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資訊] 它把我電醒 Tesla Roadster Spor [打印本頁]

作者: nt1972    時間: 2015-11-27 04:54 AM     標題: 它把我電醒 Tesla Roadster Spor







原以為電動車都只顧著重環保、沒趣味、容易冇電,但開過Tesla Roadster後,有必要對電動車另眼相看。

Tesla簡史
今年6月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Tesla(交易代號TSLA) ,上市時成功集資了二億二千六百萬美元,成為自從1956年福特汽車後,第二家上市的美國車廠。

Tesla於2003年由南非出生的企業家Elon Musk創辦,總部位於加州矽谷,生產高效率、具駕駛趣味的電動車是Tesla的發展目標,而Tesla Roadster是該廠首個發展項目。

與不少在矽谷尋找機會的公司一樣,Tesla最初的發展由創投基金及個人投資者提供營運資金,在Elon Musk及技術主管JB Straubel的領導下,首部Roadster原型車於2006年7月發表,旋即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並獲選為2006年最佳發明。生產版於2008年2月正式投產。

2009年5月,Tesla獲德國平治母公司Daimler AG入股五千萬美元,後者成為策略股東,Tesla則為Daimler集團旗下的smart fortwo及平治A-Class等電動車提供相關傳動組件。

同年6月,Tesla再獲得美國能源部提供一筆共四億六千五百萬美元的貸款,Tesla將這筆款項用於Model S電動房車研發,以及為其他車廠發展所需的電動車傳動技術。

今年5月,豐田落實入股五千萬美元,成為繼Daimler AG之後另一策略股東,Tesla則承諾為電動版豐田RAV 4提供所需技術。

雖然Tesla透過互聯網銷售新車為主,但廠方已在全球開設了14間陳列室,據Tesla亞太區董事Kevin Yu透露,他們不排除會在港物色合適地點開設陳列室。至今年8月止,Tesla Roadster在北美、歐洲、亞洲及歐洲等三十多個國家,已售出逾1,300部。

之前只開過兩款可以買得到的電動車,都是城市代步用途的小型車,行車寧靜、不會釋放廢氣是最大優點,但中後段加速性能銳減、操控娛樂性不高及擔心電量不足以支持預定行程等,都是駕駛該兩款電動車不及內燃引擎車「爽」的原因。

電動車及內燃引擎車的運作原理大不相同,傳統車廠縱有先進的引擎技術,電池及電器系統的發展卻未必很先進,所以由傳統車廠造出來的電動車未必最好。

美國矽谷以電子科技聞名,由矽谷的專家來開發電動車,可能比傳統車廠更有睇頭。

以加州為基地的Tesla車廠,便是由美國矽谷一班電子專才打造出來的一家電動車生產商。Tesla成立的目的,就是要以科技改變世界,令電動車有革命性的發展,擁有最高的運作效率之餘,亦充滿駕駛趣味。

矽谷電子專才設計
問題是,矽谷的電子科技叻就叻,卻沒有生產汽車的實戰經驗。Tesla要造車,也得向外求援,英國蓮花Elise的全鋁製底盤備有輕量化、動態操控表現強等優點,Tesla於是向蓮花訂購適用於Roadster的底盤,再裝上自行開發的傳動系統。

傳動系統主要包括:馬達、鋰電池、電流控制單元(PEM)及制動能源再生系統等部分,只重115磅的馬達以三相交流電驅動,電壓375V,電流高達900Amps,最高轉速14,000rpm,馬力288hp,馬達與單比率波箱相連,安裝於後軸之上。鋰電池組則安裝在座艙與後軸之間,電池組由6,831枚小電池以11層x 9組x 69枚方式排列,總儲電量56kWh,廠方稱這是坊間儲電能力最高的鋰電池。PEM負責所有電流輸入及輸出的控制,包括交流電變直流電儲存,以及將直流電轉交流電驅動摩打。制動能源再生系統則由PEM控制,當駕駛者減速時,PEM會產生逆向磁場協助減速,同時把機械能變電儲存,協助提升續航能力。

據廠方數字,Tesla Roadster充滿電可行394公里,駕駛者可透過控制台的輕觸式屏幕選擇performance、standard或range三種不同行車模式,行車電腦會根據所選模式指示PEM調節充電及放電效率,以改變行車特性。此外,駕駛者亦可查閱剩餘電量在不同模式下的可行里數,例如試車中段,電量圖顯示儲電量不足一半時,若以performance模式行車,電腦計算出還可行134公里,選用range模式的話,則可行174公里,這些里數據說是電腦根據最近70公里的行車狀況運算出來,據講準確度甚高。

