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N1 q# j; s. _4 o0 `/ j5.39.217.76然而,中華帝國把緬甸納入版圖,是早於十三世紀便開始的。1283年,元朝侵略軍降緬,緬北一帶成為軍管區,正式名稱是「緬中行省」;緬甸首度成為中華帝國屬土,納入朝貢體系。明、清二朝繼承元帝國衣缽,在緬甸設置土司、宣慰司,實行「以緬治緬」的「羈縻政策」(土司一般都是當地土著);一直到明末清初,才有所謂「改土歸流」,即在中央管治力量能夠達到的地方廢掉土司,其權力歸朝廷任命到當地直轄的「流官」所有。( |' ]! S( z% M; l' D7 y, A
" B. {& c$ S/ X: a( c公仔箱論壇大家莫要以為這些名詞概念太古舊,其實都與目下的香港密切有關。「改土歸流」的政策,實質上今天正在香港實踐:從中央的視角出發,特首就是一個「土司」;西環的長官,就是中央任命來港的「流官」。西環操控了特首辦,梁土司的權力於是就歸張流官所有。這是如假包換的「改土歸流」。5.39.217.76+ s5 t$ q+ n% c
( Z6 b0 \$ k* R; E' ? ?tvb now,tvbnow,bttvb「緬甸」這一稱謂,其實也是中華帝國觀點的產物。中華帝國的政治地理模型很簡單,在《尚書》裏便已經確立,筆者在本欄介紹過:中心是京畿或帝都,之外向四圍延伸的同心領土稱作「服」,臣服之意;還有所謂「五服」之說,以500里半徑為一「服」,其中頭一「服」就是「甸服」。在《說文解字》裏,「甸」 就是王田的意思,本是象形字;「緬」是「緬懷」的「緬」,指遙遠。「緬甸」,就是「遙遠的屬土」。過去幾十年,緬甸與中國關係十分「好」,但以後不一定如是;筆者認為,以南韓把首都名字從「漢城」改作「首爾」為先例,「緬甸」這個中華帝國給的叫法,最後也可能改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2 \ _; R3 |2 S8 \
tvb now,tvbnow,bttvb; t2 u# v& y& b, s1 a
元朝降緬及後600年鎮壓非常血腥 * D+ l4 I6 t7 ` Y" M5 Itvb now,tvbnow,bttvb% [! H) `2 F! T: V
從《尚書》開始,漢文化寫邊疆史,慣用的講法就是「以德威服人」;朝貢者得到的賞賜,價值倍多於貢物。事實上並不如此;緬甸降服的過程十分血腥,其 後五六百年裏的「鎮反」亦如是。大家可以在原始歷史文獻裏看到真相,筆者挑選一些關鍵而簡單的段落,略去若干繁瑣之詞語,作為引文給大家參考。 * c* ]8 Q# D h; k7 s5 d5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b! s5 \) a1 S) X. |
《元史》卷210(列傳第97、外夷三 ),是該部史書的最後一卷(講邊界民族的歷史放在最後,是二十四史的通例,而其中又往往把南蠻放在最後的最後)。這卷講的是「緬國、占城、暹國、爪哇、瑠求、三嶼、馬八兒等國」;安南在前一卷(外夷二)講了。寫法是由近及遠,從緬甸講到馬八兒,後者是印度西南海岸的古稱(Malaya-bar或 Ma'ba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S( p; {' z. M6 X
# ?2 P8 L! t5 u9 P: ]4 E
卷裏記述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八年(1271)派遣大理(雲南)土司部門的官員乞脫因等出使緬國;帶去的文書這樣寫「……今遣國信使、副使往諭王國: 誠能謹事大之禮,遣其子弟貴近臣僚一來,以彰我國家無外之義,用敦永好。至若用兵,夫誰所好。王其思之」。這就是說:以小事大,乃緬甸識趣做法;肯來朝貢,就可以永遠相好,否則,嘿嘿,要老子出兵的話——地動山搖——誰也不喜歡;你這個王,得好好想想。這當然是十分黑社會的說話方法,說到底是恫嚇【註 3】。! L; I, a/ K9 N* \; l% x
+ p- D* h- V: N" l
卷裏繼續記載,指緬方不為所動,給派去的正副國信使碰了一鼻子灰,大理土司因而向中央回話:「緬王無降心,……必須征討。」世祖於是數度出征,關鍵的一役裏,「官軍伐緬,克之。先是,是年九月,大軍發中慶。十一月,達鎮西阿禾江,造舟二百,下流至江頭城,斷緬人水路;令諸將分地攻取,破其江頭城,擊 殺萬餘人」。結果,緬甸當然要認輸、朝貢:「請歲輸銀二千五百両、帛千匹、馴象二十、糧萬石」,得到的「回報」,不過就是一些名份:「詔封的立普哇拿阿迪提牙為緬王,賜銀印,子賜以虎符」。: n; ?' `( _4 p' g
5 E+ O/ g' M* @7 |6 G& |5 ]tvb now,tvbnow,bttvb. s+ G2 y7 ?# N2 i+ B6 w$ y4 J
