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美食介紹]
豬皮大事
[打印本頁]
作者:
di0208
時間:
2015-9-23 08:53 PM
標題:
豬皮大事
本帖最後由 di0208 於 2015-9-23 08:54 PM 編輯
) L7 @( E& j# P) p
6 e* V4 ~0 |' t5 r5 u. h/ E5.39.217.76
Tam Mak Hoong(寮國)。
Babi Krupuk(Sam Cam)。
釀豬皮。
咖哩豬皮。
Babi Krupuk。
Kaeb Moo(泰國清邁)。
5.39.217.760 `4 v$ g3 c! T. n' ]+ o; c( b
* A( V9 S; Z) s5 C9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0 z- v4 K+ c- ?; e* N
$ y$ M/ }( E( l, T2 j* z5 [) D/ C
tvb now,tvbnow,bttvb/ _/ a, C6 X) L
在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玻利維亞、古巴、巴西、瓜地馬拉、墨西哥、巴拿馬、秘魯、菲律賓等國,炸豬皮仍然根植民間,儼然是件“豬皮大事”,在飲食版圖上大放異彩。
. n! O' A( ~7 C3 P
學生到峇里島度假,特地帶回兩包Babi Krupuk,以作手信。
: }+ ]8 D* D8 u, ? C5.39.217.76
5 t1 ~+ T9 L% \8 t4 v2 D) R
在峇里島大啖豬肉,是件肆無忌憚的樂事。記得已故詩人游川,當年每回跟大伙到雪州加影吃沙爹,都會堅持要到華人經營的“馬來西亞茶餐室",並非那裡有豬肉沙爹可吃,而是可以邊吃沙爹邊喝啤酒。要是他去到峇里島,想必大樂,一手握杯冰冷的峇里海(Bali Hai)或是星辰(Bintang),另手則揮動一串峇里式豬肉沙爹(Sate Lilit Babi),神氣得像以沙爹為筆,沾啤酒寫首教人哭笑不得的政治詩。
. k' j) b9 d& M/ Ztvb now,tvbnow,bttvb
峇里島是古印度文明在印尼群島的最後樂園。根據歷史,自1500年,伊斯蘭勢力將爪哇最後一個印度教王朝滿者伯夷(Madjapahit)推翻後,許多不願改教的皇族後裔便流亡到一水之隔的峇里島,將印度教傳統給延續至今,成為印尼唯一以信仰印度教為主的島嶼。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n9 P, o( c9 x2 T) T4 b+ h0 j8 [
也正因為峇里人信仰印度教的關係,所以Babi字眼在峇里島絲毫不成忌諱。島上豬肉料理隨處可見,什麼Babi Guling(烤豬)、Sate Babi(豬肉沙爹)、Iga Babi Panggang(烤豬肋排)、Babi Kecap(醬油肉)和Babi Krupuk,都成為峇里食旅不可錯過的地道美食。而當中只有BabiKrupuk可當作伴手禮,能帶回國與朋友分享。
5.39.217.76$ x8 W, {+ @: U
7 Q# N6 O( [2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A& q6 T/ L6 J. j5 s- X6 Q
0 W* H# `2 D$ K1 o" I* w* n, o/ l0 j) o
* ]4 J ^( @$ N7 I9 B& J6 G
所謂Babi Krupuk,就是“炸豬皮"。當中又分為純豬皮(Kulit)和“三層"肉(Sam Cam)兩種。但看Krupuk一詞,我們大可想像炸蝦餅或炸魚餅之類的酥脆口感,不然去回想我們華人的炸豬皮,其實也相差無幾。只是Babi Krupuk調過味,可當零食來吃,而華人炸豬皮則在入菜前,必須先用清水浸泡,或煮開後浸泡多個小時,等豬皮膨脹變軟,彈性十足後,才加以炮製成我們熟悉的釀豬皮、豬皮炒黃梨(黃金滿地)和咖哩豬皮之類。
公仔箱論壇$ g/ v3 b. V& T" e' E0 J( L7 {
只留酥香不留膩
. r" a1 c+ U9 b8 X8 W4 h$ Q stvb now,tvbnow,bttvb
許多華人對炸豬皮的製作程序一知半解,聽到豬皮兩字難免心驚膽戰,加上油炸,更是不得了。豈知豬皮在油炸前早已刮掉肉皮內層的油脂,即生豬皮洗淨後放入清水煮開,攤涼後便用刀徹底刮去脂肪,只剩豬皮掛到通風處晾干,至絲毫沒有水分,用手一掰即斷的程度,約花費一週時光。而後才油炸,料理時更是又煮又泡水的,顯然去油不少,我指的當然是華人的做法。
5.39.217.762 c+ l. r! D" b: u, }: F
其實這種類似Krupuk(脆餅)的吃法,並非只有峇里島才有。去過泰北旅行,尤其清邁,甚至寮國等地的朋友,應該也不會對此感到陌生。泰國人稱它Kaeb Moo,同樣分兩種,即長條型的純豬皮脆餅,和油炸後捲曲成圓塊狀的三層肉(保留皮下脂肪和些許薄肉)脆餅。或餐前蘸辣醬吃爽,或配搭當地主食糯米飯同吃,又或當作青木瓜沙拉(泰國:Som Tam,寮國:Tam Mak Hoong)的配料,都教人印象深刻。
) E S9 u. m* w1 {) J5.39.217.76
此外,這類炸豬皮在菲律賓更是無處不在,稱作Chicharon。同樣分為純皮和帶肉兩種,甚至還以雞皮加工,炸成香酥脆口的炸雞皮(Chicken Skin Chicharon)。Chicharon源自西班牙文Chicharron,脆皮的意思,葡萄牙文則寫成Torresmc。在西班牙,此食比較豪氣,除了炸豬皮外,還有一款以整大條五花肉去酥炸的版本,同樣稱為Chicharron。
tvb now,tvbnow,bttvb8 B4 \# Y4 o1 x; o( v- ^+ _) Y) p2 j
據稱這道食物起源自西班牙,隨著殖民侵入而傳到拉丁美洲和菲律賓。以致幾世紀後,在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玻利維亞、古巴、巴西、瓜地馬拉、墨西哥、巴拿馬、秘魯、菲律賓等國,炸豬皮仍然根植民間,儼然是件“豬皮大事",在飲食版圖上大放異彩。
/ j' @5 k2 k) p& D$ m
第一次吃Babi Krupuk,是在峇里島首府Denpasar。我特地租車從烏布(Ubud)專程去到著名餐館Warung Candra,為的就是品嚐它的Nasi Babi Guling(烤豬飯)。那時見到鄰桌有人走到置物架拿了一包Babi Krupuk,拆封后便大口大口的配烤豬飯吃,一臉滿足到可以昇天的樣子。
1 u3 D8 d) ]" Y# C
於是,便依樣畫葫蘆。打開一包Sam Cam,一試,不得了,還真的從沒吃過如此美味的Krupuk呢!再配上一杯冷凍啤酒,仿佛直達天堂了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6/)
Powered by Discuz! 7.0.0