筆者首天試開一轉,坐在助手席的是Tesla亞太區董事、美籍的Kevin Yu,一開車,我便問他,一般電動車的續航距離只有百多公里,而Tesla Roadster充一次電卻可走近400公里,秘密何在?Kelvin說:「其實也沒有甚麼神奇,只是鋰電池的儲電能力高、容量大便是了。」

看著儀錶的電量計,儲電量僅三成多,可行里數顯示為120公里,從中環塞車經灣仔北上東廊,快衝一段到太古城對開,Kevin按了按輕觸式屏幕,進入了performance模式,叫我再盡油試試有甚麼分別。老實講,即使是standard模式,重油加速的反應已經很神奇,毋需等kickdown轉波、毋需等轉數提升,只要右腳向油門踏板一壓,強勁的動力無聲無色下已在後輪猛推,倒後鏡內其他車的影像快速縮小,用performance模式,加速更激烈,其他車消失得更快。

鏡頭一轉到了小西灣,僅十多公里路,塞車兩公里、快試五公里,其餘正常速度開行,儀錶電量計顯示尚可行走95公里,本想先做0-100km/h加速計時,但以前試過幫三菱MiEV做0-100km/h計時後出現電量急跌情況,擔心歷史重演,又不想人生路不熟的Kevin冇電返回中環,決定改天再做其他測試,但Kevin還是極力游說我開此車到山路上飛一轉,感受Tesla Roadster強悍的另一面。

人車角力更甚於Elise
此車的彎路娛樂性的確很高,有Elise的原始,但很容易比Elise開得更快。據了解,Tesla Roadster大概只有6%零件與Elise共用,包括擋風玻璃、輪胎、氣袋、部分控制台及懸掛組件等,碳纖維外殼則由法國公司Sotira生產,波箱由美國Borg Warner供應,制動及波箱出自德國Siemens。

開此車跑彎要快,首要條件不是技術,而是體能,因為每次高速跑彎,沒有動力輔助的盤都在與雙手搏鬥,雖然開Elise也有這情況,但Tesla Roadster比Elise重約300kg,高速拐彎時的momentum較大,要用更大的力氣才「捉得住」盤。重量大了,出入彎明顯覺得車身惰性比Elise大,但這並沒有削弱車子的攻彎能力,原因之一是最重的電池都集中在車身中間偏後位置,拐彎時車身重心轉移很少,左右外傾亦幾乎不存在,而且入彎前很多時只需收油而毋需制動,因為傳動系統的regenerative braking減速功效不錯,而這減速效果比傳統制動來得流暢,沒有大幅影響入彎前的重量轉移,對加強入彎穩定性很有幫助。出彎望空,一踩油門踏板,電力馬上傳到,毋需等引擎發力,所以出彎速度也極快。

跑了兩轉石澳道後,身旁的Kevin再按了按控制台上的熒幕,指著三條分別顯示扭力、馬力及g-force的bar-chart說:「這車的潛力還有很多呢!」原來,我這兩轉所謂「飛」石澳道,最多只用了222bhp馬力,最高g-force 可容許值為0.7,我只用到0.41,即是我的體能與技術,只發揮到此車未夠六成的功力。

狂轟一輪後,剩餘電量一度跌至只可行走65公里,後來,我用正常速度從鶴嘴駛回小西灣,行車電腦加入這一轉正常速度開行的數據後再運算,可行里數重返70公里以上。這時我才明白到,只要電池容量夠,開電動車是毋需太擔心冇電拋錨的。

電池容量大小當然與成本掛勾,Tesla Roadster的鋰電池,在美國售36,000美元,相等於車價的三分一,Kevin表示,鋰電池的壽命基本上可達10年,全車保用3年或60,000公里,建議每年或20,000公里進行一次常規保養,但為了讓用家對Tesla更有信心,用家可續保至6年或120,000公里,另可選擇預付換電計劃,以折讓價於七年後更換全新電池。

開過Tesla Roadster後,才知道電動車也有Wagon R與GTR,有的強調代步,有的以速度與操控掛帥,怎樣才是一部好的電動車,最終還看用家的喜好。正如當我大讚此車時,開慣傳統內燃引擎跑車的人或會嫌冇engine聲、冇喉聲的電動跑車不夠「爽」,我只能說時代在變,以前我也覺得按掣打電話不及撥輪打電話「爽」,但當大家也講效率時,就要有些妥協。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