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r7 v/ D. A$ S* A% a昨天(三日)網絡版的《明鏡周刊》(www.spiegel.de) 有題為〈難民危機惡化默克爾四面楚歌〉(MerkelUnder Fire as Refugee Crisis Worsens)的長文,主要是剖析德國政壇因無限制收容難民引致的「不和諧」,不但在野政敵指着默克爾鼻子大罵,她的政治夥伴亦紛紛與她保持「安全距離」。文章強調,她已失去駕馭政府的能力,德國已處於緊急狀態(……in a state of emergency)。從默克爾在二○一七年大選中再當總理非她莫屬到現在不少論者(如《金融時報》的副總編輯兼專欄作家PhilipStephens等)臚列事實,懷疑她會否在今年聖誕節落台!短短兩個月變化之大,大出一般人意外。 8 k, i0 E2 ]* o3 o; ~% H, c% s5 g7 l, ]7 e) z9 ~2 g
開放邊界讓各國人民有進出任何國境的自由,是有「世界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胸襟者的理想境界,可是,現實並不這麼簡單。二○○六年十月十六 日,佛利民以電郵回覆波蘭裔美國籍時評家Henryk A.Kowalczyk有關如何積極處理移民問題(移民為求工作不應把他們拒諸門外)的詢問時,指出「移民是個特別困難的題目,雖然保守自由主義者認為拆除邊界關卡讓人們自由去來是最有意義的政策(the right policy),但在福利社會,這完全是另一回事,因為移民會無止境地湧入福利國……」佛利民的意思十分顯然,福利不足的國度的人民會移民福利較多的國家,而福利較多當然是指有較佳的工作和進修機會、較完善的教育制度(包括多年免費教育)、較方便廉價的公共交通系統以至廉價甚且免費的醫療服務……。事實 上,佛利民的論斷完全正確,雖然有人批評他反對大派免費午餐進而「禍延移民」,但他所說絕對是現實人心的反映。今天的德國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默克爾無聞或不信佛利民所言,才會搞出個「大頭佛」!德國社會福利本來很不錯,加上默克爾基於經濟現實(要吸納更多工作人口)大發善心對難民提供種種優惠,等於向難 民提供較佳的福利,難民潮遂源源不絕!當然,佛利民說的是必須向有司申請的移民,有一定程序且受移民國政府控制,這即是說,即使申請者眾,有關國家亦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以不影響國人的生活環境的前提下調節入境人數;但難民不請(當然更不會申請)而至,德國還「無任歡迎」,作此主張的歐洲政治強人默克爾在政治上終受重創,是合情合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