在初選裏把票投給熱血派的參選人;反之,公民黨的黨員也可以把票投給工聯會的參選人。這樣搞「混戰」,理論上可能出現大量的「敵意策略票」,扭曲選舉結果。不過,美國有19個州使用「開放」初選近百年,大量政治學研究卻說明「選過界」(crossover voting或party crashing)的情況從來都不明顯。7 i* U% h$ f2 y- l" s8 o* ~
+ T4 h. ]7 e1 y2 H1 r$ q
在台灣,民進黨的初選機制比較成熟,但九十年代以來,機制更改了16次;2008年大選的辦法,是「黨員投票佔三成,民意調查佔七成」;明年大選,初選的辦法又變了,改成首先由黨員自由登記參選,然後在黨內溝通協調推出一位候選人;無法協調的話,即可採用「全民調」方式決定唯一的候選人。國民黨2000年以後也採取了「黨員三成,民調七成」的辦法(若只有1人登記初選,則民調支持度要過三成)。但可惜這些政策的執行不穩定,只能說是聊勝於無,今年更鬧出把按照機制產生的總統候選人洪秀柱「活活打死」的可笑劇。
# |$ ?( ]1 G'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7 M, u9 J9 ^/ L# f美國和台灣的初選都只不過是政黨內部行為,一黨之內派系之間的矛盾已經夠麻煩的了,何況香港民主派要搞的是派之內的各黨之間的初選機制?公仔箱論壇9 K2 P  l, a* L; ~, P
# P# d- r# z( ^% S
初選制度的利與弊公仔箱論壇* M9 q4 J( P6 Y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5 Y4 T9 C8 y6 [6 u
以初選替代黨內大老文化,無疑促進黨內民主,但也有複雜的利弊考量;西方政治學裏,分別稱之為primarypenalty和primary bonus。- A) R  X; Q& A. T1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A0 o1 K3 O4 u
弊端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初選有導致意識形態「極端化」的傾向。初選勝者在黨內可能最受歡迎,但到了跟敵對政黨交鋒的階段,卻往往是未能取得最多選票特別是中間選民票的人。換句話說,初選選出的,不是該政黨的最理想候選人。這個缺點,是一種體制必然,無可避免影響初選的「效率」。如果每個政黨都是這樣得出代表該黨的終選候選人的話,政黨初選的失效「公平地」影響每一政黨,所以不一定會左右終選的結果。不過,看美國現在正在舉行的初選,共和黨的「極端化」傾向明顯比民主黨嚴重;共和黨如果由現時的極端派、初選大熱頭馬特朗普(Donald Trump)出戰民主黨中翼的希拉莉,很可能不敵。& _/ G( t5 \2 l# S0 K3 j

! R5 k' |2 S+ f弊端之二是初選少不免破壞黨內團結,有時此階段的積怨太深,會影響敗方在勝者與敵對政黨最後比併時的助選熱情。這個弊端在初選拖得很長的國家尤其明顯(例如美國,初選階段長達1年,完結之時,勝出者早已筋疲力竭、遍體鱗傷,還暴露出自身弱點,在終選時成為政黨的攻擊目標)。在香港民主派當中辦初選,時間大概不會拖得那麼長,但由於是在同派不同黨之間搞的,未開始可能已經鬥得半死,因此這個弊端可能更嚴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o' k' S6 W$ ~( Z& Y: q" z
5.39.217.76/ \. _/ `" B  l/ ]# m
初選的有利因素也有好幾個。其一是勝出者在黨內支持者心目中的認受性高於由黨內大老之間協商出來的;其二是初選完全公開,過程讓全國人民注視,到終選的時候,各黨的候選人都有相當多的機會曝光了,中間選民因而能夠作出比較明智的選擇;其三是初選開放程度比大老協商高,一些還未出名但有實力的政治人能夠循初選遊戲規則進場,取得上位機會,例如奧巴馬當年只是首任參議員,除了在他代表的伊利諾州稍有名氣,在全國其他地方卻不見經傳,若非初選可以自由參與,單靠民主黨的大老慧眼識英的話,機會何等渺茫。

1 q8 X6 N2 S# @; ?7 u: I* ?% Ttvb now,tvbnow,bttvb. |6 `2 t. P, O; S8 I# k3 \

( O6 V5 e0 _: T7 ~" k不求最佳但求包容tvb now,tvbnow,bttvb. r* N3 V* X0 N6 U# d. S/ G

- Z( q& ?1 b3 E8 R5.39.217.76此外,也許最重要的好處是,初選能夠提高終選的投票率。初選不僅能夠凝聚民氣、拉近候選人與選民之間的距離,還會讓大量選民覺得自己是正式的持份者,所以在終選的時候參加投票的意欲比較高。高多少呢?研究顯示約高出5%,非常可觀。民主派要記住這一點【註】。tvb now,tvbnow,bttvb& w) }# G* ]/ p3 N
3 e9 m8 [  J1 B9 g0 I! B3 q+ D1 V+ |
要建立和維持良好的初選機制很困難,不過,民主派下一次立會選舉卻不能不迎難而上;出路在於不求方案完美,但求廣泛包容,務必使民主派政治頻譜兩極的政黨或政團都囊括,否則極可能於事無補,最終失掉「關鍵的三分一」。要求在所有選區一一按機制進行初選的話,結果可能是機制本身難產。一個第一步比較簡易可行的方案是,各黨派同意先訂出各自在下屆立會選舉可享「單獨出選」的選區數目;第二步再協商在哪一區由哪個政黨單獨出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4 \0 x! u  A$ F. C

2 ]' F  l1 E) N-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一步的各黨「單獨出選」區數,可按各自的立會議席數目及區選往績釐定,也可以通過舉辦民主派當中的「全民投票」的結果來決定。後者的做法可以是:把投票權限於2014年佔中、傘運期間的簽名運動名單範圍為基本(以HKID號碼確認),加上由這些人介紹/推薦的其他人。此前的若干次民主派大小簽名運動的名單也可加入。(如此,初選便是「封閉」的。)投票對象是政黨;得票最多的政黨便可以得到最多的「單獨出選」區數;餘此類推
5 u: e3 |  o'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j0 y9 s% {- L9 M這個方案理論上較客觀地包容所有不同派別,最溫和泛民到最激進本土、最老的到最新的,都可以入圍。標準是客觀的數據,毋須太多的面對面協商——這種協商,目前不是太容易罷?5.39.217.767 Y) G2 ?; Z- r; P
5.39.217.761 |  I" i* s( a" d% r0 N8 ^. g
井蛙之見,為識者笑!
# r$ ~! Q* s2 I  ]
4 i3 {: t. o! L8 l5 a3 }4 {特約評論員
/ ?" K' E& w* i2 N公仔箱論壇
. o" @$ f$ n- C/ p* x9 p註:見Josep M. Colomer編的PersonalRepresentation: The Neglected Dimension of Electoral Systems,ECPR Press, 2011,第5章第87頁。
9 ?3 {& |, u: Y& [# otvb now,tvbnow,bttvb
0 `+ m# H% E* s  {  l2 T& n& l% |筆者按:周一拙文誤指新民主同盟若干成員尚未退出民主黨,乃筆者新聞記憶老舊未曾更新之過,文章的網上版已改正。謹此致歉!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