漢人對待緬甸與蒙人一樣兇殘公仔箱論壇+ B, L! i& m. y/ S7 l
5.39.217.76* N) c/ F* q) u: \, E% r
大家莫以為這是蒙古人的做事方法,換作漢人主中原的話,以仁義服眾,斷不會如此。事實上如何呢?元朝很快完蛋了,明朝的時候,緬甸麓川地區有個土司 叫思任發(發,或寫作法,是土著的一種頭銜)和他的兒子思倫發造反,明英宗下令出征。《明史紀事本末》卷30這樣記載:「王驥等取道南甸,令指揮江洪等以 八千人抵木籠山。思任發乘險以二萬人列七營相救,驥、貴同奉御監蕭保自中路進,左右夾攻,敗之,斬數百餘級,乘勝至馬鞍山,破其象陣,死者十餘萬,麓川大 震」。其後,官兵拿下「賊首」思任發,「思任發不食,垂死,政遂斬首,函獻京師。」這僅僅是一次造反;類似的事件一部《明史》裏記載很多,中央政權以武力 征討成功的話,緬人死上好幾千幾萬是很平常的事。這都不符所謂「以德威服人」的神話說法【註4】。5.39.217.76# v' r% x* Y& i/ A) z% y
" ?: E% `# G4 j1 O4 b* u9 P
四次清緬戰爭打了平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5 j$ ~6 C! P
8 {9 L* D) r! y/ Q
中原的實力儘管一般比周邊民族強大,但邊民頑強抵禦外敵,常有意想不到的戰果;這在清朝乾隆皇的四次對緬用兵、一次比一次猛烈而皆不得要領,最後基 本上打個和果兩敗俱傷,大家便可見一斑。中土要出兵的原因,是因為緬甸很久都不來朝貢。最後的一次清緬戰爭,大清派出兵員6.8萬,還包括了水師,水陸兩 路夾擊緬人,雙方死傷皆無數。那是自詡武功了得、把自己封為「十全老人」的乾隆已經平定回亂等大件事、再無後顧之憂之後的戰果!儘管事後緬方派人來「認 輸」,願意重新納入朝貢系統,但乾隆皇無論如何心裏一定不高興【註5】。5.39.217.768 F* J9 ^- J+ E1 q
tvb now,tvbnow,bttvb# ]3 o2 W* N$ V f
連綿五六百年的元緬戰爭、明緬戰爭、清緬戰爭,緬人死者無數。還有後來三次英緬戰爭、抗日、反對國內法西斯專政的民主運動裏的損失,都非常巨大。然 而,不待西方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緬甸有中國這個強鄰,幾百年來也不是好過的。歷盡滄桑的緬甸人今天終於迎來了民主解放,今後的道路會很平坦還是依然難走, 很難說,因為失敗了的內外敵人都不會馬上心息。 ^" [ t1 z. w. C1 [1 Y, v: B8 M5.39.217.765.39.217.76$ g0 R3 c; R4 |7 s8 {% a3 [& F; }6 V) w* s
緬中關係,幾百年來都是後者君臨前者。這個關係並不特殊,中國與整個東南亞地區裏的國家的關係,其實都跟這個差不多,她們的領土,像緬甸的一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屬土。再久遠一點,現在所謂的嶺南文化區域,在秦漢隋唐的年代裏,與中土的關係,性質就跟緬甸後來與中土的關係一樣。由此可以推想很 多關於邊塞的人與地的問題,都不是正統中國史裏的標準說法可以圓滿解答。面對台灣、蒙古、新疆、西藏乃至近年不斷升溫的南海問題,漢民族立論於「自古以 來」這四個字的立場,在國人自己書寫的歷史書裏也不一定站得住腳。 + ?0 t, O3 Z; z @( q% R; c& _ - s# d# B8 A! N5 R Q3 R: u/ q蔡英文要代表國家道歉 [+ k5 C4 }0 I0 u/ ?% I公仔箱論壇 - a. u+ e" Y1 Y9 V) ?! A+ ?tvb now,tvbnow,bttvb所以,別說要建立什麼「新型大國關係」,中國就是要搞好與周邊小國與準小國的關係、搞好一國之內大民族與小民族之間的關係,也絕不容易。問題在於如 何誠實、正確對待歷史,包括不是漢人或國人書寫的歷史。台灣來屆總統選舉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她的政綱裏寫下一點:當選的話,頭等大事之一就是馬上要代 表國家向原住民道歉。 & l y7 x6 v9 l8 w+ i5 g. F* \1 L; E* c, V5 Z5 z3 A
400多年的台灣民族史和開發史,與澳洲、紐西蘭的比較,像是同一個模裏倒出來的;台灣外來的漢人對原住民犯下的罪行,與白種人到了澳紐之後對當地原住民犯下的,性質一模一樣。澳紐兩國政府,都已經代表了國家向當地的原住民作了歷史性的道歉。蔡英文的做法有氣度,也非常正確。同樣的事,對北京、對中 共而言,都是不可想像的。5.39.217.76+ l0 Q: ]) v%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